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自古以來,我國的傳統醫學都非常重視寒氣的防治。著名的中醫典籍《傷寒雜病論》雖然包羅世間疾病,卻以“傷寒雜病”統之。《黃帝內經》也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中醫認為,陽氣是生命的能量之源,正常的生命活動都需要陽氣的推動。陰陽相對,寒氣是陰邪,最容易損傷人的陽氣。當陽氣被寒氣損傷時,身體溫煦不夠,各種代謝機能就會所減退,不能抵抗外來侵邪,就會出現手腳冰涼、怕風怕冷的症狀。

體內寒氣過多有什麼危害?

1、導致血脈不通

寒氣有凝滯的特點,當血脈受到寒氣的干擾,就會凝滯不通,甚至形成腫塊,從而引起各種痛症,比如頭痛、肩痛、胸痛、胃痛、腹痛等。

2、體內溼氣增多

寒氣會導致體內水液執行的障礙,引起痰飲積結,溼氣增加,出現咳嗽、多痰、腹瀉、女性白帶清稀等症狀。

3、引發多種疾病

寒氣還有收引的特性,使身體出現熱脹冷縮的反應。當寒氣侵襲,經絡就會遇冷收縮,引起抽筋、靜脈曲張;冠狀動脈收縮,引起冠心病、心絞痛;血管收縮,引起中風、冠脈綜合徵等。

中醫3招教你調理體內寒氣

百病不離寒氣,寒氣從哪裡入侵,我們就從哪裡把它趕走。不過,寒氣是無形的,會侵襲身體不同的部位,從而出現不同的症狀,需要對症下藥才有效果。

1、身體背後經絡的寒氣:膀胱經

背部是最容易受寒氣侵襲的地方,平時穿少了衣服,一陣冷風吹來,脊背就感覺涼颼颼的。這是因為人體背部有膀胱經和督脈循行,膀胱經掌管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也是身體抵禦外界風寒的重要屏障。

當背部受寒時,膀胱經氣血不通,就會出現肩背痠痛、頸椎病、頭暈腦脹、咳嗽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腦供血不足,引發中風、腦萎縮。

膀胱經受寒氣侵襲,就要疏通氣血、生髮陽氣,這些方法可以幫忙排出寒氣:

一是經常按揉或者拍打委中穴,能刺激膀胱經氣血的執行;

二是打通後背中部樞紐,每天用雙手搓到後腰發熱,這裡是命門穴、腎俞穴的所在,是督脈、膀胱經中部的樞紐,常按摩有助於腎氣的推動,促進陽氣生髮。

此外,麻黃羌活這兩種中藥也可以祛除膀胱經的寒氣。

麻黃性味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陶弘景說麻黃是“傷寒解肌第一藥”,黃元御《長沙藥解》記載:“麻黃,味苦、辛、氣溫,入手太陰肺經經、足太陽膀胱經,專發寒邪。”

羌活性味辛,苦,溫。清代陳修園在《醫學啟源》中說羌活“其用有五:手足太陽引經一也,風溼相兼二也,去肢節痛三也,除癰疽敗血四也,治風溼頭痛五也”。可以看出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風溼、利關節的作用。

2、身體前面經絡的寒氣:胃經和大腸經

內經說,寒氣先堆積在皮下的經絡理,也就是書中所說的“腠理”,時間久了會轉移到相應的“腑”中,最常見的就是胃和大腸。胃經從眼部下方一直延伸到腳趾,大腿正面是最容易積存寒氣的部位。同時,外感寒邪,犯於大腸,或勞倦飲食所傷致寒邪內生,大腸的傳導功能也會失職。

面對這種情況,想要排出胃經和大腸經的寒氣,一是避免吃苦瓜等涼性的食物,多吃溫性和熱性的食物。二是透過絡灸打通人體經絡,風寒溼邪逼出體外,起到活血、抗炎、祛風除溼的多重功效。

此外,香和胡椒也可以祛除身體前面經絡的寒氣。

藿香是熱性之物,能夠促進消化,滋補腸胃,還可提神養氣、祛除寒氣。《拜地依藥書》中認為藿香的功效為:“生熱,收斂,止血,殺腸蟲,降逆止吐、止瀉除疫,止頭痛,消炎解毒,生肌愈傷,補胃開胃,補心除悸。”

胡椒最早記錄於《新修本草》,味辛而性溫熱,辛能散、行,溫能通,善走臟腑而能溫裡祛寒,溫經止痛, 故可用治療寒症,尤以裡寒實症為主。

3、肺臟的寒氣

寒氣在身體中時間長了,或者大量的寒氣侵入身體時,寒氣就會逐漸轉移到肺臟,形成中醫所說的“肺虛”現象。所謂肺虛,就是肺的寒氣太多導致肺功能逐漸減低。

肺臟的寒氣,最先體現在鼻尖的溫度上。如果感覺鼻尖涼涼的,就是寒氣從肺裡出來的最明顯的症狀。此外,肺臟的寒氣還會表現為打噴嚏、流鼻涕、咳嗽、頭痛、低燒、渾身乏力、肩頸痠痛、盜汗、失眠等症狀。

想要祛除肺臟的寒氣,可以按摩手上的肺經,提升肺的能力,使身體能順利的將寒氣排出。也可以適當地喝些桂圓紅棗茶、白米粥,提升身體的能量,協助身體排出寒氣。

此外,桔梗川貝也是祛除肺臟寒氣的中藥。

桔梗,《珍珠囊補遺藥性賦》曰:“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氣,仍治肺癰;一為諸藥之舟楫;一為肺部之引經。”桔梗辛開苦洩,可以宣肺袪痰,適用於風寒咳嗽、咽喉腫痛等症。

川貝性微寒,味甘、苦,《本草匯言》川貝篇記載:“貝母,開鬱、下氣、化痰之藥也。潤肺消痰,止咳定喘,則虛勞火結之證,貝母專司首劑。”說明川貝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癰的作用。

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方式的改變,不少人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受寒。寒氣生百病生,平時一定要注意避免寒氣上身,好好保養,才能身體健康。

11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硬度不好,難起易洩,時間不理想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