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孟)嬴、羋月,一個是楚昭王的母親,一個是秦昭(襄)王的母親。但是,兩者史書上的評價,卻是大不相同。若是,大家有選擇的可能,你會選誰?
未找到更好看的,用的孟嬴影像圖
米(月)八子影像
伯嬴,秦哀公(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之女(另一說:景公之女,哀公的姐妹),楚平王的夫人,楚昭王的母親。
伯嬴影像
要講述這位傳奇女子,筆者就不得不先講講,她的“便宜丈夫”楚平王了。
楚平王,羋姓,熊氏,名棄疾,繼位後改名居,又稱陳公、蔡公,是楚共王幼子,楚靈王弟,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在位。
就是,在歷史上,被大名鼎鼎的“復仇君”伍子胥,鞭屍的那位了。
司馬遷在《《史記·伍子胥鞭屍楚平王》》曾評價道:“棄疾以亂立,嬖淫秦女,甚乎哉,幾再亡國! ”
一、偷納子妻
楚平王,登基為王的第二年,公元前527年,太子建已長成,到了15歲,是該娶妻的時候。奸臣費無忌便對平王說太子建可以成家了。
春秋諸侯圖
楚平王,為了聯秦制晉的戰略,決定派費無極去秦國,為太子建聘孟嬴為夫人。
楚平王三年(乙亥,公元前526年),費無極到秦國去迎親。費無極在發現孟嬴貌美后,乘著孟嬴被迎送到郢都,藉口婚前須拜見長輩的理由,將孟嬴留在後宮。
楚平王形象
隨後,費無極趕去見楚平王,進行挑唆,私下勸平王自己娶這位公主。平王為人好色,竟然真的納兒子的未婚妻為夫人。為了遮掩醜聞,將孟嬴的陪嫁中,一名齊國女子嫁給太子建。
一年後,孟嬴生下一個兒子熊珍(後來的楚昭王),醜聞開始暴露。
楚平王納子妻
為了防備兒子太子建,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將之外派,令其居住城父,戍守邊疆。
後來,在費無極讒言下,平王又殺太子建的太傅伍奢全家,只剩伍子胥一人逃脫。而太子建聽聞後,也出逃奔到宋國。
二、斥退吳王
接下來,就是經典橋段了:“復仇君”伍子胥一夜白頭,逃亡吳國。孟嬴斥退吳王闔閭,也即將上演!
最終,活著逃到吳國的伍子胥,得到了重用。同行的,還有太子建的兒子羋勝(白公勝)。
伍子胥形像
在吳國,伍子胥先是協助公子光(闔閭),登上君位。然後,利用他的信任,屢屢興兵伐楚。
楚平王,難以抵禦吳國,先後五次大敗而歸。而此時,晉國趁機南侵,諸侯國都紛紛叛楚歸晉。在這種江河日下、四境狼煙的情況下,甚至連個別小國,都敢於趁楚國衰弱之際入侵。
最終,在公元前516年,楚平王鬱鬱而終,得以善終了(此時,看確實如此,後面大家都知道的)。
楚昭王形象
楚平王死後,孟嬴的兒子珍即位,也就是歷史上的楚昭王,孟嬴成為楚國太后。
公元前506年,楚平王死後十年,柏舉之戰爆發。
柏舉之戰
吳王闔閭,率伍子胥等大舉伐楚。在孫武、伍員的直接指揮下,經過五次大戰,只用了十幾天工夫,攻破了楚國的都城。楚昭王棄都逃難,丟下老媽(事實上,人家不老,三十有餘)孟嬴,只帶上了妹妹季羋畀我,身邊只有少數隨從跟隨,逃亡隨國(今湖北隨州)。
西漢劉向《列女傳》:吳軍入郢,昭王逃,闔閭勝楚,入厥宮室,盡妻後宮,莫不戰慄,伯嬴自守,堅固專一,持刀曰:“妾聞天子者,天下之表也;公侯者,一國之儀也。是以明王之制,使男女不親授受,坐不同席,食不共器,異巾櫛,所以遠之也……今君王棄儀表之行,縱亂亡之慾,犯誅絕之事,何以行令訓民?”
