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僻處湘鄂贛邊界地區,除宋代曾經出現過一個人才高峰,元明以降,人才凋敝,屈指可數,故亦罕見世家大族。直到清代中晚期特別是鹹同軍興後,才開始打破過往缺少大家豪族的局面,湧現出一大批新的家族。以軍功起家的平江勇將領,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個群體。
據有的資料統計,平江勇裡面,做到將軍級別的達五百餘人。我沒有過細研究過,感覺可能沒有那麼多,但估計三兩百應該還是有的。因為印象中,提督、總鎮銜的至少有好幾十位,不用說更多的副將、參將了。至於文職,相對武職來說就顯得遜色多了,雖然道、府一級的不少,但沒有一位實缺督撫,位極藩、臬之位的,也寥寥無幾。曾兩任甘肅、福建臬司(即按察使,清代官職名,正三品。主管一省刑法之事,相當於現在的省政法委書記,也有部分組織部長的職能。是一省之中的第三把手,職銜僅次於巡撫、布政使)的張嶽齡,應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張嶽齡家族,分享他們家族崛起的奧秘。
諸生領兵 位極人臣
張嶽齡(1818-1885),原名軧遠,字南瞻,一字子衡,晚年自號鐵瓶道人,平江縣甕江鎮英集村人。其父張瓚昭,道光年間舉人,著述宏富。幾位伯叔,也多是秀才貢生。張幼承家學,博究經籍,旁及諸子百家,尤肆力於詩。道光乙未,年方十七歲就考中秀才,旋食廩餼。後來又到長沙城南書院求學,從陳堯農先生遊。在這裡,張嶽齡得以遍交湖外名宿,學識日進,也由此結識了城南、嶽麓兩書院一大批日後在湘軍陣營大放異彩的學兄學弟們。
張嶽齡像
先解釋一下廩生,廩生其實也就是秀才,秀才分三等:廩生、增生、附生,統稱諸生。但廩生是庠生中的優秀者,有名額限制,國家會每月給予一定的膳食補助,相當於吃上了皇糧,並有資格被選為貢生。而普通的庠生雖然也會獲得比較高的社會待遇,如不用服徭役,見縣官不用下跪,不予上刑等,但卻沒有國家糧吃。
一般來說,諸生是沒有什麼機會當官的,除非升級貢生,才有可能選任縣丞、教諭、訓導等低階官員。但在清末特定歷史條件下,改變了這個成例,一大批僅有諸生身份的知識分子,憑藉赫赫戰功,位列督撫,成為坐鎮一方的封疆大吏。如陝西巡撫劉蓉就是一介秀才,兩江總督劉坤一跟張嶽齡一樣也是廩生出身,曾國藩弟弟、兩江總督曾國荃稍微好一點,是咸豐二年的優貢。還有一位更牛的,連秀才都沒有取中,僅僅文童出身,卻當上了湖北、安徽巡撫,這就是李續宜。所有這些,在咸豐以前的承平時期,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事。因此不能不說張嶽齡們碰上了一個好時代,當然這也是他們在戰場上以命相搏換來的應得的獎賞。
道光三十年(1850),由洪秀全、楊秀清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在廣西轟轟烈烈地展開,太平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圍長沙、攻武漢、取安慶、佔南京,迅速建立了太平天國,佔據了今江西、安徽、江蘇及湖北、浙江等大部,兵鋒直指北京。當時的國家經制之師八旗、綠營已不堪大用,朝廷只得諭旨各地興辦團練,以對抗太平軍。
平江正處湘鄂贛要衝,瀕臨太平軍勢力範圍,也是太平軍西取長沙的必經之路。當時太平軍重兵壓境,縣東北龍門廠、上塔市一帶壓力陡增,風聲鶴唳,一夕數驚。老百姓惶恐不安,擔心哪一天平江就會淪陷於太平軍之手。
