首頁>健康>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精神異常等。目前,我國各類慢性病患者呈快速上升和年輕化趨勢。病情控制效果不理想,醫療花費大,已成為我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

醫生顯示測試和醫療服務圖示

不科學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導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熱量過剩和營養失衡以及肥胖、缺乏運動、抽菸、酗酒等。如何遠離慢性病呢?科學飲食,合理攝入營養非常關鍵。

什麼是營養?

人類所需要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水。如果把人比作一棟大樓,營養素就是鋼筋、水泥、磚塊等材料,沒有這些材料,大樓就蓋不起來。營養無時無刻不滋養著人的生命,有了營養素,人體才能進行新陳代謝,全身各器官、系統功能才能正常執行,生命才能得以延續。這七大營養素,幾十個品種,不在同一種食物中,需要合理安排食譜,吃得更健康,得到均衡的營養素。

飲食講究平衡,自古《黃帝內經》就有記載,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前的飲食結構很好,以糧食為主,蔬菜、粗糧多,葷菜少。但是今天,太多的人因為缺乏營養知識,把"吃好"和"好吃"等同起來,丟掉了傳統飲食習慣,吃進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及高糖食物,導致代謝性疾病高發。

如何做到營養均衡?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

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 300~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1/2。多吃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西蘭花、花菜、圓白菜等有抗癌作用。保證每天攝入200~350 克新鮮水果,吃各種各樣的奶製品,總量應相當於每天液態奶 300克。每天吃豆製品,適量吃堅果。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高蛋白質的食物

少油、少鹽,控糖限酒

炒菜先量油,疾病不逗留。合理的用油是每人每天 25~30克,控油可以防止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發生、發展。"百味鹽為首",作為常用調味品,鹽攝入過多的危害不侷限於高血壓,它還會增加胃腸道疾病、腎臟疾病、腫瘤等疾病的患病風險。建議每人每天6克鹽 ,如果有高血壓,則限制在3克以內。糖是調料,也是熱量的主要來源,攝入過多會造成肥胖,因此也要限量,少吃甜品和純糖製品。酒是純能量物質,過量飲用會發生頭痛甚至肝損,不飲最好,如飲酒一定要適量,儘量飲低度酒。

另外還有兩點要注意

重視早餐

這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長期不吃早餐,會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胃炎、肥胖、內分泌失調等,對身體帶來傷害。所謂營養早餐,就是食物種類多,營養均衡,它必須符合四要素:包含穀類/豆類、蛋類、奶或奶製品、蔬菜水果類。

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每日步行不少於6000步。體重已經超標的,要趕緊控制飲食,增加活動量。

7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銀屑病患者莫失信心,中醫藥幫您解除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