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6歲的毛澤東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段婚姻。
---包辦妻子羅一姑。
羅一姑一家和毛澤東的父親深有淵源。
她的祖母和毛澤東同姓,是毛澤東的祖父毛翼臣的堂姊妹。
如果按輩分算下來,羅一姑可以算作是毛澤東的遠親表妹。
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對於這位表侄女十分的喜愛,他見過幾次羅一姑之後,就馬上向羅家提親,成就了這段姻緣。
婚後的日子裡,羅一姑在家裡幫助婆婆文七妹整理家務,伺候公公,是個十分賢惠的妻子。
而此時的毛澤東則和父親的矛盾惡化到了極點。
毛澤東和父親毛順生情感的惡化,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很多人在分析毛澤東成長經歷時,恰恰忘卻了毛澤東的這段特殊經歷。
這段經歷不僅影響了年少毛澤東的學業,更直接促成了毛澤東的第一段婚姻。
1906年,秋季。
毛澤東年僅12歲的毛澤東進入井灣私塾。
圖 | 少年毛澤東
私塾老師是毛澤東的遠房堂兄毛宇居。
毛澤東在這裡讀書時,他和毛宇居的關係並不好,雙方經常劍拔弩張,兩不相讓。
剛剛入學的時候,年少的毛澤東因為這層關係,不僅不稱呼毛宇居為“先生”,反而當著眾多學生的面稱呼他為“大哥”。
毛宇居對此十分的反感,從毛澤東進入私塾的第一天起,他就將這個遠房兄弟視為私塾裡的眼中釘,肉中刺。
毛宇居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他的家中藏了不少的書籍。
但因為從小受傳統封建私塾教育的影響,他仍舊是一位遵規守舊的私塾老師。
他特別不喜歡在課堂上搗亂的學生。
可不幸的是,他的堂弟毛澤東恰恰最喜歡和他作對,成為他課堂上最喜歡搗亂的一個學生。
這所私塾裡所教的仍舊是《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等等這些古舊書籍。
很多人可能對這些書籍沒有直觀的感受,為何這樣的書籍學生會排斥。
舉個簡單的例子。
“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公弗臨,故不書。惠公之薨也,有宋師,太子少,葬故有闕,是以改葬。衛侯來會葬,不見公,亦不書。”
裡面的句子是這樣。
更為可怕的是,大家要聽私塾老師嘰裡呱啦一整天。
大家可能會想,古時候說話可不就是這樣嗎?
很遺憾,並不是。
不相信的同學可以搜尋一下末代皇帝溥儀如何說話,清朝到了中期,上朝議事幾乎已經成為如今的北京大白話,並不會那麼的囉裡囉嗦,之乎者也。
毛澤東的年少,幾乎伴隨著清王朝滅亡的前奏。
那個時代,各地已經開辦新式教育,科舉制度已經於1905年廢除。
大家更喜歡學習那些新式教育,裡面包含著大量地理、歷史、工業、商業等課程。
在井灣私塾 ,毛澤東經常在毛宇居讓大家背書的時候,悄悄跑到院子外面的小山上摘取野果。
一天,私塾老師毛宇居讓大家背書的時候,毛澤東在書桌下偷偷看著一本《三國演義》。
這種書,其實和我們讀書期間的小說一樣,老師十分討厭課堂上看小說的同學。
圖 | 私塾老師毛宇居
毛宇居突然從毛澤東手中搶過這本書,準備撕了它。
說時遲,那時快。
眼疾手快的毛澤東不管三七二十一,又從老師手中搶了過來,他將這本書放在胸口,雙方緊貼胸口,防止老師再次搶走。
毛宇居十分生氣,可又無可奈何,只能離開。
第二次,毛宇居再次發現了毛澤東相同的舉動。
這一次,毛澤東看的是《水滸傳》。
只不過,毛澤東不僅自己看,還趁著老師不在課堂,給眾人講述書中林沖風雪山神廟的故事。
毛宇居終於怒不可遏,他對毛澤東說:
“毛潤之,你...你...果然不出所料,你這是反叛我,我不敢教你這個反叛學生了,你快收拾你的東西,回去吧!”
