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民國時期的“黃金十年(Golden Decade)”,是指1927-1937年間所謂的中國發展“高光時刻”,因為這一時期的中國是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執政,所以又稱“南京十年”。

繁華的外灘

“黃金十年”一詞並非中國人所創,實際上最早是由曾擔任駐華美軍指揮官的魏德邁在1951年美國國會演講中提出,後被某島史學界廣泛使用,也是很多民國粉念念不忘,各種場合必定提起的十年。

魏德邁的演講原話是——“1927年至1937年之間,是許多在華很久的英美和各國僑民所公認的黃金十年。在這十年之中,交通進步了,經濟穩定了,學校林立,教育推廣,而其他方面,也多有進步的建制”。

然而,真正的“黃金十年”究竟成色幾何呢?今天,我就想和大家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中間為魏德邁

實際上,如果和此前的中國相比,這一時期的中國在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文化、教育、社會建設等方面確實取得了一定成就。單獨看資料,算的上是自1840年中國近代史開始以來的較高水平,表面來看確實算的上是“黃金時代”。

那麼,在這一時期,國民政府在紙面上到底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呢?我想主要從政治和經濟方面主要舉例說明一下。

一、在政治上,其功績主要有以下幾項:

(1)建都南京、統一各省、平定北平、併成功收編張學良率東三省服膺國民政府,獲得了英國、美國、德國等帝國主義列強的承認,成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惟一的合法政府。推動中國由軍閥割據局面逐步走向實質統一,使中國自晚清以來第一次在政治上重新取得了凝聚力。

國民政府的成立,客觀上使中國的政治獲得了一定凝聚力

(2)在政治現代化的努力獲得了一定成就,遵循孫先生的三民主義及建國大綱,實行訓政和準備憲政,建立的各界參與的國民議會,確立了五權分立制度,這是中國第一次有了稍微現代化一點的政治制度。

(3)雖然國民政府直到所謂的黃金十年最後也沒有完成憲政建設的目標,但憲法,民法,刑法,商法,訴訟法和法院組織法組成的“六法全書”還是為中國建立了較為初級的法制系統。

二、在經濟上,國民政府也確實把接手的爛攤子擺平了,明面的發展資料也可圈可點:

(1)北洋時代的中國國家財政主要靠借債度日,中央財政落魄到連日常開支都要借外債的程度。而南京國民政府在黃金十年時期,雖然繼承了北洋政府遺留的所有外債,但因成功推動了收回關稅主權、創設中央銀行、實施幣制改革等措施,到1936年底已經能夠實現中央政府財政的正常運轉。

關稅水平大幅提升

(2)舉債投入基礎建設,相比於北洋政府時期的外債主要用於支付軍政費用,國民政府的外債絕大部分用於鐵路、棉麥、航運電訊等建設事務,客觀上確實提升了一定的社會面貌。

以公路為例,抗日戰爭爆發前,中國已成功構築起一條貫穿大半個中國的公路交通網,計有京閩桂、京黔滇、京川藏等幹線21條,支線15條,總里程接近12萬公里,較之1927年之前增長了一倍有餘。

全國公里里程變化

輪船噸位變化

(3)雖然在內憂外患之下,20世紀30年代前期中國的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此時期的輕重工業還是能夠在跌宕起伏中繼續有所發展,並在1936年達到了近代歷史上最好水平。

根據統計,1930年至1936年間,工業部門的平均增長率達到8-9%,一小部分輕工業國貨產品竟然開始替代了進口外貨,部分重工業和廠礦的建成和投產也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抗日戰爭時期國防工業的基礎。

此外,國民政府還有力推動了教育方面的發展,根據1936年的統計資料,這10年間,學齡前的兒童就學率從17.1%上升到43.4%,小學自212385所增至320080所,普通中學自945所增至1956所,師範學校自336所增至814所。

民國小學生

民國女學生

所以,如果單看這一時期的賬面成績,和此前的中國相比確實是業績驕人,十年時間裡,南京國民政府領導的各個產業成就都看似“實為巨大”,尤其是工業方面,國民政府號稱資本超過百萬千萬的工廠甚多,是——“工業史之新局面”

