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男女一旦到了45歲後,就意味著進入到健康的關鍵期。
此時,人體的新陳代謝緩慢,各器官的功能逐漸衰退,身體各項危機步步緊逼。
45歲後,如果保養不當,不僅疾病纏身,而且還可能為健康埋下一個“定時炸彈”。
45歲後,晨起養生堅持“4不”
“一日之計在於晨”,利用好早晨的時間來養生,可以起到養精蓄銳、提高抵抗力的效果。
謹記晨起不要做以下這4件事,以免傷身、引發疾病。
1
不要立即起床
有人說,早晨起床是一天中的最危險的時刻。人剛睡醒時,仍保持著一種“睡眠慣性”,人體各系統處於半休眠的狀態,清醒後,各系統功能的恢復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匆忙下床,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容易暈倒、跌倒等,甚至發生中風、猝死等意外。尤其是老人,應先在床上躺一會兒,再慢慢坐起。
2
不要晨起一根菸
對老菸民來說,早晨往往是煙癮最大的時候,人還沒起床先要抽幾口。然而,晨起抽菸的人,比起床後1個小時再抽菸的菸民更容易患肺癌。
3
不要久蹲廁所
很多人晨起後有排便的習慣,但要注意,排便不宜蹲太久或在馬桶久坐。
“一入蹲坑深似海”,在廁所蹲久了,容易引發習慣性便秘、痔瘡、脫肛及直腸、子宮脫垂等疾病,特別是盆底結構較鬆弛的人更要注意。
4
不要空腹運動
據統計,老年人運動猝死原因的第一位,正是晨起鍛鍊猝死。
早上起來時,人處於空腹狀態,這時身體處於低氣血水平。若空腹進行打羽毛球、跑步等較為劇烈的運動,很可能會出現頭暈、乏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