依照劉向的描述,我們可以想象當時兵荒馬亂,城破國亡的末日景象。
伯嬴斥責吳王
吳國的軍隊攻破楚國都城,敵人闖入城內,就像日本鬼子進村一樣,燒殺掠搶,無惡不作。吳王闔閭,隨後更是下令“盡妻後宮”,意思是所有人可以按各自的官位等階,大夫霸佔楚人大夫的妻女,王侯就搶楚人宗室的女子。吳王自己,更是跑到孟嬴居住的地方。
自己的好兒子楚昭王跑路了,把自己給丟給敵國了,想想正常人早哭天抹淚,尋死覓活了。
孟嬴,又是怎麼做的?
在得到吳王來了的訊息,她召集自己宮中的人,封閉宮室的大門,並拿劍自衛,義正詞嚴地斥責吳王。
“我聽說作為天子,行為應當能夠作為天下人表率;身為王公貴胄,(同樣)應成為一個國家人民尊崇禮儀的典範。因此,聖明的君王訂立制度,男女之間不能隨意親近,私下收取或是接受對方的信物,男女不應同坐在一張席子上面,不能共用一件器具吃飯。不可以同用一個衣架和盥洗用具。為的就是,不要讓他們滋生邪僻之心……如今,大王拋棄了身為君王當做出符合自身表率。肆意縱容軍隊濫施暴行,霸佔他人妻女,並以此為樂,又如何統治國家,怎麼去管理吳國的子民呢?”
結果就是,吳王闔廬慚愧而退,放過了伯嬴。伯嬴也因此,上了《列女傳》。
伯嬴,如此英姿勃發,凌然不屈的形象,堪比東晉時代“詠絮之才”的謝道韞,在孫恩之亂中的表現。
謝道韞形象
唐釋法琳《辨證論》卷七注引《晉錄》雲:“琅琊王凝之夫人,陳郡謝氏,名韜元,奕女也,清心玄旨,姿才秀遠。喪二男,痛甚,六年不開幃幕。”
《晉書》說謝道韞字道韞,《晉錄》說她名韜元,《謝珫墓誌》又說她字令姜。
謝道韞形象
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孫恩、盧循叛亂。起義軍以海盜起家的孫恩為首,迅速攻破了上虞、山陰,直逼會稽。此時,作為會稽內史的王凝之本應設防布控,嚴陣以待,謝道韞多次相勸,立即請丈夫組織兵力出城抵抗。但他卻篤通道教,對賊人來犯不以為然,期望於鬼神之說的虛妄“撒豆成兵”。他拿著三株香,扯著黃符,跑進神殿。半個時辰後,凝之散著頭髮出來,神情恍惚,滿臉興奮地告訴謝道韞,他已經向道祖借神兵十萬。
破城的那天,十萬神兵未到,王家兒孫家眷,無一倖免。
謝道韞大悲無淚,從容鎮定地安排奴僕迎戰,提著刀親自上場殺敵突圍,手刃數人之後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彼時,她身邊還帶著年幼的外孫劉濤。
孫恩本來想要殺了他,謝道韞傲立庭中疾言厲色,“事在王門,何關他族!必其如此,寧先見殺。”
這話說的意思:是非恩怨都在王氏一族,和其他人無關,如果真要殺,你先殺了我!將門虎女的錚錚傲骨可見一斑。
孫恩早就聽說謝道韞的才名,現在見她義正辭嚴,毫不為眼前的態勢而有畏懼之意;不免大為心折,於是改容相待,不但不殺她的小外孫,而且命屬下為善加保護,送她安返故居。王凝之死後,她在會稽獨居,終生沒有改嫁。
與伯嬴相比,同樣身處後宮的太子建母親鄖女,卻是被吳國公子光俘走,還有,那些史書未曾流傳的無數女子,她們的下場更慘。
三、秦復楚國
闔閭和伍子胥久留楚國,以搜查昭王下落之際,楚大夫申包胥跑到秦國求援。
《春秋左傳正義》卷五十四《定公·傳四年》。春秋楚國伍員,因家族被楚王誅滅而奔吳,謂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包胥曰:“子能復之,我必能興之。”後伍率吳兵破楚,申包胥乞師於秦。秦王不許。申“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為所感,遂救楚。
申包胥對秦哀公說:“吳國像大野豬、大長蟲(長蛇),要把上國一個一個吞滅。敝國滅亡了,貴國也將不得安寧。貴國何不出兵?出了兵,至少可以分到一些土地和民眾。以後敝國如果永劫不復,也將是貴國的土地和民眾。貴國如果有意儲存敝國,敝國將世世代代服事貴國。”
這就是,史冊上的“申包胥哭秦庭,七日不絕”的由來。
至於,哀公為什麼遲遲不肯出兵?
