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16日,廬山會議結束。彭老總從芬蘭別墅出來後,隨即乘車到達九江機場。當時,返程的人看到彭老總來了,都小心翼翼地迴避著,避免與他同乘一架飛機。
當張愛萍上將察覺到了這一點之後,便毫無顧忌地跟隨彭老總一行人登上了舷梯。在1988年的時候,當張愛萍上將在回憶當年的情景時,還心有感觸地說:“我心裡敬重彭老總,機艙裡的乘客稀稀疏疏。彭老總視若無睹,一言不發,回到北京。”
1958年月末到9月中旬,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從紅軍到八路軍,從解放軍到志願軍,上千名肩綴閃閃將星的與會者,有幾個不曾在彭老總麾下打過仗,又有誰曾見到過彭老總“反黨反革命”。當時,人人都聽得目瞪口呆,有人甚至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9月12日,軍委擴大會議結束後,彭老總回到他的住所,中南海永福堂,他看到妻子浦安修低著頭,坐在桌子旁邊,眼圈紅腫。見彭老總進來了,浦安修埋怨道:“你是管軍事的,為什麼要去管經濟方面的事情呢?”彭老總沒有回答她。
幾天以後,陳老總專門來看望彭老總。自從廬山會議後,陳老總是第一個來看望彭老總的領導幹部。陳老總的到來,也讓彭老總感覺到了一絲溫暖,這是一位老革命、老戰友給予的一種關心。
1959年9月30日,也就是在共和國誕生10週年的前夕。彭老總在前幾日,就早已和工作人員一起收拾好了東西。屋內的一切器具如數上交,嶄新的蔚藍色元帥服上交,狐皮軍大衣、綠呢軍服上交。還有畢生征戰的榮譽,一枚枚金光閃耀的功勳章上交。只留下20餘箱書,和幾件換洗的衣服,以及幾樣隨身物品。
其實,即使像彭老總這種久經沙場,歷經戰火錘鍊出來的錚錚鐵骨,也有柔情的一面。因此,在臨走的那一刻,彭老總還是有幾件東西,深深地牽繫著他的情感,使得他依依不捨。
那就是一枚中央蘇區頒發的紅星獎章,還有就是,從紅軍時期分給他的伙食尾子中積攢下來,一直儲存至今的8塊銀元,一支佩戴多年的左輪手槍,還有一包歷史材料。
不一會兒,一輛汽車直接駛入西郊,那裡將是彭老總的一處新住處,頤和園的掛甲屯的吳家花園。當時的吳家花園,到處都是斷牆殘瓦,十分荒涼寂寞。
歷史是在曲折中行進的,1959年,風雲突變,從此以後,彭老總遠離廟堂,閒居在吳家花園。後來,彭老總病重即將去世前,他還曾對自己的侄女彭剛說:自己死後,將他的骨灰拿去吳家花園做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