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何孟春的情況,已有陳述,那麼,這位被何孟春稱之為“女中堯舜”的太后,她又是誰呢?
她就是明仁宗朱高熾的誠孝皇后張氏、明宣宗朱瞻基的母親、明英宗朱祁鎮的祖母。
這裡,就來說說誠孝皇后張氏的事情。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后妃·仁宗誠孝皇后張氏傳》是誠孝皇后張氏的正式記錄。
張氏為永城(今為河南省商丘市下轄的縣級市)人。
張氏之父為張麟。
據《大明太祖高皇帝(即朱元璋)實錄》卷之二百四十二記載:
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農曆閏九月二十一日:
冊封朱棣長子朱高熾為燕世子,世子時年18歲;
冊封兵馬指揮張麟之女為燕世子妃,世子妃其時當為16歲左右。
因張氏生年不詳,由此可以約略推知:
張氏大約生於公元1380年前後;
張氏在公元1442年崩逝,享壽約63春秋。
從被冊為燕世子妃,到其辭世,張氏在宮廷之中前後生活約48年。
由此,也可知曉:
在朱元璋時代,張氏的父親張麟就已經是兵馬指揮了。
什麼是兵馬指揮?
所謂的兵馬指揮,也就是兵馬司指揮。
根據《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職官三》記載:
“中、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指揮司。各指揮一人,正六品……”
“指揮,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之事。”
張麟在天子朱元璋的腳下,負責管理京師的治安,他的女兒被冊封為燕世子妃,或非偶然。
不過,張麟的顯赫,最後還是因為女兒成了太子妃、以至於皇后,父以女貴,張麟最終被追封為彭城伯。
《明史》卷三百·列傳第一百八十八《外戚·張麟傳》雲:
“洪武二十年以女為燕世子妃,授兵馬副指揮。”
《明史》此條記錄有誤,簡單辨之如下:
從上文《明太祖實錄》及其他資料可證,朱高熾是在洪武二十八年被冊封為燕世子的;洪武二十年(公元1388年),朱高熾其時年僅11歲,尚未被冊封為世子。故《外戚·張麟傳》所云“洪武二十年以女為燕世子妃”誤。而且,這也與《明史·仁宗誠孝皇后張氏傳》所載“洪武二十八年封燕世子妃”前後不一。
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朱高熾被立為皇太子,張氏被冊封為太子妃。
張氏自從被冊封為太子妃之後,她就極其嚴謹地持守婦道。
所謂婦道,就傳統意義而言,所謂婦道,多指貞節、孝敬、卑順、勤謹等操行。
因為謹守婦道,所以,張氏很得明成祖朱棣及時任皇后徐氏(中山王徐達之女)的歡心。
當日,同母弟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多次在父皇朱棣面前挑撥離間,譖毀太子朱高熾;加之朱高熾身體肥碩、不能騎馬射箭,朱棣對他十分痛恨;為此,朱棣以至於下旨,命令減少太子的膳食供應。
想一想,減少胖子的飲食,對他們而言,該是多麼痛苦的事情啊!
吃飯事小,身份事大。朱棣還因為對朱高熾看不上眼,多次差點把這個太子爺給換掉。
據說,朱高熾之所以能保住太子之位,其間一部分的原因,還是因為太子妃張氏的賢良。
也有人說,朱高熾之所沒有被廢廢黜,是因為朱棣有一位“好聖孫”。
所謂“好聖孫”,即朱棣之皇孫,朱高熾與太子妃張氏之長子朱瞻基。
關於“好聖孫”一事,見《明史》卷一百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謝縉傳》:
“先是,儲位未定,淇國公邱福言漢王有功,宜立。帝密問縉。縉稱:‘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帝不應。縉又頓首曰:‘好聖孫。’謂宣宗也。帝頷之。”。
(本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