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老百姓在就診時往往談“癌”色變,“癌”這個字眼在通俗意義上幾乎被認為是“絕症”的代名詞,血癌、腦癌、骨癌這些在醫學專業上的錯誤名稱經常被老百姓用來指代其相應系統的惡性腫瘤。大腸癌是大家熟知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那麼大腸類癌也是大腸癌麼?不盡如此。

什麼是類癌?

類癌起源於腸粘膜隱窩深部的腸腺嗜銀細胞,稱嗜銀細胞瘤或神經內分泌瘤。類癌能分泌一些如5-HT等生物活性物質,因此部分患者會有面板潮紅、水樣腹瀉、哮喘、心跳加快等神經內分泌症狀,此類症狀統稱為類癌綜合徵。類癌好發於胃腸道,最常見於闌尾,其次為直腸、小腸、胃、結腸。

什麼是大腸類癌?

發生於結腸、直腸的類癌統稱為大腸類癌。大腸類癌是一種神經內分泌腫瘤,來源於神經外胚層。大腸類癌組織分化較好、生長緩慢、介於良性與惡性腫瘤之間的;較少發生轉移的低度惡性腫瘤,但具有潛在惡性和轉移復發潛能。隨著結腸鏡檢查的普及和病理檢查技術的提高,大腸類癌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大腸類癌症狀隱匿,缺乏特異性,且常因無嗜銀性而不出現類癌綜合徵,故早期診斷較為困難,誤診率較高。

怎樣才能早期發現大腸類癌?

大腸類癌起病隱匿,多發於40~60歲,男性稍多於女性,常在檢查腸道其他病變時被偶然發現或術後病理證實。90%發生於粘膜下層。微小大腸類癌多無症狀;當瘤體增大後可出現便血、大便習慣改變、黏液膿血便和裡急後重等不適;晚期大腸類癌與直腸癌表現相似。大腸類癌結腸鏡下表現為粘膜下單一圓形腫物突向腸腔,廣基隆起,邊緣平或呈陡峭或亞蒂型隆起,黃色或蒼白色外觀(圖20-1)。直徑<2.0cm者表面多有正常粘膜覆蓋,質地較硬,直徑>2.0 cm者表面有時可見潰瘍,容易誤診為側方生長型息肉和大腸癌。小的大腸類癌,容易與小的大腸息肉混淆(圖20-1)。大腸類癌在超聲腸鏡下表現為粘膜下層邊界清晰、回聲均勻的低迴聲結節(圖20-2)。

圖20-1:大腸類癌的結腸鏡下表現。

A,B:大腸類癌結腸鏡下的典型表現為粘膜下層的圓形隆起,粘膜表面光滑。C:小的大腸類癌,容易與小的大腸息肉混淆。D:大的大腸類癌:表面有潰瘍,容易誤診為大腸側方生長型息肉和大腸癌。

圖20-2:大腸類癌在超聲腸鏡下表現為粘膜下腫塊。

大腸類癌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大腸類癌的組織學結構像癌,但又不同於大腸癌,具有潛在惡性,多呈侷限性、浸潤性緩慢生長,少有轉移。從細胞形態學上難以判定其良惡性,研究表明其良惡性與大小顯著相關,直徑>2.0cm可作為判定其良惡性的關鍵指標。當大腸類癌直徑<1.0cm時,常在粘膜下生長,極少浸潤肌層,惡變率為4%,轉移率為3%。當大腸類癌直徑>2.0 cm時,可侵及肌層,發生區域性淋巴結轉移,甚至遠處轉移,惡變率為82%,轉移率為74%。

大腸類癌初期屬於良性腫瘤,但隨著體積的逐漸增大,大腸類癌可能轉變成惡性腫瘤。一旦具備以下特點,則提示大腸類癌已經轉變為惡性:

① 顯微鏡下無核分裂象或細胞核固縮;

② 腫瘤直徑>2cm;

④ 伴有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

⑤ 腫瘤浸潤至或超過粘膜下層;

⑥ DNA倍體分析為非整倍體(良性為二倍體)。

大腸類癌的治療

大腸類癌對化療和放療均不敏感,手術是目前最有效治療手段,手術方法分為區域性切除術和根治性切除術。過去因對大腸類癌認識不足,臨床醫師不論腫瘤大小如何均行開腹根治性手術,現在認識到大腸類癌雖有惡變潛質,但近90%為良性,無需全部行根治術。大腸類癌的良惡性是選擇手術方式的主要依據。有學者建議:腫瘤直徑<1.0cm者,多侷限於粘膜下層,轉移率低於2%,可行區域性切除術;直徑1.0-2.0cm者,轉移率10%-15%,浸潤淺肌層但無淋巴結和遠處轉移者應行擴大的區域性切除術;直徑>2.0cm者,轉移率60%-80%,浸潤到深肌層以外且有淋巴結轉移者應行根治性手術。

大腸類癌是大腸癌嗎?

大腸類癌和大腸癌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兩者無論從細胞起源、症狀、治療及預後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見下表)。

(汪洋 郝立強)

11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世界強化免疫日:讓孩子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