隱藏在光鮮資料背後的,是“資本家、官僚和軍閥的狂歡”

《劍橋中華民國史》評價,1928年至1937年,中國國民黨力量鞏固,取得成就。政府積極革新刑法,穩定物價、改革貨幣、建設道路、改善公共衛生、立法禁毒、擴大生產,此時期因為國民政府在經濟建設取得成就,被稱為“黃金十年”。

但這所謂的“黃金十年”到底是誰的“黃金十年”呢?我想民國粉應該清楚,因為他們喜歡的民國風情,恰恰就是在這十年間真正得到巨大利益的群體的生活。

而在得到巨大利益群體中,獲利最大的便是國民政府的壟斷階層,最為著名的便是——“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以他們為首的官僚資本主義者,透過壟斷金融業、制紗紡織業、礦業和農業等一系列的國家命脈產業瘋狂搜刮民脂民膏。

宋子文和三個女兒

那時的四大家族狂妄到什麼地步呢?就是搜刮民脂民膏連理由都懶得編。比如擁有中央銀行、中央信託局、交通銀行等眾多金融壟斷產業的孔祥熙就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做“發公債不如發鈔票”,意思就是一旦缺錢就開始濫發鈔票,透過通貨膨脹直接抽取社會財富。

他原話如此:“發行公債真他孃的麻煩,又是付息,又是抽籤,還弄不到幾個錢,不如直接印鈔票,利高還省力”,看到這裡,想必連近期大印鈔票的燈塔國都要“直呼內行”。

孔祥熙和希特勒合影

所以,如果你是資本家、官僚和軍閥的後代,那確實稱的上“黃金十年”。小資情調的醉人風雅,少爺小姐的悠閒生活你都能擁有,十里洋場燈紅酒綠的喧囂,“夜上海”的紙醉金迷,你都能享受,而這也是民國粉們所憧憬的生活。

但任何一個民國粉也不會希望自己穿越回民國當一個普通老百姓,因為那就是“噩夢”,讓我們來看看在所謂的“黃金十年”時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怎樣的吧。

(1)普通工人

即使在整個中國最為繁華的上海,工人家庭中也有50%的比例入不敷出,每月能夠吃飽就是最大的願望,而為了省錢,工人們都是能省則省。

他們居住的房子大多是四五家合租,而每一個房間都要擠進一家四五口,廚房都是共用,居住環境“蒼蠅遍地,臭氣熏天”,這條件可能連香港曾經著名的“九龍城寨”都不如。

上海碼頭工人直到1948年還住在圖片中的窩棚裡

上海工人在做工

而能租的起這樣條件房子的工人竟然還屬於“條件好的”,更多的工人甚至連屋子租不起,只能搭草屋居住,這還是上海。大部分北方地區的工人工資更是僅為上海的四分之一,即使是工人工資最為優渥的鐵路部門,每月“虧短”也是普遍現象。

(2)農民

如果說工人們還只是入不敷出,那麼農民的生活則真的可以稱之為地獄。“黃金十年”時期農民的生活苦到什麼地步呢?就是哪怕比起軍閥混戰的北洋時代,農民都沒有這麼苦到家過。國民政府這“黃金十年”,是中國農村迅速破產的十年。

1928到1937年,中國10萬災民規模的災荒竟爆發了超過一百次之多。而在水災、旱災等各種災害輪番禍害之下,本來就不堪重負的農民竟然還要面對南京國民政府的橫徵暴斂,農村的田賦附加稅滾雪球一般增長。比“普通農業稅”還高的“農業附加稅”比比皆是,表面上這些稅是讓地主拿出更多的錢,但實際上這些稅賦統統被轉嫁到農民身上。

淒涼的農村

逃荒的農民

逃荒的農民

本就貧困的北方農村更加貧困,就連公認富庶的南方農村,在“黃金十年”時期也呈現出肉眼可見的衰敗。浙江地區“農家貧困,農民破產”。以產米著稱的江南地區,多次爆發米荒。湖南地區八成的人口“完全沉於飢餓線下”。在經濟發達的廣東,農戶都大量破產。