十二歲的毛澤東,在毛宇居的私塾裡學習十個月之後,無奈的離開了這裡。
毛澤東因為此次被毛宇居勒令回家,他的父親毛順生十分的生氣,乾脆讓他放棄讀書念頭,乖乖在家種地。
即便如此,毛澤東在他心中仍舊是個叛逆的孩子。
毛順生仍舊無法調和自己和這個兒子的關係。
毛澤東這次從私塾退學,不僅激怒了他的父親,也讓自己早早步入了婚姻殿堂。
他的父親毛順生是個精明的小商人,毛澤東作為家中的長子,他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毛澤東的身上。
如今自己的這個兒子不僅不好好讀書,還始終和自己叫板。
他是時候採取極端方式,讓毛澤東的性格漸漸穩定下來。
那時候,我想毛澤東不會過分的理解自己父親對他的態度。
這一點,我相信任何一個人在年少的時候,大多不會理解父母的所作所為。
當大家真正能夠理解的時候,往往大多都已經快步入中年。
那時候的毛澤東也一樣。
毛澤東其實想過和父親平等的交流,但更多的時候,父親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他也不喜歡聽自己的兒子對他說教。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里,想要能夠取得和父親平等對話的權力,幾乎不可能。
毛順生成長於封建年代,中年生活漸漸開始富足起來,成為韶山沖的富裕家庭。
圖 | 毛順生
他一直希望以父親的角色強行干預毛澤東的未來。
毛順生經過十餘年的經營,家中的田地已經有24畝。
但是毛順生卻是個精打細算的小商人,如此多的田地,他也只是僱了一個農家,其餘的勞工全部由自己的三個兒子承擔。
毛澤東退學之後,他成為父親最好的免費勞力。
毛澤東有時候睡懶覺,父親總會邊打邊罵讓他早點起床幹活。
所以,在童年時光中,毛澤東關於父親的記憶很簡單,他只記得父親口中常常罵他的那八個字。
---“懶而無用,為子不孝”。
為了徹底打消毛澤東讀書的念頭,毛順生和封建大家庭中的大多數父母一樣,以婚姻來捆束毛澤東的未來。
為此,他在毛澤東十四歲這一年,安排了婚事。
圖 | 羅一姑
然而,毛澤東結婚後,並沒有被父親所包辦的婚姻捆綁,年少的他沒有太多的辦法反抗父親,最為合適的辦法仍舊是求學。
這一次,他選擇離開家鄉,外出求學。
“我的父母在我16歲時就給我娶了一個20歲的女人,不過我並沒有和她一起住過——此後也從未有過。我不以她為我的妻子,那時也根本不去想她。”
為了讓父親同意自己去離家五十里的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毛澤東找來長輩、表兄勸說父親。
生活越來越好的毛順生仍舊擺脫不了自己的小農思維,他給毛澤東算了一筆賬。
毛澤東在家幫他幹活,每年能夠省下12元。
毛澤東滿臉怒氣,找到親戚,借了12元,交給了父親。
他以這種方式終於成功說服了父親。
在離開父親的這一天,在父親的記賬本里寫下了一首詩: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1910年,秋天。
毛澤東自己揹著竹擔,挑著兩個行李包,一步一步走出鄉村,來到了湘鄉。
這所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是毛澤東家鄉周圍最好的一座新式學堂,學校乃是湘鄉縣一些官僚鄉紳集資籌辦。
這也決定了他們招生的宗旨:
只收老家湘鄉籍的學生,其他的外地學生一律不收。
毛澤東雖然成功的參加了這所學校的入校考試,但最後在戶籍問題上卻
毛澤東內心著急,自己勵志離鄉求學,怎麼能這樣灰溜溜的回去?
