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治感冒的中成藥裡,有兩種藥最容易搞混,一個是“正柴胡”,一個是“小柴胡”。從中醫角度上說,把“小柴胡”開發為治療感冒的非處方藥,本身是有問題的,因為一般人很難分清什麼時候用“小柴胡”治感冒。

雖然名字只差一個字,但是成分相差很多,“正柴胡”包含柴胡、陳皮、防風、甘草、赤芍、生薑。“小柴胡”包含柴胡、黃芩、半夏(姜制)、黨參、生薑、甘草、大棗。“正柴胡”的組方單純,只是針對感冒的解表藥,特別是治療風寒感冒發燒時,退燒作用很好。如果感冒後發燒發冷,渾身無汗甚至痠疼,“正柴胡”吃下去,多喝水,睡一覺,人會輕鬆很多。對於著涼引起的感冒,效果類似“感冒清熱顆粒”。

“小柴胡”就不同了,裡面寒熱藥物並用,有寒的黃芩和熱的黨參,這是張仲景記載在《傷寒論》的名方,針對的是所謂的“少陽證”。傷寒之後,表寒入裡,位於半表半里時,屬於“少陽證”。名醫用它的效果很好,但一般患者很難把握,只能從症狀上判斷,多是有“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食慾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乾”。但這些症狀很多時候都有,未必都是少陽證,未必都能用“小柴胡”,更別說拿它當作感冒藥了。

中醫的柴胡系列是經典,日本當初學漢方的時候,因柴胡入肝經,甚至出臺讓肝炎病人將柴胡製劑當作常規治療藥的治療規則,結果很多人因為過服或者錯服柴胡類藥物而引起肝臟衰竭,不得已停用。因此,如果你沒有中醫知識,最好別選“小柴胡顆粒”作感冒藥,特別是感冒初期的時候,一來,它的解表退熱效果遠不及“正柴胡”,二來,很難把握“小柴胡”的治療時機。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5分鐘醒神瑜伽,拉伸大腿前側後側,啟用臀肌,喚醒你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