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12 月 16 日的《熱心腸日報》,我們解讀了 9 篇文獻,關注:胃食管反流,電針灸,便秘,運動員,短鏈脂肪酸,兒童肥胖,共進化,腸道致病菌,益生菌。

NEJM:一文讀懂食管動力障礙和胃食管反流病(綜述)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74.699]

① 硬皮病、胃癌等可導致繼發性食管動力障礙,原發性食管動力障礙的發病機制不明;② 內鏡下注射肉毒桿菌毒素、球囊導管成形術等可有效治療食管失弛緩症;③ 缺乏其它型別的食管動力障礙的根治療法,飲食及生活方式干預、硝酸甘油或莨菪鹼可用於輕度患者;④ GERD的常見致病原因包括下食道括約肌的短暫鬆弛、食管下括約肌的低壓、滑動性食管裂孔疝;⑤ 質子泵抑制劑等抑酸藥物是GERD的主要藥物療法,胃底摺疊術可用於質子泵抑制劑治療無效的患者。

【主編評語】

胃食管反流病(GERD)影響18%-28%的北美人群,並每年造成的醫療花費超百億美元。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詳細介紹了食管動力障礙及GERD的致病機制、診斷方式及現有治療方法。(@szx)

【原文資訊】

Esophageal Motility Disorders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2020-11-12, doi: 10.1056/NEJMra2000328

BMJ:一文讀懂胃食管反流病(綜述)

British Medical Journal——[30.223]

① GERD與西方生活方式、肥胖和幽門螺桿菌根除相關,其診斷方式包括內鏡檢查、反流監測及胃動力檢測;② GERD表型包括非糜爛性反流病、反流過敏、功能性燒心、糜爛性食管炎、巴雷特食管等;③ 典型症狀的GERD患者的食管腺癌風險可升高5倍;④ GERD的治療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預、抑酸藥物(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促胃動力藥物等;⑤ 磁括約肌擴張術、經口無切口胃底摺疊術等新興治療方式也可安全有效地治療GERD。

【主編評語】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種全球範圍內的常見疾病,不同國家之間的患病率差異較大(中國為2.5%,而希臘可高達51.2%),造成了較大的社會經濟負擔。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詳細介紹了GERD的流行病學資料(患病率、地理分佈、發病率及死亡率)、致病機制、診斷方法及疾病表型,並重點列舉了現有及潛在的GERD治療方法。(@szx)

【原文資訊】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2020-11-23, doi: 10.1136/bmj.m3786

廣安門醫院:電針灸與普蘆卡必利有相似的便秘療效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10.171]

① 560名嚴重慢性便秘患者均分為2組,分別接受8周的電針灸治療+24周隨訪,或接受32周的普蘆卡必利治療;② 主要終點為第3-8週期間,每週至少3次完全自發排便的患者比例;③ 電針灸組患者達到主要終點的比例為36.2%,與普蘆卡必利組患者相比非劣;④ 除了前兩週之外,兩組患者在過度用力排便、糞便硬度、生活質量等指標上無顯著差異;⑤ 電針灸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7.69%,而普蘆卡必利組患者為44.24%。

【主編評語】

廣安門醫院的劉志順團隊在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發表的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對比了電針灸療法與普蘆卡必利藥物治療對嚴重慢性便秘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發現電針灸在療效上與普蘆卡必利相比非劣,且安全性更佳。(@szx)

【原文資訊】

Electroacupuncture vs Prucalopride for Severe Chronic Constipation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Noninferiority Trial

2020-12-03, doi: 10.14309/ajg.0000000000001050

華中科大寧康等:運動員的腸道菌群組成及功能與其表現相關

Gut Microbes——[7.74]

① 19名運動員分為成人優秀(AE)組,年輕優秀(YE)組和年輕非優秀(YN)組,檢測腸道菌群多樣性;② AE與YE的腸道菌群多樣性高於YN,三組運動員的菌群組成及功能有顯著差異;③ 鑑定出3種不同腸型,AE與YE主要為瘤胃球菌科為主的腸型,而大部分YN為普氏菌屬為主的腸型;④ 優秀運動員的菌群組成與碳固定、甲烷代謝、支鏈氨基酸代謝等通路正相關;⑤ 運動員的菌群差異與飲食和身體特徵有關,結合菌群組成及功能可準確地區分優秀與非優秀運動員。

【主編評語】

華中科技大學的寧康團隊、盧群偉團隊及武漢體育學院的王松團隊在Gut Microbes上發表的一項佇列研究,發現優秀運動員與非優秀運動員的腸道菌群組成及功能存在顯著差異,而腸道菌群又與運動員的飲食、身體特徵密切相關。該研究結果提示,監測運動員的菌群並給予精準飲食干預,可能有助於提升其運動表現。(@szx)

【原文資訊】

Stratification of athletes’ gut microbiota: the multifaceted hubs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factor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2020-12-08, doi: 10.1080/19490976.2020.1842991

浙大婦產科醫院:短鏈脂肪酸在免疫,炎症和代謝中的作用(綜述)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7.862]

① SCFA受體有GPR41、GPR43、GPR109A、Olfr-78(鼠)/OR51E2(人)、PPARc和AHR,透過轉運蛋白(MCT1/4和SMCT1/2)和被動擴散進入細胞;② SCFA透過減少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及樹突細胞的募集和遷移,並抑制T細胞和B細胞的分化,以調節免疫應答和炎症;③ SCFA的促炎和抗炎作用可能與SCFA濃度和啟用的受體有關;④ SCFA可被用於合成葡萄糖與脂質,參與體重、糖穩態、脂代謝及食慾的調節;⑤ 另外,SCFA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並促進細胞凋亡。