在此背景下,咸豐二年(1852),時年34歲、正在瀏陽知縣趙光裕家坐館教書的諸生張嶽齡,得到湘軍建立者、時任道員、正率師在瀏陽剿匪的江忠源賞識,在江忠源勸說下毅然投筆從戎,出任平江、瀏陽2縣團練負責人,訓練鄉兵,配合其他湘軍部隊防堵太平軍,保衛桑梓。並很快就平定了瀏陽會匪周國虞,論功以訓導選用。
咸豐四年,張嶽齡在縣北伏擊太平軍,以軍功擢升知縣加五品銜。
咸豐九年(1859),曾國藩檄調張嶽齡募勇千人奔赴江西,跟隨曾國荃破景德鎮、拔浮樑,遷遇缺即選同知直隸州同知。次年再克太湖,之後不久因病回籍就醫,仍綜理團防,團練鄉勇,在縣東龍門廠、山棗嶺一線修寨築堡,防堵太平軍進攻平江。
咸豐十一年,太平軍李秀成率軍20萬西征,周邊修水、新昌、崇陽、通城等很快被太平軍佔領。平江團練在張嶽齡率領下,與太平軍在縣東北界相持六旬之久,太平軍始終未能踏入平江半步,敘功以知府遇缺即選。
同治二年(1863),張嶽齡應江西巡撫沈葆楨之請,募勇二千再次趕赴江西作戰,次年因功擢升道員,旋加按察使銜;同治五年(1866),署贛南兵備道,不久加布政使銜。
同治六年(1867),左宗棠移督陝甘,開始了平定回亂、收復新疆之役,推薦張嶽齡任甘肅按察使。張嶽齡督率所部各營赴任,“偏師不滿二千,當回部數萬”,連戰皆捷,以功賜號策勇巴圖魯。十三年冬,授榮祿大夫(從一品官銜),調任福建按察使。光緒三年(1877)因病迴歸故里。
光緒五年(1879),張嶽齡再次出山,應已升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楨之請辦理淮鹽督銷事務,前後六年,處事廉介,深得倚重。
光緒十一年(1885),張嶽齡向兩江總督曾國荃請假回家省墓,途中感觸風寒,回到家裡二十天後去世,享年68歲。
張嶽齡信札(杜長安藏)
張嶽齡學識淵博,嗜考古、喜遊歷,自稱“嶽有五,登其四;州有九,歷其八”。尤以詩名,自少至老,孜孜不倦。著有《鐵瓶詩鈔》12卷及《鐵瓶東遊草》等。其詩“溯源於漢魏六朝、窟於三唐、波於兩宋”(王先謙語),“或慷慨激越、或卓犖精奇、或皎然清穆”(何應祺語)。茲選錄數首於後:
留別洪瓊輝
豈不惜儔侶,青山招我歸。論文虛竹屋,避暑淨荷衣。
古道幾人共,知音今日稀。思君當後夜,落月有餘輝。
答楊莘耕大令
投筆竟何事,枕戈徒爾為。病多成我懶,才薄畏人知。
峭石有奇氣,寒花無媚姿。衹應返林谷,飲酒和陶詩。
秋夜感懷同西耘孝廉
涼飆入庭樹,瑟瑟動秋心。華髮隨年改,孤鐙與夜深。
露香清晩菊,煙暝促歸禽。不盡雙江水,憑君獨賞音。
少林寺
少室矗空起,幽藏祇樹林。傳衣一席地,面壁九年心。
我欲參方丈,微言不可尋。茅庵棲隱處,南望白雲深。
無名
汨羅寒水古今流,幾疊青山卷裡收。
柳岸無煙遲繫馬,石洪有路溜歸舟。
騷人去後餘蘭芷,海客歸來狎鷺鷗。
老我落星灘上過,鬱蔥佳氣自年秋。
念母
鄉路日以遠,夢中何處尋。自憐遊子憶,彌識老親心。
含哺爰猶昔,倚閣望至今。無能事歸養,孤負白華吟。
張嶽齡事母至孝,因常年在外征戰,難以承歡膝下,最後面這首《念母》詩,對老母親的眷念、愧疚之情,躍然紙上。
張嶽齡對聯(江春波藏)
此外,張嶽齡書法亦自成一體。其書法特點結體緊湊,布白精密。筆力雄邁,爽利剛健。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精神,以此形成其樸實無華、自然天成的書法風格。
流澤孔長 人才輩出
平江張氏,素稱大姓,總人口居全縣第四位,先世於唐武宗時由關內徙南楚,最後定居平江。