(3)小學老師

前面已經提到過國民政府在紙面上還是給教育事業投入了一些錢的,所以按理說老師應該是個不錯的職業了吧,很多民國大師也確實領著優渥的工資收入。

但在這“黃金十年”裡,即使是當老師也並不見得是一個有所保障的工作。除了一些大城市,其餘地方對於教育經費的保障力度,還不如北洋軍閥時代。尤其是基礎教育方面,比起民國大學教師們的滋潤生活,民國的小學教師月薪僅為五至十元左右,大多數小學教師的年薪也就七八十法幣,拖欠工資更是常事兒。

圖中的學生都是精英

這種待遇只有頂尖的大學教授有

比如在河南,絕大多數的老師並不能按時領到工資,甚至連什麼時候發都不一定,很多老師為了生計只得改行。甚至有一群老師集資五千大洋賄賂省主席劉峙,成功讓一位教師當上了安陽縣長,其餘教師也順勢都在安陽改行成為了公務員。

而賄賂劉峙的錢財自然也不能白給,這些前教師公務員自然又把目光投向了普通老百姓,不僅各種加稅搜刮,甚至連辦案斷案都需要錢財買通,這些都是上行下效的後果。

不知道在這樣的“黃金十年”,您是否願意當一個普通老百姓呢?如果願意,我敬您是條漢子。

“黃金十年”的畸形發展,將中國的國力全面透支

黃金十年發展的速度確實很快,但南京國民政府很快便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他們代表的是大資產階級,大地主,買辦和帝國主義的利益,本就是一個畸形的怪胎。而一切在政府成立之初制訂的美好圖景全部都停留在紙面上。

三民主義早就被國民政府拋之腦後

在這個時期,華夏大地上“買辦橫行、民族資本被打壓、製造業退步、革命志士被屠殺、東三省淪陷、農民迅速破產、普通民眾苦不堪言”,如果說這也能夠叫做黃金十年,我真的不知道說這個話的人代表了誰的利益。

空口無憑,我簡單細數一下這一時期的很多情況,大家自己來判斷。

(1)重工業製造業全面倒退

在工業方面,民國政府自吹資本超過百萬千萬的工廠甚多,是“工業史之新局面”,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工業都是輕工業和基礎的挖礦產業,與國運關係密切的重工業製造業絕大部分根本就是在吃晚清和北洋時代的老本。

1927年是黃金十年的開始,那時全國的鋼產量是3萬噸,可到了1935年鋼產量也僅僅達到5萬噸,所謂的黃金十年中的八年,鋼鐵產業的產量只增加了2萬噸,人均鋼產量僅為印度的3.7%。作為對比,1949年新中國建立是全年鋼產量為15.8萬噸,三年後的1952年就達到了135萬噸。

這種情況是怎麼產生的呢?因為國民政府只喜歡當買辦,他們靠著大量從外國買鋼鐵和裝備致富,根本就沒有動力去發展投入巨大的鋼鐵工業和重工業。比如,漢陽鋼鐵廠在北洋軍閥時期年鋼產量就達到5萬噸,但於1925年停止鍊鋼。國民黨接管後,經過十多年的統治,竟然沒有使該廠恢復鍊鋼。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連北洋軍閥時期都能初步製造的炮鋼、槍管鋼,經過民國“黃金十年”的“大發展”後,反而全不能造了。到抗戰時期,大多數部隊還在用張之洞漢陽兵工廠生產的漢陽造,少量中央軍列裝中正式步槍,再精銳些的部隊則是購買的全套德系裝備。

漢陽造

重金打造的德械師

即使是在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三省的淪陷都沒有喚起民國政府統治者的良心,他們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肆無忌憚了。

有個例子大家應該比較熟悉,美國人借錢給宋美齡用於購買飛機,以提升中國空軍戰力。然而宋美齡居然把錢存到銀行去吃利息,還稱買了飛機會舊,先用這筆錢賺錢,然後打起仗來再買飛機多合適。

結果,抗戰爆發之時,中國軍隊根本沒有像樣的裝備,老舊不堪的飛機根本無法起到任何作用。當然,也有一說法此事是楊延年誇大之詞,實際上本就是航空費用不夠,買飛機主要靠民眾捐款。

