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唐代"挖出"兵馬俑

兵馬俑雖然是中國歷史的標誌,但它畢竟還是陪葬品,電視劇《唐宮美人天下》中有一個情節,在室內出現了兵馬俑,難道不知道兵馬俑是陪葬品嗎?

秦始皇,太鋪張,兵馬俑,同下葬。誰曾想,競出土,守衛在,唐宮中。

中國歷史上有所謂的陪葬制度,在奴隸社會時期,每當有奴隸主去世,都會找一些活的奴隸和動物,作為殉葬品一起下葬,活埋了事。

隨著文明的發展,活人活物下葬的風俗逐漸改變,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木質或陶製的人塑像和動物塑像隨同逝者下葬,這些塑像被稱之為"俑"。俑在中國延續了很長時間,根據考古材料可以證明,遠在東周時期的墓中,俑已經比較常見。

從秦漢至隋唐時期,陪葬俑十分盛行。宋以後,隨著喪葬制度的發展,俑的作用衰退,不過作為一種喪葬形式,仍舊保留至今。

所謂秦始皇兵馬俑,顧名思義就是隨同秦始皇一同下葬的人形和馬形的俑。秦始皇,有著統一中國的偉大功績,不過也是個自負的君主,不但認為自己可與三皇五帝並論,而且還要他的子子孫孫永遠當皇帝,二世、三世乃至萬世。

對於身後事,他也要自我安排一番,他命令李斯,為總設計師,章邯為總監工,在驪山謀劃建造自己的園陵(現位於山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根據《史記》記載,參加秦始皇陵建造的共有幾十萬人,墓道極深,並用銅予以加固後,才放入棺槨。墓中到處是奇珍異寶,為了防止盜墓,設有弓弩機關,又將水銀做成江河湖海的樣子,在墓內不停流動。為了避免黑暗,修建者在墓中點上

鯨魚油(一說娃娃魚油)的燈,可長久不滅。當然,這些珠寶和水銀等,我們現在已經基本看不到了。但能觀賞到的,最直觀的莫過於兵馬俑。

兵馬俑姿勢各異,可以分為軍士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軍吏俑、騎兵俑、馭手俑、將軍俑。另外還有供宮廷娛樂和雜耍的百戲俑的形狀。

這些俑和真人真馬比例相當,並在當時製作時身上都塗有彩繪,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加之發掘過程中遇到空氣,出現氧化反應,顏色都已褪去,現在只能看到某些殘留的彩繪痕跡。倒是軍士手中持有的各種青銅武器,因做過防鏽處理,至今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

兵馬俑現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不管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只要去陝西旅遊,都要去看看兵馬俑,就像到北京一定要看故宮一樣。不過,兵馬俑雖然是中國歷史的標誌,但它畢竟還是陪葬品,電視劇《唐宮美人天下》中有一個情節,在室內儼然出現了兵馬俑,難道不知道兵馬俑是陪葬品嗎?誰會吧陪葬品放在宮中?而且兵馬俑也是20世紀70年代才發掘出的,唐中宗李顯時怎麼會有呢?

看來二人的臺詞應該是這樣的,女∶"哦,莫不是我們在陰間相會嗎?"男∶ "是的,親愛的,你沒見過兵馬俑吧?我剛去了秦始皇家,拿好多件三彩陶才和他換了這兩個。喜歡嗎?這東西老貴了,注意別碰著啊!"

2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唐朝第一女官上官婉兒墓發掘後揭開的歷史真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