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而今我們崇拜英雄,祭奠英雄,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不忘歷史、不忘先輩的良好傳統。此傳統必須要繼承發揚好。
回首,昨日硝煙彷彿還在眼前,幾十年對歷史而言就是彈指一揮間,但那時我們的先輩歷經著戰爭的考驗。為了擺脫壓迫,無數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作了巨大的犧牲。
有一個名叫向軒的小紅軍,七歲便加入紅軍隊伍,他出生在革命世家,其舅舅是賀龍元帥,其家族共有109名革命烈士。
母親遭難向軒之母為賀龍之妹,是出了名的雙槍女將。他在懷有身孕時還堅持在山上打游擊,可以說向軒在母親的肚子裡就開始聽聞槍林彈雨了。
兩歲那年,其母親跟敵人一番周旋較量後,帶著幾名傷員向後方轉移,突出重圍後卻遭到了叛徒的出賣,最終被敵人抓了起來。不幸的是,跟隨她的孩子們都一同被關進了牢獄中。
後來,敵人為了從向軒母親口中得到其他人的下落,他們對其母親實行了殘酷的暴行,可是這點威逼利誘並沒有嚇壞賀滿姑,她始終緘口不言,最終死在了敵人的屠刀之下。
大姨被殺向軒的大姨費了很大的周折,最終買通了看守牢獄的侍衛,把向軒兄妹三人救了出來。而且把他們當自己孩子看待,他們跟著姨媽學習本領武藝,小向軒四歲時已經會用手槍了。
對小向軒來說,可謂禍不單行,7歲那年,她的兩個姨又被叛徒出賣,遭到了敵人的偷襲,大姨賀英因為身中多彈而身亡,臨死前,她緊緊抓住向軒的手,告訴她去找舅舅賀龍,並要為死去的紅軍報仇。
仇恨埋在了心裡眼睜睜看著親人死去,小向軒無比心痛和難受,但是大姨的話一直印在他的腦海裡,所以他強忍著淚水,勇敢機智的跑出了敵人的包圍圈,找到了舅舅賀龍。
二姨賀戊妹看到姐姐被殺,急於報仇,他一邊掩護著後方撤退,一邊端著武器向敵人掃射,最後沒有了子彈,她便同敵人徒手作戰,最後還是被敵人俘虜了,因為威武不屈,傷勢過重而死在了監獄裡。
殺死兇手敵人的瘋狂徹底激怒了賀龍,最後在向軒姐夫廖漢生的帶領下,重返殺場,找到了殺害賀滿姑的罪魁禍首。
見到這個窮兇極惡的傢伙,當時年僅7歲的小向軒也是充滿了仇恨,對著他一頓暴打後,用槍直接斃了他,終於替母親報仇雪恨了。
跟著大部隊戰鬥跟著紅軍隊伍,向軒不斷加強訓練,雖然年齡小,但是機靈能幹,先後擔任勤務員、通訊員。
在長征時候,他年僅9歲,緊密跟隨大部隊走完萬里長征,是隊伍裡最小的紅軍。長征路途遙遠艱難,但是向軒卻有非常堅強的毅力,他經常跟著部隊一走就是一天的路,從來不叫苦。
傷痕累累戰爭隊伍裡,很少有不受傷的,向軒也是如此。後來他任連長後,在抗戰和解放戰爭中參加了數次戰役,全身也是傷痕累累,共計26處大大小小的戰傷,且身上還殘留著一些沒有取出的彈片。
退役後,老友廖漢生髮現向軒的待遇低,就準備向上級反映一下情況,但是卻被向軒阻止了。他說全軍有很多像他一樣默默奉獻的人,若單獨提升他的待遇是不公平的。
小結向軒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小時候的困難沒有把他壓倒,反而激勵了他,他深明大義,不計得失,為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