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氣溫驟降,對於很多患有膝骨關節病的老人來說,又到了難熬的時候。景子琳主任提醒廣大讀者,秋冬季節氣溫下降,要注意保護膝關節,尤其是進行戶外活動時,一定要避免對骨骼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年輕人也要科學運動,避免導致膝關節急性韌帶損傷等問題。
膝關節病發病年齡日益年輕化
中醫稱,膝骨性關節炎為“膝痺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骨關節病。發生於45歲以上人群,女性患者多於男性,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齡骨關節退變的同時,骨密度和骨品質下降,骨微結構遭到破壞,關節退變和骨質疏鬆互相影響加重病情,如果伴有風溼、類風溼等病因,則會加重骨關節炎的發生,需要及時進行治療與干預。
大多數膝骨性關節病的致病因素是退行性病變,根據景子琳主任多年在臨床上的觀察發現,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由於養護不當,出現了膝關節軟骨磨損、滑囊炎等病變,使膝關節病年輕化,這與全身骨骼系統的力學平衡受到了破壞有關,如頸椎病、胸椎病、腰椎病、骨盆扭曲、脊柱側彎等,都可以導致脊柱力線的改變,而長期活動會加重這些平衡異常的關節,從而引起其他部位的症狀,而膝關節就像人體的地基,上層建築失穩後,膝關節首當其衝,肌肉和韌帶的過分緊張、牽拉,導致關節受力不均而患病。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患膝關節病的人,有的人脖子向前探出,有的人身材不挺拔,有的人兩邊肩膀不一樣高,有的人骨盆不平,有的人長短腳,這就是人體力學失衡的結果,這些疾病破壞了全身骨骼系統的平衡。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關注膝關節區域性的症狀進行治療後雖然可以緩解症狀,但是遠期效果不佳、容易反覆發作。
風寒侵襲、肥胖、過量運動均可導致膝關節發病
景主任認為,單純從退行性病變的觀點出發並沒有全面揭示膝關節病的病因。中醫觀點認為風、寒、溼侵襲關節、痺阻經絡,導致氣血執行不暢,引起肌肉、筋骨、關節發生疼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是導致膝關節病變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老寒腿”“風溼膝”“鶴膝風”。而患有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患者,由於關節內的病變,導致膝關節的區域性腫脹、強直、疼痛等症狀會更加嚴重。
相比男性,女性在工作生活中感受風、寒、溼邪侵襲導致的慢性勞損要比男性多得多,這種慢性勞損更為明顯的表現在各個關節。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人體開始老化,鈣的脫失加劇,導致骨質疏鬆,保護各個關節的軟組織,包括肌肉和肌腱彈性開始下降,因此人體關節的保護機制就減弱了很多。還有一點就是由於女性生理特點,肌肉、骨骼的生長不如男性強健,但日常蹲起的動作要比男性多,對腰部還有膝關節的損傷會增多。因此,女性較男性更易患膝骨關節病。
臨床上很多患者除了膝關節疼痛,還伴隨多關節疼痛,病變區域性呈現紅腫、灼熱、劇痛等症狀,這就要考慮是否患了風溼或類風溼性關節炎。中醫將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統稱為痺症,痺症是由於風、寒、溼、熱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及肌肉痠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病症。景子琳主任介紹說,中醫注重辨證論治與辨病施治,根據症狀分為行痺、痛痺、著痺、熱痺,明確診斷後根據病情采用中藥內調、與區域性治療效果較好。
此外,肥胖也是一些骨關節病發生的重要原因,超標的體重不但會加重膝關節的負重,且根據中醫“肥人多痰”的理論,體重較重的人痰溼體質較多,更容易出現“痰溼痺阻關節”而出現疼痛、腫脹。因此,中老年朋友應控制體重,防止肥胖,減輕患病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另外要避免長時間站立及長距離行走,因為他們會增加關節承受力及加速關節退變。最後應該及時和妥善治療關節外傷、感染、代謝異常、骨質疏鬆、風溼、類風溼等原發病。
骨關節病還有一大誘因,就是不正確的鍛鍊方式。一些老人退休以後就整天泡在公園裡,每天繞著公園走大圈兒或者去爬山,這種運動量實際上已經超出了老年人關節的承受極限,久而久之,越運動關節磨損越加重,從能爬山到只能走路再到出不了門,這樣的例子在臨床上並不少見。景主任表示,老年人多運動、多晒太陽固然是強健骨骼的好辦法,但要牢牢把握一個度,一定要量力而行。
非手術方法 “階梯式”治療膝關節病
膝關節病是中醫治療的優勢病種,通過綜合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臨床可以採用鍼灸、口服藥、按摩、理療等手段減輕疼痛,消除腫脹,緩解活動不利等症狀,同時必須配合科學的功能鍛鍊,防止復發。有一位住在六樓的膝關節病人,以為單純增強鍛鍊就能緩解病情,結果每天上下樓十幾次增強鍛鍊後,病情反而進一步加重。在通過景子琳主任內調臟腑、外治關節的綜合治療後,這位患者可以自如地從一樓上到六樓,膝關節不疼痛,不反覆。
景子琳主任介紹,臨床治療還應該根據患者病情,如果有風溼、類風溼等侵蝕關節較重的病情,應該辨證選取相應藥物,妥善控制原發疾病後往往事半功倍。對於頑固痺症,在治療當中應適當選取針刀等微創技術,通過區域性微刺激,對相關病變部位進行整體調理,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換句話說,就是通過恢復力學的平衡,達到調理骨骼健康的目的。
景主任表示,如果膝關節出現問題,膝部以上的腰椎、胸椎、頸椎等部位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在治療中除了解決膝關節的問題,還要調整每個區域性點的肌肉、韌帶的張力平衡。通過平衡整個脊柱,進而調整全身骨骼系統的平衡達到治療骨關節病的結果,因此,得了膝骨性關節病不一定非要手術治療,根據病情施行“階梯式”治療,先行保守治療,中醫這一療法在非手術前提下,對膝關節有較好的療效,不易復發。
營養全面 護好膝關節
秋冬季節,預防膝骨關節病是市民應該普遍擁有的意識。在具體的預防方法上,景主任表示,根據年齡層次的不同在膝骨關節的保護也有不同的要求,對於年輕群體,堅持有規律的運動能夠通過加強肌肉、肌腱和韌帶的支援作用而有助於保護關節,預防骨關節病的發生。但應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過於劇烈,運動前要注意熱身。此外,還應注意營養全面,保證骨骼健康。而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在適量、科學運動的同時,要注意關節保暖,這一點對於預防骨關節病十分重要,關節受涼易誘發膝關節病的發生,同時,要注意控制體重,體重過大會加重膝關節負擔,引發膝骨關節病。
此外,女性在懷孕的時候需要的營養物質多,還會伴隨著鈣的脫失問題。因此需補鈣,補鈣應以食補為基礎,要注意營養的平衡,多食奶製品、豆製品、蔬菜及紫菜、海帶、魚、蝦等海鮮類。同時應多見Sunny及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