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元朝自元世祖·忽必烈於1271年建立起,至1368年秋明朝朱元璋攻佔大都止(也是末帝元惠宗北逃之日)共傳11帝:

一、孛兒只斤·忽必烈(元世祖)

二、孛兒只斤·帖穆耳(元成宗)

三、孛兒只斤·海山(元武宗)

四、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

五、孛兒只斤·碩德八剌(元英宗)

六,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泰定帝)

七,孛兒只斤·阿速吉八(天順帝)

八,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元文宗)

九,孛兒只斤·和世瓎(là)(元明宗)

十,孛兒只斤·懿璘lín質班(元寧宗

十一,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元順帝(惠宗)

一、孛兒只斤·忽必烈(元世祖)

忽必烈(鐵木真·成吉思汗之孫),託雷之子。生於1215年。1259年8月其哥(蒙哥)病逝;忽必烈於1260年5月5日即蒙古皇帝位;1271年由大蒙古國改為大元;1272年始建元都(北京市);1279年滅南宋。統一各民族。

由於他的智慧和軍事才能終能獲得帝王寶座。建元后他任用漢官,保留宋朝原有的機構和全部行政官員,和漢人保持良好關係。他採用漢法,提倡漢文化,重視儒學。尊重各種宗教。使用中國傳統的方式記載元朝歷史。因此他這一舉措得到漢人大力支援,也使大元朝有一個非常好的開端。

初元·孛兒只斤·忽必烈(元世祖)

(一)

蒙古青年忽必烈,木真四子託雷生。

胸懷天下輝煌舉,承繼一方偉業興。

始建元朝擔國主,首都帝址駐京名。

南征北戰平民亂,各族大統四海聲。

忽必烈(元世祖)

(二)

