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的大英帝國如日中天,維多利亞時代的榮光仍然沐浴在大英帝國的身上,儘管經歷了不光彩的布林戰爭,但大英帝國的霸主地位從未有絲毫動搖。帝國海軍仍然牢牢控制著世界各條主要航道,並依靠沿途分佈的軍事基地和殖民地,保障自己規模龐大的遠洋艦隊和商船隊,為帝國輸入全世界的物資和給養,輸出大英帝國的資本、信仰和工業製成品。
全盛時期的大英帝國皇家海軍艦隊
大英帝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為龐大、最為先進,人員素質最高的龐大艦隊,這支艦隊以12000噸至15000噸,裝備兩座雙聯裝279mm或305mm的主炮,裝甲厚重,航速緩慢的多個級別的前無畏型戰列艦為主,並輔以大量的裝甲巡洋艦、輕巡洋艦和驅逐艦。世界各國對大英帝國的海上霸權既羨慕,又嫉妒,但無論如何,是沒有人敢站出來挑戰帝國權威的,一切仿如過去兩百年一樣,帝國擁有霸權,世界擁有帝國秩序下的和平!
君權級前無畏艦
但無可奈何花落去,幾百年間工業革命的擴散,讓世界各地享受著現代科技進步帶來的福祉,能夠撼動帝國霸權的強國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在歐洲,法俄意等國工業發展迅速,德國更是在統一之後一躍而起,成為可以直接挑戰帝國霸權的存在,其憑藉雄厚的工業實力,在維持了一支龐大陸軍的同時,建造了一支足以在大洋上正面對抗帝國海軍的艦隊。
在遠東地區,明治維新之後,新興的日本走上了自強道路,透過外購主力戰列艦、裝甲巡洋艦,以及自建的一些輕巡洋艦和其他輔助艦艇,日本帝國打敗了傳統的歐洲強國沙皇俄國,這是黃種人第一次對白種人的勝利,也是近代以來東方國家海軍取得的第一次勝利!儘管有著英日同盟的存在,但帝國用自己的技術和軋鋼機武裝敵人、毀滅自己的言論卻已經出現了。
日軍吾妻號裝甲巡洋艦
在美洲大陸,美國以勢不可擋的勢頭崛起,它不僅擁有廣袤的土地,大規模工業化的農業生產,以及世界上最強的工業生產能力。同時,這個國家也有將這種能力付諸于軍事行動的意願,在打敗了西班牙這個老掉牙的騎士,接收了古巴、菲律賓等新殖民地的後,美國人建造了自己的大白艦隊,並進行了史詩般的環球航行,這極大的震懾力大西洋的大英帝國和遠東的日本帝國。
此時,儘管大英帝國仍然有著極大的心理優勢,但憂患和不安已經出現帝國的政府和所有臣民,各階層已經開始對此感受到了焦慮,甚至是帝國的自治領和殖民地也感到了這種躁動的情緒。
美國海軍大白艦隊
於是英國人利用自己海軍的先發優勢,開始了海軍建設的轉型和變革。在1905年,英國海軍建造了劃時代的無畏號戰列艦,這種戰艦第一次裝備了相同口徑、倍徑的多門大口徑主炮(10門305mm主炮),有先進的測距儀測量和計算彈道,併兼具厚重的裝甲和強勁的動力系統,相對於舊式的前無畏型戰列艦,在火力、裝甲和行數上都有著質的提升。在海軍技術上,帝國再一次走在了時代的前列,大英帝國藉此機會一口氣建造了多級、多型無畏型戰列艦,裝甲、速度和火力在各級次之間不斷的得到提升,同時根據帝國艦隊作戰範圍廣、反應速度要求高的特點,又開發了戰列巡洋艦這類新型戰艦。
無畏號戰列艦
儘管大英帝國搶得了先手,但帝國高層忽略了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帝國逐漸衰退的工業實力和造船能力,已經不足以維持兩強標準,甚至在單獨面對美國或德國時也顯得異常的吃力。大英帝國已經明顯的後繼無力了,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那麼帝國遲早會被拖垮,不過好在一戰爆發了,帝國好歹獲得了一個難堪的走下神壇的藉口。大戰之後,帝國的實力進一步的衰落,艦隊規模縮減,儘管仍舊維持著首強的地位,但各國心裡都清楚,王權旁落已不可免,只是個時間問題罷了。
德國海軍巴伐利亞戰列艦
沒等大英帝國緩過一口氣了,二戰旋即爆發,大英帝國在無奈之下用自己遍佈世界的軍事基地換取了美國的50艘老舊驅逐艦,燃眉之急是沒了,但大英帝國對海上航線和關鍵戰略節點的控制已經瓦解,帝國艦隊征戰四海,商船隊縱橫大洋的基礎已不復存在。至此,對於世界各大強國而言,大英帝國雖然可敬,但卻不再可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