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不少在冬季異常活躍的疾病又開始蠢蠢欲動,一不小心中了這些“健康殺手”的招。日前,有關醫學專家將冬季易發疾病進行了盤點,幫助大家認清這些“殺手”的特徵,及時防範。
流感
感染提示:起病急、怕冷、高熱、頭痛、肌肉關節痠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乾咳,發燒在39攝氏度以上,還會引發肺炎等併發症。
攻擊物件:年老者、體弱者、兒童;患有糖尿病或腫瘤等慢性病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導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對抗招數:一是注意保暖,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二是增加戶外活動,提高抵抗力。三是多飲水,多補充維生素C。四是注意通風,每天開窗通風半小時到一個小時。五是由於病毒經常變異,預防的最好方法是接種當年最新的疫苗。
肺炎
感染提示:肺炎之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以突發短期寒戰開始;持續寒戰為另一種疾病。然後出現發燒,呼吸時患側疼痛,咳嗽,呼吸困難等。其他常見症狀為噁心、嘔吐、周身不適和肌肉疼痛。開始咳嗽時可能無痰,但一般逐漸變成帶膿或帶血絲的痰液。
攻擊物件:體弱人群;發生流行性感冒的人群;群體接觸密切者;慢性病患者,如肺病、慢性支氣管阻塞病、心臟病、腎病、糖尿病等;長期吸菸者;免疫力低下者及使用免疫抑制劑者。
對抗招數:一是保持工作、生活環境通風換氣(特別是高檔裝修和使用中央空調的單位要定時開窗通風),必要時可對室內環境進行消毒。二是儘量減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活動。三是注意增減衣物,加強戶外鍛鍊。四是一旦發生發熱、咳嗽等症狀,及時就醫,早期診斷治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隨意服用預防藥物,食醋燻蒸和服用板藍根不能阻止該病傳播。
咳嗽
感染提示:咳嗽原因很多,但總體來說有三種。一是感染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氣管、支氣管疾病;肺和胸部感染性疾病;百日咳、流感等感染性疾病。二是理化因素: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或肺部及鄰近器官腫瘤,以及空氣汙染、吸菸造成的氣霧刺激皆可導致咳嗽。三是過敏因素: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嗜酸性細胞增多症;血管神經性水腫皆可引起咳嗽。
攻擊物件:兒童和體弱人群。
對抗招數:一是積極治療原發病,減少疾病對肺的進一步損害。二是防治感冒,減少或減輕咳嗽。三是避免重體力活動,適量鍛鍊身體。四是根據病情或在醫生指導下選用中藥調養。五是無論什麼時候出現胸悶、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流鼻血
感染提示:一般而言,90%以上的鼻出血是由於區域性因素引起的,例如鼻子受外傷、天氣乾燥、慢性炎症、鼻腔結構畸形和鼻腔血管瘤等。冬季,鼻腔受到乾燥空氣刺激,導致鼻腔內黏膜乾燥,血管更易發生破裂。除此以外,某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流鼻血。例如有些女性月經來之前或者經期會流鼻血,中醫稱之為“倒經”,這是因內分泌失調造成的,在絕經期的婦女中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攻擊物件:任何人。
對抗招數:一是要知冷知熱,儘可能保持身體的恆溫。二是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三是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增加體力活動,定時定點休息,防止過度疲勞。四是保持個人衛生,不要用手摳鼻子。五是增加空氣溼度。六是口服避孕藥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七是戒菸,以免使鼻腔黏膜乾燥,引發流鼻血。
面板瘙癢
感染提示:一是洗澡後常出現,多從腺體分佈較少的小腿開始,然後向上延伸直至全身。二是可見面板乾燥、鱗屑、抓痕等。三是瘙癢呈陣發性發作,忙時輕、閒時重,有晝輕夜重的特點,尤其是在睡前,常常瘙癢難忍,會影響入睡。
攻擊物件:乾性膚質的人和中老年人。
對抗招數:一是必須改掉自己抓了再抓的壞習慣。二是平時需要接觸水或清潔劑時,事先戴上手套,避免手再度受到傷害。三是及時到醫院就診,請專家幫忙。四是每天適量飲茶有助於防止面板瘙癢。因為茶葉裡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錳,它對人體面板有著顯著的保護作用。
關節炎
感染提示:關節炎起病通常急劇,關節紅、腫、熱、痛明顯。遊走性疼痛出現快,消失的也快。主要發生在膝、踝、肩、髖等大關節,小關節的關節炎很少見。風溼性的關節腫脹時間短,多在1-6周內自然消腫。
攻擊物件:凡是承受重量的關節都會發生變化,儘管大多數症狀只是到年事增高後才顯現出來,但能影響所有年齡的人,包括兒童在內。
對抗招數:一是經常鍛鍊身體,保持正常體重可減少患骨關節炎的危險。二是防止過度疲勞,避免讓關節經受長期壓力可降低患關節炎的機率。三是改變過量飲酒等生活習慣有助於防止關節炎惡化和出現併發症。(肺癌靶向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