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丕去後,其子曹叡繼位,對於這個名字,或許人們略有陌生,一般是跟在曹丕之子,甄宓之子後面出現。然翻開歷史好生品讀,看他的行事作風,政績功勞或許也會有所改觀,但人無完人,取得一些成就的他後期開始貪圖享樂,最終英年早逝,也讓人惋惜。
才學出眾,天賦異稟曹叡生於建安九年(204年),其母是文昭甄皇后甄宓。他的母親是三國難得的美人,容貌可謂傾國傾城,可惜不得善終,多有人傳聞她是被曹丕寵妃也就是後來的郭皇后當今郭太后害死。
他繼承了母親容顏,從小便相貌出眾,俊美異常,天資聰慧,在甄宓的悉心教導下,小小年紀便博覽群書,博聞強識,過目不忘,於是深得祖父曹操喜愛,經常命他伴隨左右,與侍中近臣並列。在曹操心中,他如同自己早年逝去的愛子曹衝一般,同樣的才華出眾,異常出眾,還曾言:“曹氏有子如此,可繼承三家家業。”
母親冤死,被父親猜忌延康元年(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繼位,封十五歲的曹叡為武德侯,令大儒鄭稱為曹叡師傅,為他傳道受業解惑。本來風平浪靜父慈子孝,可黃初二年(221年),曹叡生母甄宓被曹丕賜死,曹叡也被牽連廢為平原侯。聽聞生母慘死,秀髮遮面,口含米糠是寵妃郭貴嬪所為,他因此記恨上郭貴嬪,勢必要為母親報仇雪恨。
因為生母的緣故,曹丕認為曹叡必然心有怨言,想要冊立徐姬所生的京兆王曹禮為嗣,但曹叡本人能力出眾,於是他陷入糾結之中,若為大魏考慮曹叡自然是不二人選,可若此子心懷怨恨,即位後必然不會放過與甄宓之死的一應人等。
兢兢業業,重得聖心在此期間,曹叡並未表現出不滿和抱怨,勤勤懇懇做事,處理事務也小心謹慎,為人正直,剛正不阿,與諸位大臣相互匡扶,互相勉勵。曹丕明裡暗裡的觀察詢問,見他果真明白事理,德行出眾,於是不再對他解除了疑心,從小在父親曹操的嚴厲教導和懷疑戒備下曹丕知道是如何的憋屈難受,曹叡好歹也是自己寵愛過的孩子,他放下了執念自然父子之間還是可以和好的。
黃初三年(222年),曹叡又被冊立為平原王,之後過繼給了郭皇后,昭告天下他為嫡長子,也基本確立了他太子地位,曹叡對郭皇后恭恭敬敬,每日早晚都要去宮中請安,如此深的曹丕和郭氏喜愛。
登基稱帝,英年早逝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登基為帝,按照遺詔奉曹真、司馬懿、陳群、曹休四人為輔政大臣。在此四人扶持下,他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曹叡繼位後,便立馬追諡其母甄氏為文昭皇后,且開始逐漸疏遠郭太后。傳聞之後他確信母親是被郭太后陷害,於是也讓她同甄宓一般死狀,可想他心機之深,更是比常人能忍。太和元年 (227年),平定西平郡麴英反叛之後,他率領群臣親自下田耕種,號召天下務必注重農業發展,對孤寡無依之人頒發物資,賜穀物讓他們有容身之所。
他在位期間,蜀國諸葛亮幾次率兵出岐山,有興復漢室之志,然諸葛天時不和,後方屢屢滋事,加上魏軍強悍,七出七回。對外他之人善用,成功抵禦吳,蜀的多次侵犯,守魏國疆土,有血性有手腕,對內他也完善禮儀制度,選拔人才。太和四年(230年),下令嚴厲選拔官員,罷免無能之輩,注重教育,興辦學府。
魏國在他治理下國家富強,百姓安樂,也無外敵來犯,於是他也逐漸開始放鬆享樂。青龍三年(235年),他任命司馬懿督促修建洛陽宮,新建大殿,魏國才剛剛步入發展階段,黎民也才修養沒有幾年,這樣的大興土木使百姓們耽誤農時,影響了勞作。大臣多次勸諫他都未曾採納,好在他性格寬容不是真正的暴君,對於勸諫的臣子也未有責備,但就是不聽。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重,氣若游絲,他下命急招司馬懿入朝,他將魏國交付於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駕崩之時也才三十六歲。
歷史對他褒貶不一,他前期善為軍計,勤政愛民,明察秋毫,知人善用,守魏國江山制定法度開辦學府傳播文化;後期確實太過享樂大興土木,收集天下美貌女子充盈後宮,但他脾氣確實不錯,在他的治理之下,群臣暢所欲言,進獻了不少治國良策。總體來說,不論是治國還是才能秉性,他在歷代帝王中都處於中上地位。
參考資料:
《二十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