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動脈瘤在醫學上被稱為不定時的“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一旦破裂,病人甚至可能連搶救的機會也沒有。
重慶的劉先生在腎上長了一個6公分的動脈瘤,他走訪當地多家醫院,都被告知要想“拆彈”就得“丟腎”,於是他慕名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醫生用圓珠筆芯大小的切口成功拆彈,腎功能保留了3/5。
血壓飆升伴腹痛,一查是腎上長了巨大動脈瘤劉先生今年5月份的體檢一切正常, 8月份初開始,早晨醒來時出現右下腹部疼痛,平常有間歇性隱痛,以為是闌尾炎沒有引起重視,加上工作原因也未及時到醫院檢查,這期間血壓也莫名其妙地升高了,人也容易發脾氣。
11月8日,他去當地醫院就診,B超檢查發現其右腎上部主動脈處有一巨大病灶疑似動脈瘤,後經增強ct複查,發現動脈瘤達到6.0cm*5.5cm*5.0cm,已經壓迫了右腎盞及腎盂,伴有輕度積水,更出現了動靜脈瘻,血壓也達到160以上,隨時面臨動脈瘤破裂、大出血的可能,命懸一線。
患者腎臟上長有巨大動脈瘤 圖/受訪者提供
在透過服用降壓藥對血壓進行控制的情況下,劉先生動員全家力量,提心吊膽在重慶曆經20多天多方求醫,但被多家醫院告知右腎要被切除或者徹底栓塞,無法保留腎功能。
千里求醫,介入新技術成功保腎透過網路上多方搜尋病例,劉先生髮現2014年中山一院曾為一患者進行了腎臟切除、體外修復、自體移植的成功案例,決定千里從重慶來到廣州的中山一院求醫。
李軍教授介紹,過去是病人找醫生,只有找對了醫生才能接受最佳治療。現在中山一院的MDT團隊成立以後,病人無論初診找的是哪位醫生,都能得到多學科專家的會診,得到最佳的治療方案。
以劉先生為例,如果按照器官移植科的治療方式,手術切口較大,病人恢復的時間會更長,於是他們最後推薦了放射介入科的治療方案。
手術是由向賢宏副教授主刀進行手術,黃勇慧副主任在現場指導,盧順醫生輔助。手術採用區域性麻醉,整個手術歷經兩個多小時,切口僅圓珠筆芯大小,位置在大腿根部,手術不僅成功拆彈還順利保腎,右腎的3/5功能得以保留,手術後幾個小時劉先生就可以下地自由活動了。
更加神奇的是,他的血壓在術後第二天就恢復正常了,再不用吃降壓藥了。
患者說手術結果超出預期
患者一家向醫生團隊贈送錦旗
最後,黃勇慧副主任在查房時提醒劉先生還要注意隨訪,因為他的這個巨大動脈瘤成因不明,可能是外傷也可能是血管本身有問題,比如血管炎,如果是後者,動脈瘤仍有復發可能,因此要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