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經典的風溼性疾病。它不只是一個慢性自身免疫炎症性關節病,也是一個全身性炎症病變。比如,它常常帶來血液系併發症。
RA的血液系併發症有:
1,貧血:慢性病貧血、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骨髓發育障礙性貧血
2,中性粒細胞減少:Felty綜合徵、大顆粒淋巴細胞綜合徵、藥物誘發的中性粒細胞減少
3,血小板異常:血小板增高通常反饋類風溼關節炎活動度
4,併發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類風溼關節炎不只是關節病
一,貧血的評估與治療普遍認為33%-60%的類風溼關節炎(RA)患者有貧血[1]。對於RA病人來說,貧血的評估非常重要。貧血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生活質量,同時也可反饋RA的病情活動度[2]。
RA的貧血主要是慢性病貧血、缺鐵性貧血。少部分是溶血性貧血等。
我們通常參考鐵蛋白、轉鐵飽和度來協助判斷。
如為腎臟功能正常,通常認為:
鐵蛋白≤40ng/mL(μg/L)+轉鐵飽和度 <20%,存在缺鐵鐵蛋白>40ng/mL(μg/L),則為慢性病貧血對於缺鐵性貧血則需要補鐵治療。優選靜脈補鐵而不是口服補鐵。這是因為炎症活動導致鐵調素增高,而胃腸道吸收鐵能力下降。
同時還需警惕激素、非甾體消炎藥引起的胃腸道失血;行大便隱血檢驗是必須的;必要時行胃腸鏡檢查。如可以,儘量不使用非甾體消炎藥,從而減少胃腸失血風險。
慢性病貧血的RA病人首先是控制RA病情。糖皮質激素、甲氨蝶呤、抗TNF-a等等積極治療,讓病人症狀更好控制、CRP數值正常則通常可以讓貧血得到改善。
如果RA病情控制難以達標,慢性病貧血很難糾正,也可以靜脈補鐵讓鐵蛋白超100μg/L。如鐵蛋白超100μg/L仍貧血,則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來改善貧血。
警惕RA病人裡的腎性貧血
對於腎功能下降的RA病人,則參考慢性腎病貧血來診療。
1,絕對缺鐵:
轉鐵飽和度 ≤20%
血液透析病人鐵蛋白≤200ng/mL(μg/L)
腹膜透析或其他非血液透析慢性腎病≤100ng/mL(μg/L)
2,相對缺鐵
轉鐵飽和度 ≤30%
慢性腎病的鐵蛋白≤500ng/mL(μg/L)
絕對缺鐵則應靜脈補鐵;至少給足負荷量(例如,蔗糖鐵每次100mg鐵元素,共1000mg)。而非血液透析的相對缺鐵還可嘗試口服補鐵。但血液透析病人必須靜脈補鐵。
絕對性缺鐵需評估是否有胃腸道失血等。而相對性缺鐵者還需評估是否有潛在感染炎症等。
膽紅素不是反饋溶血性貧血的好指標
溶血性貧血不是RA病人的主流,但如果碰到難以糾正的貧血則建議查:乳酸脫氫酶、結合珠蛋白。
結合珠蛋白數值越低越可能有溶血;結合珠蛋白數值越高、乳酸脫氫酶(LDH)數值越低則越不可能有溶血。
結合珠蛋白≤25mg/dL,診斷溶血的特異性96%;LDH正常+血清結合珠蛋白>25mg/dL,排除溶血的敏感性有92%引起RA病人的貧血病因裡要小心藥物相關。雖然很少見,但不可忽視。如單純為RA病情所致,利妥昔單抗是優選治療藥物。
必須提醒的是,由於紅細胞造血時需要葉酸、維生素B12;而治療RA時往往需要甲氨蝶呤等藥物,同時RA病人裡超50歲的較為普遍,所以可常規給貧血的RA病人補充葉酸、維生素B12。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1,Weiss G, Schett G. Anaemia in inflammatory rheumatic diseases. Nat Rev Rheumatol 2013; 9:205.
2,Ganna S.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Rev Bras Reumatol 2014; 54:257.
3,《Rheumatology》(第7版)
4,《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Anaemia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英國腎臟學會2020年更新版
5,Uptodate臨床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