具體到張嶽齡這一支,其支祖為明初袞卿公,由縣北定居縣城南門,稱南門張氏。六世後,遷居清水。越數世,張瓚昭太高祖仕仁公率高祖吉又公於清初又回遷南門。吉又生備周,早世。妣彭安人,乃清早期平江著名文人、入省《通志》和縣《儒林志》的彭其位之女,旌表節孝。備周生念德,即張瓚昭祖父,饒有田產,再遷城郊甲山。念德生楚池,從甲山遷甕江英集。從仕仁公到楚池公,世有懿行,見稱鄉閭。
念德公以上,人丁不繁。到了念德公,先後娶了兩房夫人,共生有九子,孫輩發展到十八人。到了張嶽齡這一曾孫輩,則嫡、堂兄弟已達50人之多。
張嶽齡父親張贊昭著《質疑詩經原思》,平江張氏家塾藏板
楚池公名光漢,為念德公九子中的第三子,自號清流居士。性聰敏,有膽識,少時即機智過人。且善騎射,能挽強弓,稱為文武全才。少從貢生李御菴就學,得詩書易秘傳。尤精易義,通卦象。
楚池生質昭、賞昭、贊昭,瓚昭又生萃盫、望溪、冕齋、新吾、美棠、嶽齡六兄弟,嶽齡居末。這時已是乾嘉年代,這一支人丁閥閱,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家庭。
古人講究耕讀傳家。念德公治家有道,彼時已是地廣人繁,家業燦然可觀。於是復致力於後輩的培養,延請平江、長沙、湘陰等地的名師在家開館,嚴加督課。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唸德公的兒、孫、曾三輩中,先後入庠序者凡13人,科舉顯榮,稱盛一時。再後來,張瓚昭、張嶽齡父子先後出仕,張家乃崛起成為平江數一數二的官宦大家族。
張嶽齡父親張瓚昭(1773-1849),原名寶昭,字絢珊,號璞園,晚號鬥峰,世稱鬥峰先生。嘉慶辛酉優貢,道光丁亥充鑲紅旗官學教習,辛卯官東安縣學訓導。乙未,張瓚昭考取舉人,張氏家族的科舉之路,又踏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張瓚昭任東安訓導時,深入當地瑤、侗少數民族地區,勸諭當地百姓重視教育,作《勸學十則》頒示城鄉,並連續多年捐出節餘俸金支援當地書院建設,先後倡建清溪、石期、鳳山、栢子、蘆洪等書院。著有《易義原則》、《書義原古》、《詩義原思》,統名《經笥質疑》;及《楚陵述略》、《東安公牘》、《鬥峰文集》、《禹貢天文分野地輿圖說》等,均在張氏家塾刻板印行於世。其《禹貢天文分野地輿圖說》一書,還被選入《皇清經世文編》。
張定肖像,刊載於民國十八年《湖南政報》
張嶽齡後輩中,也有不少出類拔萃的人才。比較突出的如他的孫子張定,清末廩生,科舉改制以後,由知縣羅葆琪推選為全省第一批公派官費留學生,留學日本慶應大學。學成回國後,歷任湖南銀行行長、滇軍總司令部秘書長等職。民國十七年,程潛聘請他擔任湖南省政府委員,兼省教育廳長。那時沒有現在班子多,省政府委員會下設民政廳、財政廳、教育廳、建設廳等,以及秘書處和各為數不多的直屬處局機構。省長以下,直接到了廳長,廳長例由省政府委員兼任,中間沒有副省長之類的職官,就是省政府委員,也僅僅只有十來位。所以張定跟他祖父張嶽齡一樣,也是一枚妥妥的副省級高幹。
另一個孫子張遂,邑庠生,跟哥哥張定同被羅葆琪推薦為當時平江僅有的兩名官費生之一,一起留學日本,入早稻田大學,專習法律。回國後應部試,獎給法科舉人。張遂少有大志,以天下為己任。從其所遺《敬告同郡(岳陽)父老書》看,憂國憂民之慨溢於言表,可見張遂是一位志向高遠、忠貞愛國的熱血青年。可惜其人時乖命蹇,未及大展宏圖,民國七年竟被張敬堯部亂兵所殺害。
張遂《敬告同郡父老書》
一個家族竟然在四代之內,連續出了兩名副省級高官,科舉出了兩名舉人,這在平江還是很少見的。可見張嶽齡家族在家風傳承、人才培養等方面,必定有其獨到之處。那麼張家到底都有哪些獨門秘笈呢?
