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年,長安城內血流成河,數千戶人家受到牽連,全部被處以極刑。
此時,距離漢宣帝登基已有八年。他數年的等待和籌謀,終於實現了。
被他滅族的人正是煊赫數十載的權臣之家——霍家。
霍家家主霍光死後不到兩年,這個從漢武帝末年就一路青雲直上的家族,就在漢宣帝手中灰飛煙滅了。
霍光是一代天才名將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去病取得軍功後,認下霍光這個弟弟,並且把他帶到長安,幫他步入官場。
霍光在哥哥的提攜下,初入仕途較為順利。他本人卻有才能,做事很少出錯,為人謹慎精明,很得武帝信任。
在霍去病去世後,霍光繼續延續霍氏一門的榮耀。
霍光在漢武帝晚年成為漢武帝的託孤重臣,輔佐年幼的漢昭帝,成為事實上的大漢當家人。
漢昭帝去世後,未曾留下子嗣。霍光首先迎立昌邑王劉賀繼位,但劉賀不服霍光掌控,加上劉賀年長,身邊自有親信圈子,於是被霍光廢黜。
霍光廢黜劉賀後,又重新迎立衛太子的孫子劉詢為帝。劉詢因漢武帝末年的巫蠱之亂流落民間,在朝廷中毫無根基,在霍光掌權期間,劉詢對待霍光很是順從。
劉詢比起劉賀幸運的地方在於,霍光在劉詢登基兩年後就去世了。劉詢面對權臣的壓力稍解。
劉詢面對霍光的壓力有多大?劉詢和霍光一起乘車前往高廟祭拜時,面對霍光,漢宣帝覺得就像坐在老虎身旁,隨時有被老虎傾盆血口咬斷喉嚨的風險。
公平來說,霍光的政績非常傑出,無可指摘。他輔佐西漢三代帝王,於臣子之忠,可謂至誠。司馬遷說他:“霍光之輔漢室,可謂忠矣”。但以臣子的名分,掌握皇權,霍光雖然沒有問鼎取代之心,但犯下了兩個致命錯誤,為後來家族覆滅埋下伏筆。
第一是貪戀權柄,不願交回權力。如果說昌邑王劉賀被廢,大部分原因是昌邑王劉賀的確荒淫無道,無人君之能,那麼等到漢宣帝劉詢十九歲登基,聰明剛毅頗有昔日衛太子之風,那麼霍光繼續把持朝政,安排親信,則是過於戀棧權力,這讓漢宣帝劉詢對霍氏一族產生了恨意。
第二則是無力約束親族。霍光在漢武帝手下歷練三十餘年,輔佐漢昭帝十餘年,這麼長時間下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經營,霍氏一族的關係勢力盤根錯節,這股勢力一旦不願意忠於皇帝,那麼就是漢室的一大挑戰。
霍光在時,這股勢力就有了脫韁的跡象。霍顯是霍光的第二任妻子,她有一個女兒霍成君。霍家龐大的勢力,其實不能往上走了。但霍顯極力想讓女兒霍成君成為皇后,霍家之後就不僅僅是權臣,而且外戚了。
西漢外戚多顯赫不衰。權臣加上外戚的身份,如何不令漢宣帝如芒刺在背?
所以,在冊立皇后上,漢宣帝劉詢極力扶持原配許平君成為皇后,這不僅僅是“故劍情深”不忘髮妻共患難之情誼,還在於這是漢宣帝劉詢和許平君夫妻二人的生死底線。
這一點上,霍光明白,故而也沒有繼續刁難,他只是阻止漢宣帝大封許平君的父親為侯,限制新後一家的勢力。
但霍光的妻子霍顯不明白。她自己動用勢力,趁許平君生孩子之際,毒死許平君。後位空缺,霍光的女兒霍成君入宮為後。
霍光生前知道此事,已經感覺到家族大禍臨頭。但此時已經無法調轉船頭了。
霍光死後,漢宣帝劉詢漸漸開始收回權力。霍家得知漢宣帝已經瞭解許平君死因,懼怕不已,倉促之下準備謀反。殊不知漢宣帝早就等待他們落入網中,一網打盡。
這不過是一場政治遊戲。如果霍家不謀反,作為一個煊赫了四十餘年的權臣之家,漢宣帝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貿然出手清理,其社會輿論和朝野動盪會讓他顧慮重重。
可惜,霍家自從霍光死後,再無強而有力的掌舵之人。
長安的血匯聚成一條河,沖走了霍家所有的影響力。
不過對於霍光的功勞,漢宣帝作為一位成熟的帝王,給予高度肯定。
霍光的陵墓陪葬在漢武帝的茂陵,他死後陵墓並沒有遭到破壞。而破壞陵墓,一向是報復政敵的方式之一。比如上官婉兒身故後,其墓地就遭到人為破壞。
漢武帝死後,霍光主導漢昭帝時期的政局,治理方向再次迴歸到漢初無為而治休養生息的路線上。這一點對於西漢的政局意義重大,武帝取得軍事成就再高,對民力耗竭卻不可否認,繼續這樣的路線,西漢可能會重蹈秦亡覆轍。
所以,漢宣帝說霍光“功德茂盛,功如蕭相國”,並把霍光的畫像列為十一功臣圖的第一名,掛入漢宮麒麟閣。終西漢一代,對霍光的祭祀不曾斷過。
漢宣帝給予霍光死後哀榮,可能還有一層較遠的親緣關係。漢宣帝是衛太子劉據的孫子,而衛太子和霍去病是表兄,霍光又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最後選定漢宣帝繼位,可能也是源於衛太子一家悲劇覆滅時的補償。
漢宣帝不願意打擾霍光死後安寧,展現出一個成熟政治家的氣度和姿態。他把霍光同霍氏家族的謀反加以切割,功過不混淆,恩怨分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