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霍去病這個人經常出現在我們的中學歷史課本上。他少年英雄,一戰成名,曾經以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外出砍人(主要是砍匈奴),大勝大捷,獲得的功勞全軍第一,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

他還是我古時候的“閃電戰”鼻祖。

時而至今百度百科上對他的介紹依然是“西漢名將、民族英雄”,名將我們知道,但是民族英雄是怎麼來的?

其實當時的匈奴,經常南下侵擾我們,他們不會種地啊,沒有糧食吃,但是會養馬,他們那裡盛產牛馬羊,反正就是個天然的遊牧民族,這種民族必然難以自給自足(生活用品都不會生產)。

漢朝主要是以步兵為主,騎兵是個寶貴玩意,騎兵對馬匹的要求十分嚴格,全國的馬匹符合標準的其實很少。但是人家匈奴的馬符合標準,不過匈奴覺得做買賣太麻煩,不如搶吧。

所以當時在邊境的百姓,很難有一個棲身之地,漢朝步兵能打,但是匈奴騎兵經常長途侵擾,兩隻腿的步兵怎麼能跟得上四隻腿騎兵優越的機動力,所以經常被吊打。

霍去病和他的舅舅一樣,打跑了匈奴,讓漢朝幾十年的邊境都是平安的,並使匈奴幾十年不敢南下,可以說是有他兩在,漢朝邊境一直是安穩的,民族英雄當之無愧。

但就是這麼勇武的一個人,他的性格其實是十分內向,漢朝的官方史書上記載:“霍去病為人少言不洩,有氣敢往”,就已經表示出霍去病說話少,勇氣十足,敢作敢為了。因此漢武帝十分欣賞他,就想讓他學習一下孫武的兵書。

霍去病回答的是:“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

他認為打仗應該重視眼前的實際情況,學習古代的兵法實在是沒必要。漢武帝覺得這個回答他很滿意,就去給霍去病賜了一個宅第,喊霍去病去觀察一下,霍去病卻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霍去病出兵討伐匈奴的時候,漢武帝派人給他送了十車肉,但霍去病一直放著不吃以至於肉都臭了。事出反常必有妖,也正因這個,霍去病得了一個壞名聲,不體恤士兵。後人經常拿他和他的舅舅衛青比較。

也有人認為,根據霍去病的戰法,也可能是因為美食會影響士兵的心性,古代打仗,士兵經常吃不到好的食物,經常就是方便快捷的速食食品,吃了肉,士兵們上戰場還能吃下其他的食物嗎?這是個值得商量的問題。

其實這車肉是漢武帝以個人名義送給霍去病的,霍去病不但不能給手下將士分擔吃不下就只能臭掉,要不然,只會增加漢武帝的懷疑,認為他拿自己給他的肉去收攏將士們的心,這是漢武帝忌憚的。

畢竟天底下都是劉家的,軍隊也只能姓劉不能姓霍。要不然有人舉報霍去病,漢武帝一起疑心,沒準霍去病的人頭就要落地了。

本來有肉吃,士兵們眼都直了,就想吃,還饞,但霍去病不光不讓他們吃肉還要求他們在足球場踢足球,即使有些士兵餓的面黃肌瘦還要繼續練習,士兵們十分不解霍去病為何要這樣做,不過這樣也好,霍去病不得太多的軍心,漢武帝對他也比較放心。

但是還有個說法是認為,霍去病打仗時主要是四處搶劫匈奴的牛羊,吃他們的糧食,糧食吃完了再接著打,匈奴的騎兵很快,那霍去病就要比他更快。就這樣打擊匈奴。

因此霍去病可能覺得十車肉是個威脅,放著不吃等他臭了也有情可原,畢竟自己的軍隊帶著這麼多肉去打仗,實在是個累贅

但不管什麼說法,我認為霍去病已經達到他的目的了。三國的時候有個人叫司馬懿,司馬懿攻打公孫淵的時候,遇到暴雪,從河北來計程車兵們沒有準備,穿的都是秋季單薄的衣物,十分寒冷。

司馬懿的下官對他請求發短棉襖,司馬懿卻說:“襦者官物,人臣無私施也。”

司馬懿覺得短棉襖是公物,沒有得到上級的允許,無論如何也不能賜給下屬。如果他這樣做了,就會被曹操認為他在收買軍心,到時候可能不會有西晉王朝了。

比較一下司馬懿,就可以發現儘管霍去病是一個出色的將領,但是也不得多考慮一下皇上的心理,秦將王翦收重金用以自汙,最後善終的事情想必他也是知道的。

漢武帝知道他這樣做之後,對他一直很信任,二十六年後,巫蠱之禍爆發,太子劉據和衛子夫衛青的後代都受到誅殺,霍家本來就和衛家走得近,不但沒受到誅戮,霍家的霍光以及霍去病當時的舊部還得以平步青雲。

這個時候。大家才明白霍去病的良苦用心。

霍去病說:“覺得好看有意思的都把贊和關注給我點嘍,不做的人一律送去見匈奴”

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的塵埃——古蔡國三次遷都及其聯姻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