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是冬至,又到了一年之中陰陽相交的大日子。冬至,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是整年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少的一天。但同時,物極必反,冬至也成了陽氣生髮的關鍵時刻,這是季節執行的規律。因此,到了冬至,連古代君王都要緊閉宮門,養精蓄銳,高調養生,低調做人,可見其中的利害。
為什麼古人說冬至大如年呢?
按照中醫養生理論,如果在冬至這一天能好好地聚集一身陽氣,就可以使一個新的週期順利開始;如果陽氣在這個關鍵時節升不起來,就可能會影響到一年的整個陽氣執行平衡。所以說,冬至養生十分重要。那麼,我們平民百姓冬至該如何養生呢?
冬至來臨,好好休息。放鬆身心,不宜過度操勞,不要思慮太多,靜靜地涵養自己的元氣。
冬至之夜,宅在家裡。冬至這一天,夜晚最長,陽氣最少,夜晚外出極易損耗陽氣,或者遭遇風寒,堵塞經絡,造成身體不適,偶染小恙,且不易痊癒。
冬至日,吃餃子,感恩德。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這是為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而流傳下來的。東漢年間,張仲景看到鄉親們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一間大棚,支起一口大鍋,在冬至那天熬製“祛寒嬌耳湯”,為百姓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大鍋裡,大火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再用白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大家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嬌耳”入口,肉湯下肚,身心舒泰極了。張仲景創造的這個“嬌耳”,就是今天餃子的原型。人們冬至吃餃子,就是不忘“醫聖”張仲景救苦救難之恩德。
冬至之日,力戒“辛散之物”。所謂“辛散之物”,就是那些會把陽氣從體內發散出來的食物,譬如酒和辛辣食物。喝酒和吃辣,在幫助我們禦寒的同時,也會外洩我們體內的陽氣,對身體有害無益。
冬至之日,不宜熬夜。熬夜損傷我們的心神,使陽氣無法回到身體內部,使內臟虛寒,百病叢生。冬至到來的時候,陽氣剛剛初生,它很弱小,這時候多睡點覺,比你一年其他時間睡覺都有用。
膏方艾灸補元氣。已有膏方計劃的朋友可以從冬至日開始服用;冬至這天,用艾條灸一下肚臍下三寸的關元穴,對於元氣的升發,有著莫大的好處。
冬至之夜,禁忌房事。冬至是陽氣生髮的關鍵時刻,從這一天起,天地間的陽氣就像初一的小月牙一樣,逐漸由弱變強,人體的陽氣狀態也和自然界一樣,像剛剛發芽的小苗苗,弱小但潛力無窮,所以古人在這一天禁慾,保護初生的陽氣。
冬至是一年陰陽交替迴圈的節點,所以這一天一定要呵護好我們嬌嫩的陽氣。冬至以後,還是要以養“藏”為主,呵護好所生之“一陽”。(文章源自中醫吳俊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