【主編評語】

短鏈脂肪酸(SCFA)主要由腸道菌群對膳食纖維的發酵產生,碳原子數少於6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的鄭彩虹與Yao Yao及團隊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詳細介紹了SCFA在免疫應答、炎症反應、糖脂代謝、腫瘤發生中的調控作用及分子機制。(@szx)

【原文資訊】

The role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in immunity, 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sm

2020-12-01, doi: 10.1080/10408398.2020.1854675

南方醫科大學:兒童腸道菌群組成及短鏈脂肪酸濃度與體脂分佈相關

Clinical Nutrition——[6.36]

① 選取236名6-9歲兒童,檢測脂肪分佈、糞便菌群組成及糞便短鏈脂肪酸含量;② 鑑定出57個OTU至少與一項體脂指標顯著相關;③ 活潑瘤胃球菌、Flavonifractor plautii等8個OTU與至少3項體脂指標呈負相關,而Blautia菌屬及Romboutsia菌屬與至少3項體脂指標呈正相關;④ 糞便中乙酸、丙酸、丁酸和總短鏈脂肪酸濃度與BMI、總脂肪分佈、區域性脂肪分佈、脂肪瘦質量比等體質指標呈正相關。

【主編評語】

南方醫科大學的張喆慶團隊與毛麗梅團隊在Clinical Nutrition上發表的一項橫斷面研究結果,在200多名兒童中發現,特定腸道細菌分類群的丰度及糞便短鏈脂肪酸水平與多項肥胖相關的體脂指標顯著相關。(@szx)

【原文資訊】

The associations of the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and short-chain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s with body fat distribution in children

2020-11-19, doi: 10.1016/j.clnu.2020.11.014

體內微生物協同進化增強宿主抵抗力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11.062]

① 共生保護性糞腸球菌與強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線蟲體內共進化,導致糞腸球菌對宿主的致死率上升;② 但在宿主感染時,共進化的糞腸球菌對宿主的保護作用提高,作用機制為共進化提高糞腸球菌介導的ROS產生;③ 感染時,共進化的糞腸球菌會改變宿主134個基因的表達水平,差異表達基因富集在ROS的產生和鐵的代謝等通路;④ 共進化的糞腸球菌顯著下調宿主的免疫關鍵基因sodh-1,該基因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即宿主免疫可塑性下調。

【主編評語】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近期發表的文章,發現共生保護性糞腸球菌與強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線蟲體內共進化,導致糞腸球菌對宿主的致死率上升,但對宿主抵抗感染的保護作用提高。同時,共進化的糞腸球菌顯著下調宿主的免疫關鍵基因sodh-1,導致宿主自身的免疫可塑性降低。(@愛的抉擇)

【原文資訊】

In vivo microbial coevolution favours host protection and plastic downregulation of immunity

2020-11-12, doi: 10.1093/molbev/msaa292

產腸毒素大腸桿菌利用宿主蛋白實現粘附

PNAS——[9.412]

① 體外實驗表明,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ETEC)的不耐熱毒素(LT)可以誘導Caco-2細胞表達CEACAM6,並在ETEC粘附處聚集;② CEACAM6缺失後,ETEC對細胞的粘附以及毒素轉運顯著減弱;③ ETEC與CEACAM蛋白的相互作用依賴於功能性大腸桿菌1型菌毛FimH蛋白的存在;④ 在腸上皮類器官中,LT透過增強CEACAM6的表達促進ETEC與CEACAM6的相互作用;⑤ 感染ETEC的患者體內,CEACAM6表達明顯升高,表明這些分子的調節也發生在人類宿主的自然感染過程中。

【主編評語】

產腸毒素大腸桿菌(ETEC)是兒童急性水樣腹瀉病的主要病因,也與包括營養不良在內的非腸道後遺症有關。ETEC產生不耐熱毒素(LT)刺激細胞cAMP的產生,最終調節離子通道將鹽和水釋放到腸腔,導致腹瀉。雖然在ETEC感染的動物模型中,耐熱毒素已被證明能促進ETEC在小腸定植,並在體外增強細菌粘附力,但LT促進病原體-宿主相互作用的確切機制仍然不明確。發表在PNA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LT改變了腸道內部細胞的基因表達,誘導它們產生一種名為CEACAM6的表面糖蛋白,細菌利用這種蛋白質附著在腸壁上。該發現可能對理解毒素介導的疾病以及與這些重要病原體相關的後遺症有一定的意義。(@EADGBE)

【原文資訊】

CEACAMs serve as toxin-stimulated receptors for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2020-11-17, doi: 10.1073/pnas.2012480117

每日攝入活菌對健康有益嗎?(觀點)

Journal of Nutrition——[4.281]

① 日常飲食攝入安全的活菌可與消化道黏膜表面接觸、微調免疫系統、增強腸道功能、降低慢性疾病的易感性;② 儘管現有膳食指南基本沒有關於攝入活菌以促進健康的建議,但現有證據支援在飲食中新增安全的活菌可維持和改善健康的假設;③ 攝入活菌並非能夠解決營養缺陷問題,但與攝入膳食纖維類似,它們可能會改善某些健康指標;④ 需透過分析已有資料庫、設計大型前瞻性研究或RCT研究等方式深入闡明攝入活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主編評語】

【原文資訊】

Should There Be a Recommended Daily Intake of Microbes?

2020-11-13, doi: 10.1093/jn/nxaa323/6017551

5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每天學習一味中草藥清熱藥 4 清熱解毒藥之十一----山慈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