講求易數 重視堪輿
易數,是根據《易》理占卜的方法。堪,天道;輿,地道。堪輿即風水,有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之意,都屬於中國傳統文化。
平江素重風水之學。俗諺雲:“祖上冒福,怪墳怪屋”,意謂家遭不順時,不是懷疑祖墳葬的位置不對,就是認為房屋建築的不是地方。因此相當重視房屋、墳墓基址乃至各種時辰的選擇,均鄭重其事。
自張瓚昭父親楚池公開始,張氏一連數代都很關注堪輿之術。並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踐行,主要體現在建築房屋和營葬祖墓上,非常重視地點的選擇,期望給家族帶來好運。
為了方面就近管理田業,楚池公決定搬遷,擇新址於河東英集村,即現在的張嶽齡故居。
前面說過,楚池公精通易義,所以在選擇居址時,是很費了一番心思的。
英集村在縣西十五里,由麟獅洞進,過英集嶺,下桃子洞,清溪曲轉,行三里入昌江。沿溪而下,兩岸青山相對,群山逶迤,滿眼青翠,景色怡人。一畦田壠中,卻又突出三個小山包,相者謂之“黃牛出欄三焦(平江話,堆的意思)稈(稻草)”。牛一出欄後就有草吃,那自然是一處風水寶地。楚池公將屋址選在距離昌江約裡許處,背西北、面東南而居。“相陰陽,觀流泉,將門前溪水反流者改作環抱之勢”,從此運勢益隆,家政蒸蒸日上。
張嶽齡故居
再說墳墓。張家也是十分重視,為尋覓好的葬址,有時竟遠葬到長沙縣界。
這裡插一段軼事,就是張家在處理房屋、田土、墳地時,跟別人打過好幾場官司。我個人猜測,這其中有平江民風勁捍好鬥的一面,也可能跟張家處事較為強勢有關。
張瓚昭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對易義更加精通。同治《平江縣誌》載:“其學邃於易,精於天文輿地”,頗喜相宅望氣之術。至今鄉下還流傳著幾個張瓚昭精準預言時局的小故事,說張瓚昭任東安訓導時途徑湘鄉縣,只見山川之間,隱隱有五彩雲氣流溢,斷言日後湘鄉必當以武功大盛。又說平江也會以武功興起,可惜平江的書院建得太少,所以比不上湘鄉。十餘年後,鹹同軍興,曾國藩、曾國荃、劉錦棠、李續宜、李續賓等一大批湘鄉籍將領在剿滅太平天國的戰爭中脫穎而出,位列督撫;平江也有李元度、餘虎恩、羅縉紳等一批湘軍將領榮膺高位,其言果然應驗。不知道他在預言平江時,是否也算到了自己兒子會成為其中的傑出代表呢?
