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系列,首先我們就得先說秦始皇,畢竟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他的皇位是怎麼來的?當然是自己給自己封的。
要成為皇帝先得成王在秦始皇之前,中國歷史上只皇和帝。秦始皇要成為皇帝,首先,他就得成為秦王。《史記·秦史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年十三歲,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當是之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週,置三川郡。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遊士,欲以並天下。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齮、麃公等為將軍。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
基本上秦王贏政登基的時候秦國已經是做好了一統六國的準備,當然他能成為秦王,大部分得靠呂不韋。
三年內平定三大叛亂嬴政要當皇帝首先得當好秦王。當時他的王位可還不是很穩定,內有王弟成蟜對王位虎視眈眈。相國呂不韋更是憑藉一部《呂氏春秋》想要製造輿論讓秦王禪位,長信侯嫪毐更是霍亂宮闈。外有六國虎視眈眈。
首先是內亂:始皇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奉命進攻趙國,結果在屯留叛秦降趙。史稱“成蟜之亂”,叛亂平定後,其部軍吏皆因連坐被斬首處死,屯留百姓被流放,嬴成蟜亡命到趙國,被授予封地饒。隔年始皇九年,長信侯嫪毐謀反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後被平定。始皇十年,秦王政順便把嫪毐謀反的事牽連給相國呂不韋,呂不韋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飲鴆自盡。三年時間平定國內三大隱患
一統六國、初並天下詔和稱皇帝始皇九年政剷除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於始皇二十六年滅齊,最終統一中華。
嬴政統一六國後,下令說:“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服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於是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及廷尉李斯等人商議說,五帝的土地雖然廣闊,外面還劃分有侯服、夷服等地區,諸侯是否覲見不由天子控制,不少諸侯更加是聽宣不聽調,嬴政的功業已經超越三皇五帝,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等稱謂,以泰皇最尊貴,因此向嬴政獻上“泰皇”的尊號。頒佈律令的稱為“制書”,詔告天下事件的稱為“詔書”,印章稱“璽”,所說的話稱“諭”,群臣稱其為“陛下”。天子不再自稱為“寡人,改稱為“朕”。
嬴政接受王綰等人的大多數建議,但對於群臣向自己獻上的尊號“泰皇”,則將其泰字去掉,採用上古“帝”一字,稱為“皇帝”,並追尊其父莊襄王為太上皇,廢除諡法。自稱“始皇帝”,後代則稱二世、三世直到萬世。百姓則稱為“黔首”。
從此,中國歷史上多了一個新“職業”: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