他趕緊找來表哥文運昌,希望他可以想想辦法。
表哥文運昌找到當時學校裡的老師譚永春,希望幫助自己的表弟毛澤東。
譚永春看到過毛澤東在入校考試上的文章,十分的喜歡這個學生。
譚永春主動出面,找到當時阻止外地學生進入本校的校董,以離校走人為由終於讓這些人同意毛澤東入校。
毛澤東進入學校才發現,在這裡的學生穿著打扮多為公子哥形象,他的裝扮和這些孩子相比,簡直就是孩童中的異類。
他開始在學業上更加的努力,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讀書上。
毛澤東的入學,讓剛剛過門的羅一姑獨守空房。
1910年,正月初二。
羅一姑身患細菌性痢疾,不幸去世。
那一年的她年僅21歲。
三年婚姻,短促而逝。
羅一姑病逝之後,毛順生夫婦將她安葬在不遠處蒼松翠竹的山崗上。
即便毛澤東不怎麼喜歡這段婚姻,他的父母仍舊視羅一姑為自家的長兒媳。
若干年後,毛澤東老家成為故居,坐落在不遠處的羅一姑墳塋正對著毛澤東故居,似乎在告訴我們什麼。
對於羅一姑,毛澤東的心中一直懷有愧疚。
羅一姑結於封建婚姻,作為封建時代的弱女子,她沒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在那個封建時代裡,往往被扼殺的不僅是一段婚姻,還有對於一個人青春的抹殺。
毛澤東對羅一姑的愧疚,更多體現在他對於封建婚姻的深惡痛疾。
關於毛澤東對於包辦婚姻的深惡痛絕,毛澤東在長沙時寫的文章,我們大抵能夠窺得一二。
1919年,11月。
湖南省會長沙發生了一件包辦婚姻引發惡果的慘事。
趙五貞出生在一個商人家庭中,他的父親趙海樓將她許配給了一位大老闆吳鳳林,而且還是吳鳳林的繼室。
趙五貞不僅嫌棄吳鳳林樣貌醜陋,還拒絕成為吳鳳林的繼室。
吳鳳林迎親當天,趙五貞因為反抗,被父親重重的扇了一巴掌,隨後用一把金鎖將她關在花轎,強行抬走。
趙五貞近乎絕望,她用一把帶上身上的剃刀在花轎裡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當時在長沙讀書的毛澤東聽到這個訊息,親手執筆,成為一名刀筆吏,聲討吳鳳林引發的這場慘劇。
他對於包辦婚姻的怒火,全部傾瀉在了文章中。
毛澤東有多生氣呢?
他為了這件事情,用了十天的時間,寫了整整十篇文章。
《對於趙女士自殺的批評》、《趙女士 的人格問題》 、《婚姻問題敬告男女青 年》、《改革婚制問題》、《女子自立問題》、《“社會萬惡” 與趙女士》、《非自殺》、《戀愛問題---少年人與老年人》、《打破媒人制度》、《婚姻上的迷信問題》。
這些文章裡,不僅有對於趙五貞的同情,其實也暗含了毛澤東對於父親當年包辦婚姻的厭惡。
青年毛澤東在這件事情上,更是力主嚴懲兇手。
“嗚呼,嗚呼!
不自由,無寧死。
雪一般的刀上面,染了 怪紅的鮮血。柑子園塵穢街中被血灑滿,頓化成了莊嚴的天衢。
趙女士的人格也隨之湧現出來,頓然 光焰萬丈。
……
我的良心逼著我說下面兩句:
天下類於趙女士父母的父母都要入獄。
願率天下齊聲高呼:趙女士萬歲!