張瓚昭在北京參加會試時,還曾預言北京以後會有兵警,上疏朝廷,建議遷都。是時天下承平,一派祥和氣象,京畿重地,怎麼可能出現兵患?朝廷震怒,以妄言之罪將張瓚昭謫歸。誰知不到十年,其言悉中。
延及張嶽齡,也沒有丟下家傳的堪輿手藝,他除了熟讀經史,於醫卜形家之書亦多所涉獵。並在北京岳陽鄉館重修工程中小試了一把身手,所有建築方位、日期、時辰等都由張嶽齡親自勘定。
善積有慶 祀祖虔心
張嶽齡歷代先祖,均有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傳統,比如修路架橋、賑濟災荒等都積極參與,最早可以追溯到入清第一世祖仕仁公。時值明季亂離,餓殍遍地,道殣相望。仕仁公薄有資產,先後捐出銀錢穀米,救濟地方困難群眾,很多人因此才得以存活。
其後,社會逐漸穩定,家譜纂修和宗祠建設工作提上了議事日程。
仕仁公之子、張嶽齡太高祖吉又公於康熙丙申年間,牽頭纂修張氏家譜;到乾隆丙寅,吉又公之孫、張嶽齡曾祖念德公又為首合建平江張氏宗祠。
到了張嶽齡祖父楚池公這一輩,經過數代打拼,田產遍及四鄉,早已是殷實之家。加之楚池公天性豪爽,急公好義,文武雙全,於是被族人公推為平江張氏家族的負責人,主管家族宗祠事務。
楚池公到職後,先是按老譜墳圖訪求祖墓,將傾圮者一一修復,銘石豎碑。又考慮族上沒有經費來源,祠堂祭祀、祖墓管理等終難長久,於是自己帶頭並倡議各房勸捐祀田,用祀田的田租收入維持祠堂開支,多餘的再拿去放貸生息。由於經營得法,後來祀田增加至數百畝,不但祠堂管理運轉無虞,還能拿出資金建設族學、試館,和獎勵族中那些學業有成的學子,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家族事業限於資金難以為繼的問題。
民國三十七年八修《平江張氏族譜》(圖片作者提供)
嘉慶丁巳,因人口大量增加,又鳩族眾續修族譜,增修祠宇,並主持修復南門柳公廟。
張嶽齡的伯父張質昭,於家族事務也是盡心盡力,協助乃父管理公項賬目,制訂各種規章制度。且其為人慷慨,扶危濟困,有俠士之風。凡族人遇到困難,必挺身而出,極力扶持。裡中有某,家境宭迫至嫁媳求活,質昭聞之解囊,幫助贖還。
咸豐庚申,正在家鄉練勇防堵太平軍的張嶽齡,也親自主持對張氏宗祠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整修。
以上只是張嶽齡和他的先祖在家族事務方面傾心奉獻的部分事例。作為一名儒將,張嶽齡對家鄉文化事業的付出,更值得大書特書。其貢獻最大者,我認為主要有下面幾點:
一是倡建天嶽書院。同治六年(1867),張嶽齡斥資三千金,在縣城東南黃土侖購地數百畝,改建天嶽書院。並資助建藏書樓,購買書籍數千卷,供學子選讀。又買田租138擔,以資膏火。為此,曾在平江一中任教的名師李洞庭特撰門聯褒揚說:張嶽齡重教,凌容眾育才,先達足堪師,莫忘懷賣地典裘,毀家興學;屈靈均盡忠,魯子敬演軍,遺風猶可仰,應翹首面山環水,悟道修身。
二是考證杜甫墓,修復杜子祠。杜甫墓全國共有八處,各地為到底哪座是真墓爭執不休。張嶽齡透過精研史料,並於甘肅假歸途中親自去偃師、鞏縣,遍訪土人,查詢墓塋,證實不僅無杜甫墓可考,連杜姓後裔都沒有。遂作《杖工部墓辨》,認定真墓在平江。又與李元度等集資修復杜墓,規建杜祠,並撰聯:“與楊孝子共結芳鄰,風馬雲車,應將遺事譚天寶;後屈左徒告終此地,騷才詩聖,各有英靈護汨江。”此舉為平江留下了一處難得的重量級文化遺址。
三是倡建“萬石廒”。張任甘肅按察使時,曾經捐俸買谷4萬斛,在平江縣城北隅建穀倉1棟,以濟饑荒,世稱“萬石廒”,保障鄉民可以平安度過災荒年份,不致外出逃荒乃至於被餓死。