航空救國宣傳

空軍機隊

(2)對民族資本巧取豪奪

如果僅僅是不重視重工業、貪腐公款也便罷了,貪汙腐敗至少還有那麼一層薄薄的遮羞布,還稍微有那麼一點羞恥之心,而且政府不投資重工業,民間資本起來了也可以做。可國民政府但凡看到稍微發展好一點的民族資本,便想方設法巧取豪奪,吃相極其難看。

榮氏兄弟

時為民國政府實業部長的陳公博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空手套白狼吞併榮氏,但最終沒有得逞。而失敗的原因竟然是因為財政部長孔祥熙也在覬覦榮氏兄弟的資產,便攪黃了這件事兒。

隨後的1936年,榮氏公司找到中國銀行貸款,早有覬覦之心的董事長宋子文立即擬定了方案,計劃以增加資本、發行公司債、以債券來還舊債的方式來吞併榮氏公司,最後由於其他銀行家的反對,宋子文才罷手,而本為官商合營的中國銀行也是宋子文早先巧取豪奪而來。

再比如,宋子文想要吞併民國“火柴大王”、“煤業大王”劉鴻生的煤礦,幾次找他商量合營之事。當然,表面是合營,實際上合營之後就沒有劉鴻生什麼事兒了。

劉鴻生

劉鴻生無力抵抗,只好曲線救國,聘請中統陳果夫、陳立夫的人擔任總經理,雖然避過產業被吞掠之災,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

(3)反革命打壓異己,軍閥混戰民不聊生

1927年4月12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在上海發動反對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的武裝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及革命群眾。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蔣介石透過此事成為了被國民黨內右派的多數派支援,成了最高領袖,國民黨左派遭到排斥或者鎮壓,掃除軍閥統一全國的事業遭到嚴重滯後延。該事件使中國大革命受到嚴重的摧殘,標誌著大革命的部分失敗,是大革命從勝利走向失敗的轉折點。

屠殺革命群眾

瘋狂逮捕革命群眾

隨後,“中原大戰”爆發,代表城市買辦階級和鄉村豪紳階級利益的蔣馮閻軍閥開始混戰。這場歷時7個月的戰鬥,動員兵力110萬人以上,支出軍費5億元,死傷30萬人,戰火波及20多省。

作為戰場的中原人民,因戰事死亡達12餘萬,受傷1.95餘萬,逃亡在外者118.5餘萬,被軍隊抓壯丁達129.77餘萬口,財產損失總計為65146.9萬餘元,估計10年之後方可恢復。所以,對於中原人民,這一場戰鬥的損失便遠超所謂的黃金十年期間的發展。

中原大戰剛剛結束後,國民政府便馬不停蹄的調集軍隊,短短4年多的時間連續對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發動了五次大規模的反革命“圍剿”,這種連年征戰的花費和對地方人民造成的傷痛可想而知。

參加反圍剿戰鬥的紅軍

紅軍被迫長征

而在常開申忙著反革命期間,還發生了九一八事變、日本鬼子侵佔熱河,國軍長城抗戰慘敗、華北五省自治等一系列的事情。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都受到了嚴重損失,但“攘外必先安內”的態度已經矇蔽了國民政府的雙眼,國力的損失國民政府完全不考慮。

所以,所謂的“黃金十年”是“資本家、官僚和軍閥的狂歡”,那個十年的實質是怎樣的呢?個人做了個總結:

——看起來大師輩出,其實基礎教育極差,老師工資都發不出,全國識字率不到1%,遍地都是文盲;

——看起來經濟飛速發展,但實際上只有軍閥、官僚、買辦賺得盆滿缽滿,民族資本遭受巨大打壓;

——看起來上海外灘街頭路人衣著光鮮,但底層人民根本不算人,農村餓殍遍野,城市遍地流浪貧民;

——看起來號稱“國民”政府,但國民只是極少數人,碰上災荒政府根本不去賑災,天災之後又是人禍;

看起來是國民政府帶領中國實現各項資料的提升,“但實際上沒有國民政府的亂搞,華夏大地在那個十年將取得遠超所謂“黃金十年”的成就!”

佔領總統府

3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保東漢邊疆28年安寧的名將祭肜,何以晚年遭遇滑鐵盧,吐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