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吳縣(今蘇州)上津橋畔,臨河而建的醫館,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並不是來看病,而是來替人看病。
現在上津橋畔地形
滿清時的江蘇,可謂中醫名家薈萃。宋金元時期,名醫以北方人居多,如創立易水學派的張元素、河間學派的奠基人劉完素、創立脾胃論的李東垣均是河北人。到明清之際,醫學重心向長江三角洲地區轉移。如被後世譽為“溫病四大家”的葉天士、薛雪、吳瑭、王孟英都是江南人士,其中葉、薛、吳都是江蘇人,更為巧合的是,葉、薛倆人生活在同一時期,倆人開的醫館均在吳縣上津橋畔。
自古學醫,無外乎二種途徑:一、家傳,如李時珍,祖父輩都是郎中;二、師傳,走這條道的人也最多,如司馬遷記載的“太倉公”師傅是公孫光,“醫聖”張仲景,師傅便是張伯祖;李東垣的師傅則是張元素...
作為滿清“溫病四大家”之一的葉天士,則兼家傳與師傳。葉家世代為醫,從小葉桂就熟讀《內經》、《難經》等古籍,加之本人謙遜,認為只要比自己高明的醫生,他都願意行弟子禮拜之為師;一聽到某位醫生有專長,就欣然而往,必待學成後始歸。從十二歲到十八歲,他先後拜過師的名醫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揚俊、王子接等著名醫家。不到三十歲的時候,已是名滿南北的名醫。
但誰從想到,就在葉桂醫館的旁邊,另開了一家醫館,診室名為“掃葉山莊”。什麼人敢如此放肆?
“掃葉山莊”的主人叫薛雪,號一瓢。本是個文人,因兩次科舉不第,乾脆習醫為業。以前知識界流傳這樣的話“秀才學醫,籠中捉雞”。是說讀書人轉行做郎中,十分容易。因學醫,離不開古籍。《傷寒論》、《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金匱要略》是醫者必須要掌握的經典。那時想入岐黃之道,師傅往往拿出《傷寒論》或《黃帝內經》讓其回家斷句。若能準確標出符號,興許會收下這個徒弟。眾所周知,線裝書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古代文人讀四書、五經,斷句是基本功。
薛雪沒有狀元的命,卻在中醫界闖出了自己的名堂。他與隔壁的葉天士,尤其精於“溫病”。溫病很容易與張仲景創立的“傷寒”相提並論,其實兩者並沒有本質區別,無非是對傳染病理論有不同的認識,從而導致治病和開方用藥的不同。
金元時期,戰亂不斷,傳染病亦不斷。醫生們發現傷寒方治療效果不明顯,因此著名的醫家張元素就提出“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能相能也”;作為張的老鄉,劉完素也提出“熱病只能作熱病,不能從寒醫”。無非是說,時代變了,治病也要與時俱進。
張元素的理論為溫病學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到明清之際,醫學重心轉移到江南一帶,讓溫病學的發展達到鼎盛。一方面江南疫情多發,另一方面江南社會醫療水平很高,能接受新醫學觀點。吳縣地處江南的文化中心地帶,自然深受“溫病學”的觀點薰陶。
由於葉天士、薛雪學的都是“溫病”理論,大體算是“同門”,加之倆人在同一個地方行醫,免不了要拿來相互比較一番。
據易宗夔的《新世說》記載:每次患者就診於葉天士,葉必詢問病人,是否到薛一瓢那診斷過;同樣,患者若到薛雪那就診,薛也會問是否讓葉天士診斷過。若患者回答,沒有,那麼葉或者薛,就會予以對方治療;若回答是,那麼病人將會被趕出醫館,不予治療。
久而久之,倆人成見益深。一次,葉天士得知有位病人因就醫於薛雪而痊癒,他十分憤慨,提筆大書榜於大堂曰:“踏掃雪”,又名診室“踏雪山房”。薛雪聞訊大笑說“掃雪跟我有什麼關係,儘管大掃一番”,於是也在自己的診室大書“掃葉山莊”。
接下來的鬥爭愈演愈烈,但凡葉天士說不可治的,薛雪想方設法都要爭取過來治療,直至患者痊癒才罷休,葉天士以同樣的方式對付薛雪的病人。這樣的鬥爭,一直持續到葉天士晚年,因為一位老人病重而告一段落。
這老人正是葉天士的母親,葉是個孝子。父親在葉十四歲的時候,已經過世。家庭的重擔便落到年少的葉天士肩上,為謀生。葉主動跟拜到朱某門下,專心學醫,朱原本是葉父的門人。
葉母年事已高,儘管有葉天士在旁悉心照料,但病情始終不見好轉。一日葉母突發高燒,體溫遲遲降不下來。經過葉天士的診斷,分明是陽明症,需重用“白虎湯”不可,但葉很猶豫。
就在這時,“踏雪山房”進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正是薛雪。他聽說葉母病重,由於葉天士在用藥問題,猶豫不決。便跑過來看能不能幫上忙。要知道,薛雪其實也是個孝子,當初棄文從醫,主要原因,是因為母親病重,須人照料。雖他跟葉天士視彼此為仇家,內心深處無不暗暗敬佩對方的醫術。
經過薛雪診斷,得出的結論跟葉天士診斷一致,需重用“白虎湯”,白虎湯正是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的代表方劑之一,主要有四味藥組成,有知母、石膏、甘草、粳米,尤其裡頭的石膏,需用到一斤,所謂“老怕傷寒,少怕溫”,葉母年事高,怕難以接受如此竣猛的涼藥!由於薛的到來,更加堅定葉天士重用石膏的決心。隨著葉母的痊癒,葉、薛倆人冰釋前嫌,引為知己朋友。
葉天士、薛一瓢倆人都位列“溫病四大家”,究竟誰技高一籌呢?
據文獻記載薛雪醫術要略遜於葉天士,但也有不少傳記說,兩人在蘇州一帶聲望齊名。真要作一番歷史評價,就從醫德入手。葉天士終日忙於診務,終其一生都沒寫過書。現流傳下來的《溫熱論》、《臨證指南醫案》、《葉天士醫案》都是他門人弟子根據葉傳授的理論知識和學術經驗,整理編纂而成。而薛雪性好嬉戲,人命關天,請他就診,時有推辭。從這點出發,葉天士醫術遠高於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