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部電視劇,描寫秦始皇的故事,引起人們的關心。還有人提問,為什麼現在要替秦始皇說好話?這都說明必須透過仔細閱讀古代史書,才能準確地瞭解秦始皇這個人及其統一天下後的種種措施。
古人畫的秦始皇像
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了天下,他是如何治理天下的呢?《資治通鑑》裡對此有專門的記載:
到秦始皇在位的第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最終統一了天下,他認為這個功勞,超過了歷史上的三皇五帝,所以把秦王的稱號改為“皇帝”,把皇帝的命令改稱為“制”和“詔”,用“朕”自稱。
並專門頒佈一個詔書,說明改用這些名稱的意義所在:
君主死了,人們根據他一生的行為,用一個字蓋棺論定,這就是所謂的“諡號”,這種做法相當於兒子為父親取一個號,大臣為君主定一個號,是不對的。現在下令:
自今以後,廢除為死去的君主定諡號。朕為始皇帝(即第一個皇帝),後代仍用皇帝的稱號,但用數字表示,如二世、三世,以至於萬世,要讓皇帝這個稱號傳之無窮。
這裡提到的三皇,是指上古時期的燧人氏、伏羲氏和神農氏,五帝是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司馬遷的《史記》本來有《三皇本紀》和《五帝本紀》,後來《三皇本紀》失傳了,就由後人補了一篇《三皇本紀》,《五帝本紀》還是司馬遷的原作,以後有機會,專門對這兩篇進行解說。
唐代學者張守節為司馬遷《史記》作注時,專門編了《諡法表》,附在《史記》後面,對帝王諡號所要採用的字,一一解釋,如:
民無能名曰神,揚善賦簡曰聖,照臨四方曰明,經緯天地曰文,慈惠愛民曰文,剛強理直曰武,克定禍亂曰武,等。
我們今天要了解歷史,對這些諡號及其含意,也要有所瞭解。
在此之前,齊威王、宣王時,齊國有一個學者名叫鄒衍,他提出了一種說法,即“終始五德之運”。五德指五行土、木、金、火、水有不同的特點,稱為五德。終始,指五行是從始到終、終而復始進行迴圈的,運就是行,這是解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替換問題。
五德終始,即五行相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火又克水,不斷迴圈。按這種說法,虞舜為土,被夏木克,夏木又被殷金克,殷金又被周火克,周火則被秦水克。後一個王朝代替前一個王朝,按他的說法,就是五行的相剋,這就是所謂的五德終始。
到秦始皇統一了天下,齊國人把這種五德終始學說獻給秦始皇。秦始皇採用了這種說法,認為周朝是火德,秦代周,是水克為,因此秦就是水德。
因此就改了曆法,把夏曆的十月作為秦代曆法的正月,相關的祭祀活動,在此月舉行,另外皇帝與官員的衣服、旌旗等,都根據五行中水為黑色的理論,秦朝就以黑色為最尊,紀數則以六為準。這是因為五行說以一、六兩個數字屬於水,故紀數以六為準,一至六為一週,數到六就又從一數起。所以秦代的符都是方六寸,長度規定六尺為一步等。
這時,秦始皇的丞相王綰等人上言:
燕國、齊國、楚國離秦太遠,不在這些地方設諸侯王,就無法鎮攝和治理,請把皇帝的兒子們封為這些地方的諸侯王。
廷尉(最高司法官)李斯說:
周文王、武王封了很多同姓的子弟為諸侯王,但到後來血緣關係就越來越疏遠了,相互之間就像仇人一樣攻殺,周天子也不能禁止。
現在天下靠陛下的神靈而統一了,都設為郡、縣,皇帝的兒子們和有功的大臣們,都由皇帝用國家的賦稅重加賞賜,這樣就非常容易控制他們,天下的人也不會產生謀亂的想法,可以說,這是使國家長治久安的最好辦法。但要分封諸侯,就不便於控制了。
秦始皇說:
天下苦於多年的戰爭不斷,都是因為分封的諸侯。現在靠宗廟祖先的神靈,統一了天下,再來分封諸侯,這就是給進行樹起敵人,再想求得天下安寧,不就太困難了嗎?廷尉的意見對。
於是秦始皇不再像周王朝那樣分封諸侯,而把全天下分成三十六個郡,每個郡設郡守、尉、監。
當時所設的三十六郡為:
