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我國西北的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交界處,有一座自南向北綿亙的大山,山勢雄偉,渡越不易,名曰六盤山。此山之西有北西向的南華山、西華山與其相接。與兩山相鄰的地區,地勢漸漸低下,覆蓋著很厚的黃土,構成了我國黃土高原的最西部分。

翻開地震檔案,1920年(民國九年)12月16 日,一場8.5 級特大地震就發生在這裡,這場有史罕見的震災使全球震驚,大半個中國都有感,蒙難的23 萬生靈之魂,在這片黃土高原上游弋。

100年前的12月16日20點06分09秒,一次世界地震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突然發生在寧夏海原縣的幹鹽池附近。強烈的震動持續了十幾分鍾,當時全球的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次地震。就連東京放大倍數僅12倍的地震儀,也記錄到這次地震繞地球兩圈的面波。據古登堡計算這次地震的震級為8.5級,震中烈度高達XII 度。

據記載,“極震區山崩地裂,山河變易,河流阻塞,地面或成高陵,或陷深谷。村鎮毀滅,數十里內人煙絕跡”。地震波及範圍之大,實屬罕見。據記載,東至東海之濱,南至香港和越南的海防,西至青海都蘭和甘肅玉門等地以西,北至內蒙以北,有感範圍遍及亞洲大陸的東南部。

地震發生後,1921 年 3 月國際飢餓救災協會的 J. W·霍爾( J. W. Hall) 、U. 克勞斯( U. Close) 和 E. 麥克考爾密克( E. McCormick) 等進入震區對災情進行調查,並在美國地理雜誌發表《在山走動的地方》一文( Close et al.,1922) ,反映的災情震驚世界。

圖 |《在山走動的地方》片段

同期,中國地質學家翁文灝、謝家榮、王烈、蘇本如、易受楷和楊警吾等 6 人於 1921 年 4 月赴震區開始對海原地震進行實地考察,在極其艱苦的情況下,先後到會寧、靜寧、固原、平涼、天水、蘭州等地,歷時四個月,除了進行震災調查外,還進行了地質、大震的前兆異常、餘震活動、地震成因的分析。

翁文灝(1889—1971)

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

時任北洋政府地質調查所所長

這是中國首次較大規模地進行地震實地科學調查工作,開闢了中國利用現代科學方法觀察地震的先河,編制了中國最早的地震等震線圖,並在以後幾年相繼發表了多篇科學著作,內容包括地震破壞情況、餘震活動、震前異常和地質背景等,如《甘肅地震考》( 翁文灝,1922) 、《民國九年十二月甘肅地震報告》、《調查甘肅大地震之報告》( 王烈,1921) 等 。

圖 |1921年翁文灝(左)在靜寧考察海原大地震臨時住的帳篷

1922 年在比利時召開的世界萬國地質大會上,中國學者第一次宣讀了論文《關於海原大地震和中國地震活動構造帶》,引起各國專家的關注。1930年,在海原地震災害的觸動下,李善邦等人在北京西郊建成了我國自行修建的第一座地震臺——鷲峰地震臺,同時也是當時世界上一流的地震臺之一,開創了中國地震科學研究的新紀元。

圖 |鷲峰地震臺

一百年來,經過海原地震等國內多次重大地震災害,我國地震科技工作者學習借鑑國際國內先進的科技經驗,經過長期自主研發和艱苦攻關,逐步掌握了地震監測核心技術,“八五”研製成功了數字化地震觀測系統,“九五”完成了“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系統”,推廣利用了數字化地震觀測儀器,“十五”完成了全國地震觀測臺網的數字化改造,建成了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路系統,實現了對臺站地震觀測儀器遠端設定、維護和監控的自動化,臺網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十二五”以來完成了中國地震背景場探測專案、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路專案等。期間,地震災害防禦、地震應急救援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和工作實踐,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20年是海原地震100週年。100年來,海原的滄桑鉅變留下了地震科技工作者艱辛探索的烙印。下一個百年,我們會繼續努力發現、探索、掌握地震規律,推進防震減災事業不斷髮展。資料來源:吳建華,八十年前的一瞬間——記1920年海原大地震,《檔案》2001年第 5期柏琳,從檔案史料還原 1920 年海原特大地震經過, 《蘭臺世界》 2018年第9期鄧起東,在科學研究的實踐中學習和進步 ———紀念海原大地震 90 週年,為地震預測和防震減災事業而努力,《地震地質》,2011年第33卷第1期強化科學思維,築牢創新發展基礎——紀念海原大地震100週年

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一場約會改寫皇后的命運,努爾哈赤死後兩小時,成為她生命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