未嘗不是,對楚平王偷娶子妻行為的憤恨,是種宣洩。這對大秦來說,絕對是種醜聞,是侮辱。
而決定出兵助楚國復國,固然是為了對抗東方強大的晉國,難說其中沒有考慮孟嬴的成份。畢竟,無論如何,楚昭王還是自己的便宜外孫,這已成事實。
最後,秦國派出戰車500乘,以子蒲、子虎為帥,出武關,過申縣,敗夫概王於沂邑 。
與此同時,散而復聚的楚師敗吳師于軍祥(今湖北隨州市西南)。
秦師縱橫於方城內外,楚師出沒於漢水南北,楚人則支援秦師和楚師而阻擾吳師,吳師窮於應付。
而闔廬的弟弟,夫概趁王兄不在國內之際自立,越王允常也趁機入侵。
三方面的壓力下,闔閭不得不退軍回國,此後陷入與越國的持久戰,再無精力伐楚。
就此,經歷滅頂之災的楚國,才得以復興。
四、太后專權
講完了伯嬴,我們再來看秦宣太后(別名:羋八子,?-前265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國相穰侯魏冉之異父姊,秦惠文王妃,秦昭襄王之母。
太后稱謂,始見於她。
宣太后影像
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卷一》雲:“《史記·秦本紀》曰: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故範睢說秦王有獨聞太后之語。其後趙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說。是太后之號,自秦昭王始也。漢襲秦故號,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
太后專權,也自她始。
宋代陳師道《後山集·卷二二》雲:“母后臨政,自秦宣太后始也。”她以太后身份統治秦國長達三十六年之久,而且大大發展了國力,“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史記·穰侯列傳》)。
公元前307年八月,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在周王畿,舉鼎而死。因武王無子,他的弟弟們爭奪王位。
初期,分為兩派:以秦惠文王后、武王后為首的勢力,支援公子壯繼位;另一派就是以羋八子的異父弟,在朝為官的魏冉等人,主張立羋八子的二兒子公子芾上位,兩派鬥爭激烈,曠日持久,削弱了秦國實力。
趙武靈王影像
後來,武靈王也乘機插手進來,意圖讓秦國更加分裂,為自身國內的改革爭取時間,於是派代郡郡相趙固,將在燕國作為人質的公子稷(沒錯,趙武靈王,才是秦昭襄王登基為王的最大幕後玩家),送回秦國。
秦昭王形象
最終,宗室大臣右相樗裡疾,為了避免大秦內亂延續,不得不妥協,表明態度支援公子稷。
樗裡疾形象
後來,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隨後動用軍隊,剷除王室內部爭奪君位的參與者,誅殺惠文後及公子壯、公子雍,將秦武王后驅逐至魏國,肅清了參與爭奪王位的諸公子。
她在秦昭襄王昭王(公元前 325年-公元前 251年)即位之初,以年幼(秦王稷此時已19歲)太后之位主政,大肆分封親族。
魏冉影像
【魏冉】她異父弟,執掌大權,並任命為將軍,衛戍咸陽,後來更是四次擔任丞相,封為穰侯,封地即穰(今河南鄧縣),後來又加上陶邑(山東定陶)。
【羋戎】她同父同母弟弟,封為華陽君,封地先是華陽,又改封新城君,封地也變成了河南密縣。
【公子芾】兒子,封為涇陽君,封地在今陝西涇陽,後來又換了一塊封地是宛(今河南南陽)。
【公子悝】兒子,封為高陵君,封地在陝西高陵,秦昭襄王十六年,又換封地為鄧(河南郾城)。
宣太后這兩個弟弟和兩個親兒子,分別封為穰侯、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在秦國權勢煊赫,合稱“四貴”。
