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與桂系將領白崇禧,生前恩怨糾纏四十年。白崇禧在淮海戰役大敗後,連發《亥敬》《亥全》兩封電報逼宮,要求蔣介石下野,使其大為不滿。
白崇禧,字健生,廣西臨桂縣人。 名義上雖身為蔣介石部屬,然他並不總是低頭順從,他是一位有主見的軍事謀略家與行政領導人物,有其自己的判斷和見解。這一個性格上的特徵,使白氏常與蔣介石意見分歧,兩人四十年關係,充滿著愛恨與矛盾情結。
白崇禧系國民黨桂系第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李宗仁,但兩人感情深厚,合稱“李白”,與蔣介石向來不對盤。北伐戰爭期間,白崇禧受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革命軍副參謀長、淞滬衛戍司令等職,但北伐成功後,桂系多次與蔣介石衝突,直到1931年“9·18”事變爆發,才同國民黨內其他派系與蔣介石議和。
1932年,白崇禧受蔣任命出任廣東綏靖副主任,不過其與李宗仁、黃旭初對於蔣介石要求堵截紅軍的指令向來陽奉陰違,因此始終無法獲得蔣介石信任。1937年抗戰爆發,白崇禧任國民政府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並在蔣介石授權下與李宗仁指揮台兒莊會戰、武漢會戰、桂南戰役,多次獲得勝利,充分展現軍事才能。蔣介石雖然用白崇禧,卻也不願放權,讓他始終難以伸展。
抗戰勝利後,白崇禧於1946年6月出任國防部長,1947年曾與蔣經國赴臺灣調查“2·28”事件,未見真相釐清,同年兼任九江指揮部主任。1948年,雖然白崇禧不甚支援,但李宗仁依舊出馬角逐並擊敗蔣介石提名的孫科而當選國民政府副總統。只是白崇禧最後仍全力動員桂系幫李宗仁輔選,卻又讓蔣介石在恩仇簿上記上一筆。
最讓蔣介石記恨的是,6月,白崇禧改任華中剿匪司令,未見其功,反而國民黨在內戰中節節失利,尤其蔣介石嫡系部隊在淮海戰役裡損失殆盡,蔣數次命白崇禧出兵救援,白按兵不發,唯一派出的黃維兵團十八軍馳援又被半路攔截,黃維因此被俘。加上他連發二電逼蔣下野以換取美國介入調停、抬李宗仁上轎的做法,是以畢生能征善戰的白崇禧來臺後日子並不好過。
例如白崇禧曾於1949年底一度率軍駐紮海南島,蔣介石說讓他來臺出任“國防部長”並借重軍事才幹。李宗仁警告“桂繫到臺灣無用武之地”,但他始終未聽取勸告而赴臺,只是來臺後僅能屢任閒職、書空咄咄,遭蔣介石冷淡以對,長期派特務跟梢騷擾,還曾被人彈劾。
1962年,白崇禧妻子馬佩璋逝世,白、馬兩人感情深厚,共患難三十七載,白崇禧極度傷心。據說陳誠、蔣經國等國民黨要員均前往探視,蔣介石與宋美齡也送了花圈,但蔣宋派去致祭代表竟只是蔣介石的侍衛長,擺明是給白崇禧難堪。人在屋簷下,最後也不能不低頭。
白崇禧死後,蔣介石雖第一個親往殯儀館鞠躬獻花致祭,特頒“軫念勳猷”匾額,且被形容為心情倍感哀慟,他卻也在當天日記寫著:“昨晨,往悼白崇禧之喪,其實此人實為黨國敗壞內亂中一大罪人也。”足見他對白崇禧的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