河東、太原、上黨、三川、東郡、潁川、南陽、南郡、九江、泗水、鉅鹿、齊郡、琅邪、會稽、漢中、蜀郡、巴郡、隴西、北地、上郡、九原、雲中、雁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南海、桂林、象郡、邯鄲、碭郡、薛郡、長沙。
郡守是郡的最高長官,尉是郡的軍事長官,監是郡的監察長官。
秦始皇劃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各郡位置圖
秦始皇又下令收繳天下的兵器,全都運到都城咸陽,把它們鎔化,鑄為大鐘和守衛大鐘的猛獸,稱為鐻,又鑄了十二個高大的銅人,每個銅人重一千石(一百二十斤為一石,音擔),安放在皇宮庭院中。
又統一了天下的度(計量長度的單位)、量(計量容量的單位)、衡(計算重量的單位),又把各地的豪傑全都遷移到咸陽,共十二萬戶。
又在渭河之南修建皇家的各種宗廟,以及章臺、上林苑等。
每當戰勝一個國家時,就仿效它們的宮殿,在咸陽北面的山阪上重建,讓它們面向南方的渭河。
這樣,從地處高陵的雍門向東直至涇河、渭河,各種殿屋、複道、周閣連成一片,在各國繳獲的美女和鐘鼓等,都收在這些宮殿中。
所謂的複道,就是有上下兩重通道的長廊。所謂周閣,就是四周都有窗戶和欄杆的樓閣。
到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巡視隴西(今甘肅地區)、北地(今甘肅慶陽一帶),到達雞頭山(今甘肅平凉西面的崆峒山),又路過回中宮(在今陝西鳳翔)。
又在渭河以南建信宮,之後又改名為極廟。所謂的極,是指天下的北極,極廟是象徵天極的秦國祖廟。
從極廟到驪山,修建一條大道,又建甘泉宮的前殿(在咸陽以北的淳化甘泉山),又從咸陽修建甬道,與甘泉宮相通,並在天下修建馳道。
所謂甬道,是指道兩旁建有夾牆的道路。所謂馳道,是指專傳皇帝出行時所乘車輛通行的大道,寬五十步,中間種樹。
秦始皇所修馳道示意圖
秦馳道
秦馳道
到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他到東方巡視各郡、縣,登上鄒地的嶧山(今山東鄒縣東南),在山上立石刻字,讚頌秦始皇的功業。
秦始皇嶧山石刻拓片圖
嶧山刻石的前半部分是始皇帝詔,刻於公元前219年,後半部分是秦二世詔,刻於公元前209年。碑石上的文字,據說是李斯所書,為小篆字型。原碑石在南北朝時已毀,現有宋代的摹本,儲存在西安碑林,山東鄒城博物館藏有元代的摹刻碑。
之後秦始皇來到魯國舊地(今山東曲阜),召見了魯國的儒生七十人。然後到達泰山,準備在泰山封禪。
儒生們說:
古代帝王封禪,要用蒲車包住車輪,不能損傷山上的土石草木,到了山頂,掃地而祭,鋪上草墊草蓆。
其他人還有各種不同意見,秦始皇認為都難以實施,因此不再重用儒生。
最後決定開闢一條能行車的道路,直達泰山的山頂,在舉行了祭天的典禮後,在山頂立石刻碑,讚頌秦始皇的功業。然後從泰山北面下山,又到梁父山(今山東新泰的徂徠山之東)祭地。
所採用的禮儀,多是參考在雍(今陝西鳳翔)祭禮上帝的禮儀,這些禮儀在封禪後都封藏起來,秘不示人。
秦始皇泰山刻石的殘碑
此碑石,藏於泰山腳下的岱廟東御座院內的大殿前,曾刻滿222字,如今只剩下10個殘字。
秦始皇曾多次巡行全國,立刻石七種:嶧山、泰山、琅琊、芝罘、東觀、會稽碑,現僅存泰山、琅琊兩塊,琅琊刻石保存於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之後,秦始皇向東來到渤海,對那裡的名山大川和八神(指天、地、兵、陰、陽、月、日和四時之神)進行祭祀,然後登上琅邪山(在今山東膠南西南),停留了三個月,修建了琅邪臺,在其上立石刻碑,表明秦始皇實現了統一天下的願望。
秦始皇琅邪臺刻石
琅琊刻石,刻立在琅琊山上的琅邪臺上。琅琊刻石有兩塊:一塊為秦始皇頌德石刻,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狩琅琊時所刻,共497字。另一塊石刻為秦二世胡亥登基後(公元前209年)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