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直以來,醫患關係很大的一個矛盾點就在於,部分人認為進醫院看病,就要做很多的檢查,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

哪怕有時候是一場“簡單”的感冒發燒,在治療之前,都要經過抽血化驗等程式。

在消化內科,也不止一次,有病人拿著檢查單問:“我就只是一個便秘,為什麼要做這麼多檢查?。“

儘管便秘在醫學上已經有了明確的定義:

每週排便少於3次,排便時伴隨著排便困難、排便費力、排便不盡感等症狀,病情長達6個月以上。

但是要診斷便秘,不能僅僅依靠病人的口述病情與醫生的主觀判斷。

有時候,人的感覺的變異程度起伏較大,病人有時候描述起來會比較主觀,所以必須用客觀的檢查結果才能到收集最客觀的身體情況。

而檢查的目的,就是要讓身體”說話“,就是將身體內部的具體狀況原原本本的展現出來,更直觀也更準確。

況且,便秘是一組複雜的症候群,每個人便秘的原因不一樣,便秘的亞型更是天差地別,要辨別這些亞型就需要專業的檢查來評估。

01

便秘專業檢查

便秘檢查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分辨排便障礙的亞型。

在現代醫學這個科學的診療環境下,任何診治結論必須要有能夠支撐它成立的依據。

所以,便秘專業檢查的應用,在尋找便秘原因、辨別便秘亞型時,非常重要。

我們都知道,要想徹底的緩解便秘症狀,必須要從根源處下手。

要找便秘的根源問題,從而實現治療效果,就要經過以下幾種客觀檢查:

1、球囊逼出試驗

作用:用來判斷直腸的排便反射是否正常,也可以判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評價:這其實就是一個模擬直腸排便的過程。用充水或充氣的球囊來模擬直腸內的大便,來測試直腸、肛管的排便能力。這種檢查方法不僅對排便障礙型便秘的診斷有輔助價值,還是肛門失禁的客觀診斷依據。

2. 肛門直腸測壓:

作用:

一定程度上分辨便秘的型別。

評價:這是將壓力測定儀器置入人的直腸,然後讓患者進行肛門收縮與放鬆等動作,檢查患者的內外括約肌、盆底肌、直腸部位的功能與協調情況。是常見的分辨便秘型別的檢查。

3. 結腸傳輸試驗:

作用:一定程度上分辨便秘的型別。

評價:會讓患者吃飯時吞服內含20粒標誌物的膠囊一枚,然後透過定時X線腹部攝片觀察瞭解這20粒標誌物在結腸內的執行速度、分佈情況以及最後的排出情況,藉以區別和診斷便秘的型別。該方法簡單、費用低廉、結果可靠,是診斷結腸慢傳輸型便秘的首選方法。

4. 排糞造影:

作用:評測肛門直腸的功能。

評價:採用X線造影技術,測患者在靜坐、提肛、強忍、用力排便時的肛門直腸角、肛上距、乙恥距。用於診斷解剖畸形(如:直腸脫垂、直腸前突、會陰下降等)和腸道遠端區域性功能障礙(功能性出口梗阻、直腸乏力等),在便秘中有重要價值,並可為選擇治療方法提供依據。

5、盆底肌電圖

作用:用來了解盆底肌肉的功能狀態及神經支配情況。

評價:我們的盆底肌含有非常多的肌肉纖維,這些肌纖維在處於張或縮狀態下,就會產生一些電活動。盆底肌電圖就是透過記錄盆底肌肉在靜息、排便狀態下電活動變化,來了解盆底肌肉的功能狀態及神經支配情況。

02

腫瘤及器質性病變的檢查

癌症的致死率較高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很多癌症病人,進醫院檢查治療時,就已經是中晚期。

癌症的早期很多情況下是沒有症狀或者是症狀不顯的,常人在身體沒有出現明顯問題的情況下,很難聯想到自己得了癌症。

這時候,檢查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尤其是對於大腸癌而言,如果是45歲以上的便秘患者,或者是已經出現報警症狀的便秘患者,醫生也會建議做腫瘤檢查,目的是為了排除或者確診大腸腫瘤及其他器質性疾病。

相關檢查如下:

1、大便隱血試驗

作用:檢查消化道內肉眼難見的出血情況。

評價:在腸癌沒有任何症狀前,有部分問題組織會滲出少量血液,這些血液進入大便中被排出。大便隱血試驗可檢測大便中的少量血液成分。如果是多次、持續性隱血試驗陽性,就是在提示我們消化道有慢性出血這個情況,需要進一步檢查警惕胃腸道腫瘤的存在。這也是大腸癌檢查中最常見的評估檢驗方式。

2、胃鏡

作用:檢查上消化道情況。

評價:電子胃鏡就像是給我們的胃部打開了一面鏡子,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我們的胃部各個組織的具體情況,如炎症、糜爛、腫瘤、出血等情況。

3、結腸鏡檢查

作用:排除腸道器質性疾病,觀察結腸有無腫瘤、炎症、潰瘍等病變。

評價:結腸鏡檢查很多時候都是與胃鏡檢查一起的,透過電子結腸鏡,也可以清晰的判斷出結腸等下消化道系統的具體情況。甚至還可以進行一些鏡下息肉治療、止血、病灶標誌物定位、特殊染色處理等。

4、全腹ct

作用:瞭解腹腔臟器是否存在解剖結構異常,有不良、惡性腫瘤,轉移性腫瘤等;有無畸形、結石、梗阻、穿孔、積液等情況。

評價:對於出現腹痛、腹部包塊等情況的便秘患者,也可透過全腹ct的檢查方式來檢查腹痛及包塊狀況。

5、鋇灌腸:

作用:對結直腸腫瘤、結腸狹窄或痙攣的診斷有較大幫助。此外還可以發現一些解剖異常,如乙狀結腸冗長、巨結腸、巨直腸、腸套疊、腸外壓迫、腔內腫塊等情況。

評價:將對人體無害且不能被吸收的鋇製劑灌入體內,然後透過射線,使得大腸內腔能夠清晰顯出裡面的情況,然後透過排除鋇製劑在人體內的形態變化,來確定是否存在一些解剖異常。

以上就是較為常見的便秘相關檢查。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對於健康也有了自己的追求,逐漸意識到了定期體檢的重要性。

各項入學體檢、入職體檢、中老年人健康體檢等體檢方式覆蓋了整個年齡層。

上述的檢查與常見的體檢專案有著異曲同工之用,都是透過醫療專案的來檢測和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

不同的是,普通體檢的目的是防患於未然,明確現階段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在醫院的相關檢查則相對專業很多,屬於治療疾病前的病情評估。

然而人們對於普通體檢的接受程度卻高於專業體檢,即便是已經生病的情況下。

造成這種情況的很大原因就是,老百姓對於醫院專業檢查的認識不夠,不知道這個檢查是幹嘛的,做了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這就造成了很多患者和醫生之間的認知鴻溝與溝通壁壘。

參考文獻:

[1]王鼕鼕,吳相伯,功能性便秘的研究進展

[2]方秀才,劉寶華,慢性便秘

8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一個癌細胞的自白:"有機會,我也想做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