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變法圖強 時不我待

戰國初期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是戰國爭雄的第一波變法。目下申不害在韓國的變法,與已經在醞釀之中的齊國變法,將成為戰國第二波變法的開端,這使衛鞅感到了鼓舞,也感到了緊迫,變法圖強的大勢已經時不我待。

初入秦地

進入函谷關這段路,走了整整兩日,衛鞅並不急於進入櫟陽。他想好好看看秦國,順便查勘一番秦國的風土人情。畢竟這個被魏國封鎖在函谷關以西的戰國,對他是遙遠而陌生。十三歲開始,衛鞅隨老師周遊天下,走遍了列國名山大川。十六歲時,到魏國丞相公叔痤府中,實際修習政務。五年之中,衛鞅為公叔痤收集法令典籍,又一次重新踏勘了中原列國,對各國的民生民治有了切實的體察與揣摩。遺憾的是,卻從來沒有來過秦國。

正因為陌生而神秘,衛鞅才決意尋訪而進。他期望在進入櫟陽之前,對秦國有個大約的瞭解。邊走邊看,又成了當年的遊學士子。這個國家很窮,但窮得硬正,民風樸實厚重,買東西不言二價。雖不知詩書,不通風華,但卻極有古風。住在秦國,窮人富人都很坦然,看到這些兩眼不由溼潤了。

遍訪秦國三個月

偏僻的西陲正是秦國的根本,秦國的根基在西方,在涇渭上流的河谷地帶。茫茫群山的溝溝壑壑,亂石灘遍地可見。站在高處遙望,不由沉重地嘆息一聲。這是他走遍列國,所見到最為荒涼貧瘠的地方。秦國可真是滿目荒涼的窮極之邦啊,這樣的國家,要變成漫山蒼翠遍野良田遍地牛羊民富國強的強盛之邦,無異於痴人說夢。村裡沒有精壯青年,老秦男丁,都入伍當兵。活著的都是半截人,不是傷就是殘。最終堅持不懈,三個月在秦國的國土走了個遍。

三說秦孝公

自古以來,人們對治理國家提出了千百種主張,形成傳統共識的便有王道治國,道家治國、儒家治國、墨家治國、法家治國幾種主流,其中王道治國經過了兩千多年曆史延續的成規定製。法家是戰國變法的火炬,然則推行法家治國的根本前提,是國君的決心徹底與否。法行半途,不如不行。而推行治制,則必須要國君支援,而且要堅定不移地支援。君臣始終要同心同德,否則,法令難以統一,變法難見成效。像秦國這樣的赤貧國家,非強國法治無以拯救,法治推行如排山倒海,激起的回力亦是天搖地動。用王道、無為、仁政來揣摩細反覆試探秦孝公的真正抉擇。

秦國求賢不為虛名,而為強國,為打造一個強國啟用衛鞅,變法圖強。其一:人口眾多,民家富庶,田業興旺;其二:國庫充盈,財貨糧食,經得起連年大戰與天災饑荒的消耗;其三:民眾與國府同心,舉國凝聚如臂使指;其四:法令穩定,國內無動盪人禍;其五:甲兵強盛,鐵騎精良。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堂堂春秋首霸齊桓公,為何被4個小人困死,在床上停屍6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