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793年龐大的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終於實現,在熱河,清朝皇室的避暑山莊中見到了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乾隆皇帝,然而卻並未能實現與清朝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並和清朝全面開展貿易的期望,因此這次訪華可以說是失敗的。

馬戛爾尼訪華失敗的訊息傳到英國國內之後,實際上是在英國議會中給了主戰派發動戰爭的藉口,主戰派的聲音開始愈發變得強硬,那麼如果當時英國議會通過了對清廷宣戰的議案,“千古一帝”的乾隆會做出什麼反應,他會比50年後他的孫子道光皇帝做得更好嗎?清朝能打贏這一仗嗎?下面我們主要從軍備方面來分析對比一下兩國的情況。

清軍軍備情況

從軍隊整體情況來看,乾隆時期的清軍和50年後的道光皇帝時期的清軍基本沒有什麼差別,唯一不同的地方可能在於整個乾隆一朝,清軍都一直在歷經各類大小戰爭的歷練,實戰經驗較為豐富,而乾隆之後,進入嘉慶和道光的時候,國內清軍已經很少遇到上規模的戰爭了,經歷過戰爭洗禮的老兵所佔比例極低。

從軍隊人數上來看,乾隆時期的清軍與道光時期的清軍主力都由八旗和綠營兵組成,輔之以各類地方守備部隊,如各地官府的衙役、高官皇族的親兵和鹽道署、河運署等地的稽查兵等,從現有的資料大致估計乾隆時期與嘉慶時期,軍隊在人數上的出入並不大,總人數總計均保持在80萬至90萬之間。

裝備上來看,乾隆時期的單兵裝備依舊以刀、劍、長矛等冷兵器為主,除將帥外,大多數士兵使用鐵製冷兵器,步兵配備少量的前膛式火炮,炮彈以實心鐵彈或鉛彈為主。

水師方面,從馬戛爾尼在日記中的描述來看,乾隆時期水師的武備情況並不比道光時期好到哪裡,依舊以笨重的老式木質帆船為主,行動極為緩慢,最大的戰船裝備火炮都不足20門。

就士兵信心方面來講,馬戛爾尼訪華之時,正式大將軍福康安出征尼泊爾勝利凱旋之時,因此此刻的清軍士氣是非常足的,同時當時整個清朝還沉浸在康乾盛世之中,乾隆在位時期的幾次征戰,也大多以全勝為結果,因此乾隆時期的清軍士氣肯定是要高於50年後道光時期的。

國際環境來講,乾隆時期的清朝,以天朝上國位居整個東亞政治中心,從北到南基本上是屬於清朝名義上的附屬國,但僅僅侷限於東亞,當時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致使其在東亞以外的地區幾乎沒有影響力。

英軍軍備情況

英國當時正處於喬治三世時期,英國已經進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從整體情況上來看,雖然與50年後的英軍的裝備存在差距,但戰鬥力卻仍然不可小覷,畢竟當時的英國正處於急速擴張時期,幾乎在全球各地都進行著戰爭,士兵戰鬥經驗值十足。

從人數上看,當時的英軍主要由本土的國家軍隊、全球各地的殖民軍和派遣軍、僱傭軍,還有數量極為龐大的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力量,總人數在30萬至45萬之間。

從裝備上來看,當時的英軍基本已經告別了冷兵器時代,全面進入了熱兵器時代,卡賓槍、連發步槍、連發手槍,迫擊炮、榴彈炮等殺傷力大、射速快的近現代武器已經在陸軍中得到普及。

海軍方面,以馬戛爾尼訪華時的艦船為例,航速已經遠超清軍的各種艦船,從澳門到天津外海,在沒有航圖的情況下,實際用時不到一週。同時根據清廷檔案記錄和馬戛爾尼本人的日記記錄,當時使團隨行的獅子號軍艦就已經配備後膛火炮64門,當時英國海軍最大的艦船裝備火炮數量達到110門,常規艦船的火炮數量基本在50門以上,同時炮彈全部採用開花彈,爆炸威力巨大。

即使是在冷兵器方面,英軍依舊保持優勢,當時英國在工業革命中已經能夠批次生產特種鋼,這種特種鋼製成的刀劍與普通的鐵質刀劍相比,基本能夠削鐵如泥。

從士兵信心來講,當時的英帝國是最榮耀的時候,不僅建立起了日不落帝國,同時在全球範圍內基本還沒有可以與之匹敵的對手,因此在英國國內士兵的榮譽感都非常充足。

從國際環境講,當時在歐洲唯一能夠與英國進行對抗的就是法國,但是當時的法國已經正處於大革命時期,完全不可能影響英國在外面的行動,當時的英國在七大洲均擁有殖民地。就亞洲而言,除去東亞,英國在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南亞、東南亞地區已經站穩了腳跟,從這些地區可以調動的軍艦在50艘左右,步兵人數2到5萬。

因此如此對比下,如果英國在乾隆末年對清朝宣戰,清廷能夠頂得住嗎?乾隆這個“十全老人”的名號又能否保住呢?

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南宋開禧北伐,中原漢人竟踴躍幫金人守城,喜迎王師才對啊,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