“戀愛是神聖的,是絕對不能代辦,不能威迫,不能利誘的! 你們自己的婚 姻,應由你們自己去辦!父母代辦政策,應該絕對否認。”
毛澤東這些深入骨髓的文字,如果不是出自對於父親包辦婚姻的憎惡,我想他根本不可能對包辦婚姻如此深惡痛絕。
對於早早病逝的羅一姑,毛澤東換了一種方式彌補這段錯誤的感情。
他將這份愧疚,轉移到了羅一姑的胞兄身上。
1940年,羅一姑的胞兄羅石泉因為參加當地農民運動,不幸被捕。
羅石泉被關押一年後才放出。
經歷過此次一年多關押,羅石泉的原有生活被打破,經濟拮据,生活開始變得異常艱難。
他們一家人選擇搬到沅江草尾鎮生活。
毛澤東聽到這個訊息,趕緊託人給羅石泉送了一點錢,以及200斤的大米,好讓他暫時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1941年,韶山毛氏第四次整修族譜,毛澤東又吩咐將她和楊開慧早年生下的三子毛岸龍過繼給了羅一姑的名下。
他幾乎一生都在努力彌補對於羅一姑的生活虧欠。
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
羅石泉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希望自己能夠去北京看一看。
收到信的毛澤東欣然同意。
這也是毛澤東進入北京後,第一次主動同意親戚進京的特例。
因為在此之前,湖南很多的親戚都要前往北京看望毛澤東,或是尋求一份工作,這些人最終都被毛澤東攔下。
羅石泉當屬特例中的特例。
我們仍舊能夠感知到在毛澤東心中,羅一姑到底佔據著怎樣的地位。
她無關親情,更無關愛情,卻關乎著毛澤東內心深處的一片愧疚。
1950年,5月。
毛澤東讓兒子毛岸英回鄉探親。
毛岸英在離開北京時,毛澤東特意囑咐他一定要去看望一下舅舅羅石泉,同時帶去了一盒茶葉,以及200元現金。
圖 | 毛澤東舊照
毛岸青見到舅舅羅石泉之後,耐心詢問舅舅目前的生活現狀,還準備將一個羅家人帶到北京生活。
不過,羅石泉拒絕了毛岸英。
他說:
“家裡有田耕,地方上有工作,不必出去給國家添麻煩。”
毛岸英打聽之後才知道,舅舅羅石泉的生活狀態並不樂觀。
那一年,61歲的羅石泉仍舊在學校裡教書,這所學校的工資並沒有保證。
毛岸英將羅石泉的那番話和目前處境告訴毛澤東之後,毛澤東十分的感動,稱讚羅石泉懂得大義大情。
圖 | 毛澤東
他又讓工作人員給羅石泉匯款3000元,以資助羅石泉好好生活。
對於毛澤東的第一段感情,很多人大概能夠明白,年少時期的毛澤東為何如此排斥。
他年少時所排斥的其實並不是迎娶到家的妻子羅一姑。
真正讓他排斥的還是父親。
封建時代即將終結,變革時代新啟。
年少的毛澤東自然要受到新時代思想的衝擊。
其實,用我們如今的視角而言,在他人生的第一段婚姻中,他又有何愧疚?
可在那樣的時代裡,婚姻的存在,即便無法捆束一個人,但卻可以對一個人起到很好的道德約束。
尤其是羅一姑早早病逝,更加加重了毛澤東對於她的愧疚。
情花之毒七步解。
情花之毒七步暖。
金庸老先生在《神鵰俠侶》中所說的這句話,同樣可以放在毛澤東的身上。
感情其實在那個時代並沒有什麼過高的價值,更多的時候,它像極了大家十八歲的成人禮物。
那時候,大家組建家庭的目的,從來也不是為了以後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
更多的人只是為了完成上一代的期冀,上一代人的心願。
毛澤東的行為讓大家感覺溫暖,讓羅氏一代人覺得溫暖,大多是因為他以羅一姑為核心,真正做到了照顧羅家人。
這一點,他無愧羅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