漠北草原稱霸主,改蒙滅宋建元初。

傾心南宋漢文化,採用中原禮學儒。

重道崇儒待下士,知賢善用識才夫。

同仁一視四方定,千古偉名留史書。

~~~~~~~~~~~~~~

朱元璋評價:“元自世祖混一天下,寬恤愛人,亦可謂有仁心矣”。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帆認為,忽必烈的“歷史功績在於他接受了漢文化”,等後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於1294年病逝,享年79歲。

注:大元一詞,取自《易經》「大哉乾元」,其含義是:「元也者,大也。大不以盡之,而謂之元也,大之至者也。」顯示超越古今,永垂萬世威嚴的稱號。——百科

二、孛兒只斤·帖穆耳(元成宗)

元成宗元朝第二位皇帝,生於1265年10月,元世祖(忽必烈)之孫,真金太子之三子。

在位初期,整頓國內軍政,調解各方面矛盾,停止對外作戰。這一時期基本維持守城局面,被後人稱為守城之君。元成宗執政後期濫增賞賜,使國庫資財匱乏,入不敷出。

晚年時身體不好,精力不濟,因此將朝廷交給皇后卜魯罕和“色目人”處理,朝政日漸衰敗。死後沒有後嗣繼位。在位13年,享年42歲。

孛兒只斤·帖穆耳(元成宗)

世祖之孫帖穆兒,當朝二代做元皇。

掃平四大汗親亂,征討西南地叛狂。

確立帝王穩社稷,維持祖業固朝綱。

後期弊政朝風敗,無嗣而終沒後郎。

三、孛兒只斤·海山(元武宗) 元武宗是元世祖(忽必烈)之曾孫,真金太子之孫,成宗之侄。生於1281年。

早年在宮中也受過一些儒學教育。在元成宗去世無子繼承之際,其弟(之後的元仁宗)發生政變奪得政權。由於海山兵強馬壯,有強力的軍隊做後盾,因此,此寶座自然由海山來坐。海山從漠北南下即皇帝位,為了感謝其弟並立為太子,同時就有了兄弟相約“兄終弟及、叔侄相傳”之典故。

武宗在位不足4年裡進行了多項改革。同時為了鞏固自己帝業大力封賞各官員,無節制揮霍錢財,使元朝呈現大腐敗現象。在宗教上崇信藏傳佛教的同時延續宗教自由政策。在位4年,享年30歲。

孛兒只斤·海山(元武宗)

冬/冬韻

世祖曾孫元武宗,當朝三代承天龍。

武才出眾平西北,門下強兵坐帝宮。

濫賞官員遙授盛,視財糞土賄贈通。

四年統治帝王位,三十一時辭世終。

注:“遙授”,謂授予官銜,而不須到任。

四、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

元仁宗(海山弟),生於1285年4月。元世祖(忽必烈)曾孫,真金太子之孫。

早年和太常少卿李孟學習儒家經典,後期幫助山海登基。海山即位後封賞他為太子:相約“兄終弟及、叔侄相傳” 在這一時期產生。在位9年時大力進行改革,對以往朝廷舊的法制度進行了整頓,減裁多餘官員,改變腐敗之勢,對遺棄多年的科舉實行恢復,並在全國舉行鄉試。他提倡漢學文化,重視禮德。並以儒家思想治理國家,使這一時期的元朝政治形勢得到良好復興。(仁宗理政之風繼承了元世祖英明睿智)。

死後沒有履行“兄終弟及,叔侄相傳”約定。在位9年,享年35歲。

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

後評仁宗

武宗早逝弟登堂,是為元朝四世皇。

天性仁慈講孝道,聰明恭儉納儒章。

懷思治國修身業,不喜遊畋簡約裝。

重士尊賢謙禮有,明君千古留世芳。

注:遊畋tián:指出遊打獵。

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

庚/青韻

元仁宗政績

整頓朝綱法紀明,仁宗執政創新廷。

實行科舉選才制,提倡漢文重德英。

裁減冗員儒治國,復興元業民擁聲。

九年帝位輝煌舉,三十五時留贊名。

五、孛兒只斤·碩德八剌(元英宗)

英宗生於1303年2月,仁宗之子,元世祖·(忽必烈)第五代孫。因仁宗死前沒有承諾“兄終弟及、叔侄相傳”之約,而傳位給自己的嫡子(即英宗)。

英宗自幼受父親(仁宗)的儒家思想薰陶,重視儒學。即位初期受皇太后牽制,皇太后去世後英宗得以自由施展,他推行新政,提倡以儒治國的政策,並且對朝廷遺留不良問題進行一系列改革,勵精求治,對多餘官員實施裁減。英宗的新政使元朝國勢大有起色。但新政觸及到蒙古保守貴族利益,引起了他們的不滿,因此,鐵木迭兒(元代權臣)的義子鐵失在至治三年(1323年9月4日)殺害了英宗。史稱"南坡之變"。英宗去世時年僅20歲,在位4年。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元英宗)

元朝五帝仁宗子,十七少年即位皇。

自幼學儒通漢禮,成人繼業治元堂。

實施改革新朝盛,裁減冗官初政光。

因觸族家遭不滿,南坡之變弒君亡。

注:冗[rǒng]官:無專職而備執行臨時使命的官吏(多餘的官)。

六,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泰定帝)

1323年南坡之變,侄子英宗被弒,也孫鐵木兒被立為皇帝。

泰定帝生於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曾孫,真金太子之孫。自幼生長在漠北,他不如其他元帝愛學習儒學,所以對漢文化隔膜很深,但為了籠絡漢人,又虛尊漢學,而且還開設“經筵”制度。泰定宗在位五年時政治上未有太大變動,國家雖大體穩定,但泰定年間元朝各地天災不斷,許多地方嚴重饑荒。泰定五年後由“泰定”改"致和”。

因元英宗被弒,後人認為也孫鐵木兒(泰定宗)參與其中。所以在泰定宗死後沒有得到後人所給予的廟號諡號與蒙古汗號,一般以其第一個年號而通稱為"泰定帝"。

注:經筵,漢唐以來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

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泰定帝)

皇侄弒亡新立賢,也孫鐵木兒當先。

改元泰定國多難,領政致和帝不滅。

常對文儒有隔閡,虛尊漢化設經筵。

