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初,33歲的曾國藩由於得罪了自己的直接領導,也就是翰林院從四品侍讀學士趙楫後,被他唆使一位御史,向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摺,彈劾曾國藩"狂妄自大,辦差糊塗、敷衍"。
此時的道光皇帝,還沒有特別留意曾國藩,見一個地位低微的從七品小官如此官氣十足,不好好替朝廷辦事,也不派人調查一番,直接將曾國藩革職成為一名候補檢討。
可是,當曾國藩獲得了軍機大臣穆彰阿的欣賞,可以自由進出這位權傾天下大臣的府中後,他的生活一下子就被打亂了。
首先是同事們對他另眼相看起來。官場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勢利眼,見曾國藩居然悄無聲息地攀上穆彰阿這座大山後,一些同事就私下悄悄請曾國藩傳授經驗,讓他說說有什麼訣竅,可以和穆彰阿搭上關係。
另外就是自己的上司趙楫,心裡雖然有一絲忌憚,但對曾國藩的打擊更大了。
趙楫雖然是一名漢官,卻十分喜歡巴結滿人官員,在朝中的關係網比較多。在他的心裡,即使曾國藩有穆彰阿作為靠山,但穆彰阿要提拔和重用曾國藩,也必須由他這個上司在考核書上籤署意見。否則,曾國藩的一切努力都是白搭。
趙楫視財如命,如果沒有銀子,他斷不會幫曾國藩。這一點,曾國藩心裡十分清楚。
可如何才能改變這樣的狀況呢?曾國藩開始修煉自己的城府,並牢記3條鐵律,這3條鐵律到底是什麼呢?
第一條鐵律:藏拙,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無論是地方官員,還是京官們,都以攀上穆彰阿為榮。可曾國藩卻截然不同。
不僅在翰林院裡,就是在生活中,曾國藩也從來不把獲得穆彰阿賞識的事情作為談資,因此,面對同事們的各種巴結和請教,曾國藩也都只是一笑置之。
為了做到守口如瓶,曾國藩每天都會提醒自己,避免和任何人談論關於穆彰阿的一切。
曾國藩發現,自己越是善於藏拙,越是變得高深莫測的樣子,越能引起周圍同事們的好奇,即使是不喜歡自己的上司趙楫,也變得對他表面上十分客氣起來。
其實,人和人之間,尤其在官場或者商場上,每個人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如果自己的心思能被人一眼看穿,沒有任何秘密可言,也就失去利用價值了。
第二條鐵律:不要去猜測別人的心思,但要懂得別人的心思。
無論在官場還是商場上,很多人都會花費大把時間去猜測別人的心思,這不僅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會給人留下一個喜歡打聽別人私事的不要印象。
因此,曾國藩在和穆彰阿的接觸中,從來不提任何需求。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曾國藩在穆彰阿府中出現時,除了談論古玩字畫的鑑定外,從來不參與他的任何政務,每當遇到有其他官員去拜訪穆彰阿時,曾國藩會立即告辭,或者到另外的房間等待恩師。
有一次,朝中有一個人事變動,牽涉到翰林院裡的官員,穆彰阿破天荒地徵求曾國藩的意見。
這本是穆彰阿在考驗曾國藩,看他接近自己,到底有何企圖?因為翰林院此官員調走後,會有一個空缺,而曾國藩的條件,很適合這個位置。
曾國藩卻佯裝什麼也沒聽到,藉故將話題岔開了,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樣子。這讓穆彰阿徹底對曾國藩放下警惕之心,覺得他對自己並沒任何奢求。
曾國藩真沒有任何奢求嗎?其實並非如此,穆彰阿作為朝中第一大臣,他需要的是一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人,並非是有求於自己的人。曾國藩雖然想得到恩師的幫助,但不能說破。
此時的曾國藩僅僅是一個被革職的從七品候補檢討,如果對朝中的人事變動提出自己的看法,必然會引起穆彰阿的猜忌。
不去猜測別人的心思,但要懂得別人的心思。
第三條鐵律:要善於觀察環境的不同變化。
不同的環境,曾國藩琢磨的十分透徹。
穆彰阿雖然獨攬朝政,權傾天下,但也帶來了一個弊端,那就是很多官員敢怒不敢言,對他怨恨也多了起來。
另外,大清江山是從馬背上取得,最開始時,是重武輕文,但從康熙皇帝開始,平定三藩之亂後,天下太平,逐漸重文輕武,而到了道光皇帝后,在重文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條,即重德。
正是環境的變化,讓曾國藩不得不和穆彰阿保持一定距離,此時的曾國藩,雖然還未能官復原職,但他必須將目光看得更長遠,穆彰阿作為一個大臣,他的地位並非堅不可摧,但作為皇帝,卻能主宰任何人的命運。
因此,曾國藩既要獲得穆彰阿的幫助,也要和他保持一定距離,我們下一章接著講解,內容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