此外如協修《同治平江縣誌》、倡建鐵瓶詩社、籌置孔廟祭器等,都是功在鄉里的大好事,至今為人稱頌。
張嶽齡在外為官時,也以扶翼名教、表章往哲為己任,多次捐資支援當地文化建設。
嘉言懿行 母德流芳
一個家庭要崛起和保持較長時間的興旺發達,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家族中母輩們所起的作用,應該是其中的決定因素之一。
張嶽齡家族亦如此。
閱讀《張氏族譜》藝文志,我發現張嶽齡家族的興盛,母輩們在其中也起了很大作用。
前面提到的彭安人,是張嶽齡高祖母。丈夫備周公去世時,彭安人還不到30歲,她沒有選擇改嫁,而是含辛茹苦,把兒子念德撫養成人。彭安人後來被朝廷旌表,並在縣城南門建立貞節牌坊,無疑為後人樹立了良好榜樣。也可以說,如果沒有彭安人的堅持,或許張家的歷史就會改寫。
另一位是張嶽齡祖母,亦即張瓚昭的母親江太夫人,系浯口鎮太學生江綏之的長女,祖父江清以拔貢選授教諭,算是名門之後。自小江綏之就把她當男孩子帶,所以江太夫人既能女紅,又識文字,善刺繡,會剪紙。更奇的是還有一手刻棗的絕活,能於小栆上刻出鳥獸草木之形。待人接物,頗知大體,不但家人生日一一在心,就是家中僕婦的生日,也記得一清二楚。平常事公婆至孝,且樂善好施。家裡來了客人,從不草草應付,總是客客氣氣招待。特別愛惜書籍字紙,每年春、夏、秋三季都要把藏書拿出來暴曬,唯恐受潮生蟲。有一次發大水,家裡被淹,江太夫人沒管其他財產,而是首先把家裡所有的藏書轉移到後山安全的地方。特別重視子女教育,對塾師恭敬有加。每當兒孫輩外出應試,太夫人都要親自為他們整理行裝,叮嚀至再。所以很受地方人敬重,對兒孫輩的影響也很大。
還有一位是張嶽齡的妻子楊太夫人,汨羅長樂街人,也是官宦之後。其父楊培甡是貢生,祖父楊先鐸是舉人,做過永順府學教授。楊太夫人雖然貴為一品夫人,但天性慈厚,持家能自奉,豐人而約己,從不奢侈浪費。“戚里貧者周恤唯恐後”,對侄子輩中之孤苦者視若己出,予以關顧;孃家式微,又把內侄帶過來,撫養、教育、婚嫁一概包辦。由於家中大小事務操持得當,免去了張嶽齡的後顧之憂,使張嶽齡能安於王事。同時還十分支援丈夫對家鄉文化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的付出。據統計,張嶽齡各項捐助達銀十餘萬兩,楊太夫人從來沒有埋怨過丈夫半句。
一個家族的崛起,絕不會是偶然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以為,取得家族的成功,首先需要有天時地利。拿張嶽齡來說,如果不是碰上太平天國起事,朝廷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不得不起用地方團練,很大可能張嶽齡一輩子都得跟學童為伍,因為這幾乎是絕大多數諸生的宿命;二是良好家風家教的薰陶,是成才的必備條件;三是個人需具備較高的學識、能力和才幹,再經過數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傾情付出,克承先緒,才有可能贏得最後的成功。
張嶽齡家族的崛起就是經過張氏祖先好幾代人從教育、風水、善行等方面著力培植,所謂祖德宗功,蔭佑後人,才從一個普通家庭進化為殷實之家,又從殷實之家蝶變為官宦之家,並延續了數代輝煌。我想,這大概就是張嶽齡家族崛起之奧秘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