五年統治無明業,廟諡休存無號編。

七,孛兒只斤·阿速吉八(天順帝)天順帝(泰定帝長子)1320年生。1328年泰定帝去世,年僅9歲的阿速吉八即位。剛上任一個月就遭殺身之禍。在兩都(指上都和大都)進行了帝位爭奪之戰,最後大都(元文宗一派)勝上都(天順帝一派),取得了皇位權。

阿速吉八同他父親一樣沒有得到後人所賜予的諡號,史稱天順帝。天順帝當了一個月的國君轉眼即逝,九歲即位,九歲命終。

孛兒只斤·阿速吉八(天順帝)

子承父業領天朝,吉八少年皇位挑。

一月行權遭殺禍,兩都對戰斬新苗。

無存廟諡稱天順,失盡尊威毀殿消。

七代元君轉眼逝,享年九歲命亡夭。

八,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元文宗)

元文宗1304年2月生,是海山次子,元世祖(忽必烈)第五代孫,明宗弟。

在元仁宗時期(其叔)自幼流放到海南地界。在南方努力學習漢文化,這對他以後到當政時為漢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是元朝各帝中頗有建樹的一位。

元文宗一生做兩次皇,第一次在大都與上都帝位之戰中取得了皇位。皇帝數月後,他遵守以兄為帝的先例,宣佈"謹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讓之心"。把自己透過用鮮血爭奪來的皇位讓給哥哥和世琜lái(之後元明宗)。明宗皇帝數月,兄弟之間於天曆二年(1329年8月間)相聚不到五天,元明宗突然暴斃,史稱“天曆之變”。

天曆之變之後,元文宗再次即皇位,兩次共計四年帝位,至順三年(1332年)八月,文宗病死,終年29歲。在位期間他重視以文治國,建立“奎章閣”,編修《經世大典》,為研究元朝歷史提供了一筆寶貴財富。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元文宗)

今說元朝第八帝,一生兩次任於皇。

早時淪落海南地,自幼熱衷漢學章。

數月君權謙讓位,二年天曆兄弒傷。

皇朝大典編修籍,統治四年得病亡。

九,孛兒只斤·和世瓎(là)(元明宗)

元明宗是海山長子、元文宗侄子,文宗哥哥,1300年生。

由於受“兄終弟及,叔侄相傳”影響,被叔叔(元仁宗)流放到雲南,當時16歲。和世瓎在往雲南途中由部下起兵叛亂失敗,被迫流亡察合臺汗國。於1328年,元明宗之弟懷王(元文宗)與泰定帝兩係爭奪帝位而進行內戰,懷王勝同時即皇帝位,在登帝位數月決定讓位於長兄和世瓎(即元明宗),天曆二年,1329年正月在漠北草原和世瓎即帝位。

元明宗皇帝數月在與其弟(文宗)相聚幾日一夜暴死,史稱“天曆之變”(有說是其弟元文宗所為),享年30歲。

孛兒只斤·和世瓎(là)(元明宗)

文宗兄長明宗帝,出鎮雲南年少人。

半路舉兵慘敗部,中途被迫流亡身。

兩都對戰懷王勝,天曆二年帝位新。

誰料帝皇幾月事,元朝九代無緣春。

十,孛兒只斤·懿璘lín質班(元寧宗)

元寧宗是明宗次子,惠宗弟,元世祖(忽必烈)第六代孫,1326年生。

對於明宗一夜暴死,文字深感自責。於是他的遺詔一定要立明宗子嗣。文宗皇后奉元文宗遺詔擁立明宗次子,年僅7歲的懿瞵質班在大都大明殿登皇位。因為新帝年幼,卜答失裡太后臨朝稱制,皇太后併成了元王朝的實際統治者。元寧宗只是個虛名。

寧宗坐虛位滿月不久就病死,年僅7歲。

孛兒只斤·懿璘lín質班(元寧宗)

明宗次子幼年事,七歲虛名殿上堂。

太后臨朝權霸制,小王擺設位空涼。

當差滿月歸天去,與福無緣撒手亡。

十代君王今史記,嘆吟千古帝多殤。

十一,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元順帝(惠宗)

元惠宗是明宗長子,忽必烈第六代孫。1320年5月25日生。因從小受到皇爺(武宗)及皇叔(仁宗)相約“兄終弟及,叔侄相傳”緣故,出生於大都之外察哈臺汗國。幼年被迫外逃,在外漂泊數年,期間他居住於大圓寺,受到秋江長老教導。在其弟寧宗病死後,被尋回立帝(即元惠宗)。執政初期權臣攬權,惠宗深居宮中無所事事。

1340年惠宗發動兵變,權臣落幕,惠宗得以親政。期間惠宗與重臣脫脫實施一系列改革,史稱“脫脫更化”。有望拯救元末政治危機局面。至正初年元朝一度呈現迴光返照局面。

此後國家自然災害嚴重、社會動盪不安、農民起義頻繁發生,國家面臨滅亡。對於這樣的局勢,順帝已無力迴天。無法有效地控制大變故。於1368年明軍進攻大都,惠宗倉惶向北出逃,遷都漠北 ,在病痛中失去中原。1370年駕崩於應昌。享年51 歲,廟號惠宗,明朝為其上尊號順帝(有知順天命之意)。

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元順帝)惠宗

元朝末帝

當朝順帝末皇尊,世祖宗親六代孫。

高祖真金太子命,英年曾祖無緣君。

海山祖父四年位,親父明宗暴死魂。

至此古元十一帝,行年近百古今聞。

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元順帝)惠宗

元朝末帝

惠宗降世宮廷外,流放異鄉貴族孫。

漂泊數年擁立位,憂勤末代治元門。

後期沉溺荒淫樂,天下危機大亂分。

無力迴天兵不敵,病中痛失古蒙元。

元朝自蒙古人忽必烈於1271年由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建立元朝起、至1368年隨著元惠宗棄大都出逃漠北、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止,元朝前後傳五世十一帝,歷時98年。

1368年至1389年,史稱這一時期為北元。北元共傳兩位皇帝,享國21年。元朝就此成為歷史。

2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劉備臨終前,要求諸葛亮要殺掉此人,否則蜀國必亡,結果完全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