並曾在楚懷王的推薦下,宣太后讓自己母親的族人,向壽擔任秦國的宰相。
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後期因重用“四貴”,極大限制了昭襄王的權力,後被昭襄王廢除,於公元前265年去世。
五、穢亂宮廷
1.因私害公
戰國策記載,公元前307年,楚懷王派兵包圍韓國的雍氏,長達五個月不能攻克。
韓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國求援,但秦國軍隊一直按兵不動。韓襄王只得接著又派尚靳出使秦國,尚靳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勸說秦國儘快派兵救援。
宣太后形象
但是,羋月因為自己是楚國人,就召見了尚靳,說:"我服侍大王時,大王把腿壓在我身上,我感覺非常不舒服,但後來,大王把整個身子都壓在我身上,我並不感覺重。這是因為這樣對我比較舒服。"
這種話,出自一位太后,接見外國使者之時。看似,巧妙運用比喻拒絕韓國的出兵。
實則於公,作為秦國太后,將如此隱秘男女之事,公然在外交場合道出,置先王於何地?況且,為的不是秦國的國家利益;
於私,充分表露出了這位宣太后個人的放浪作風。
逼不得已,韓襄王再派張翠出使秦國。
與此同時,甘茂也認為韓國一旦投靠楚國,楚、韓兩國就會挾持魏國來危害秦國。所以,他主張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韓國。秦昭襄王,於是下令出兵,楚國聞訊後撤軍。
2.私通義渠
秦昭襄王繼位時,義渠王前來朝賀,宣太后與義渠王兩人因此得以私通款曲,後來還生下兩子。直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引誘義渠王入秦,殺之於甘泉宮。秦國趁機發兵攻滅義渠,在義渠的故地設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
私通義渠王影像
有人就此會說,這位宣太后,有大功於秦國,剷除了秦國西部的威脅。
大秦的列祖列宗,如果有靈的話,一定會特別感激:秦國在最積弱的時代,都未曾滅亡,卻在秦孝公商鞅變化國力大增之後,又在秦惠文王、秦武王兩代君王的治理下,已經危機到需要一國太后之尊,在自己國都的後宮之中,犧牲色相侍奉邊境上的部落首領?時間還長達幾十年之久,併為其生兩子。真的是,忍辱負重的很吶!
義渠,是東周時期活躍於涇水北部至河套地區的一支古代民族,長期與秦國發生戰爭。
前331年,義渠國內發生內亂,秦惠文王派庶長操平定內亂。
前327年,秦惠文王在義渠設縣,義渠王向秦國稱臣。
前319年,秦國攻打義渠,奪取了鬱郅。作為報復,次年義渠參與了公孫衍合縱楚、韓、趙、魏、燕的五國攻秦之戰。
義渠趁秦軍主力與五國交戰之機,大敗秦軍於李帛。
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派兵攻打義渠,攻取了徒涇(位於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境內)等二十五座城池,義渠國力大損,但仍保留一定實力。
3.再養面首
《戰國策·秦二·秦宣太后愛魏醜夫》中記載
秦宣太后愛魏醜夫。太后病將死,出令曰:“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魏子患之。庸芮為魏子說太后曰:“以死者為有知乎?”太后曰:“無知也。”曰:“若太后之神靈,明知死者之無知矣,何為空以生所愛,葬於無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積怒之日久矣,太后救過不贍,何暇乃私魏醜夫乎?”太后曰:“善。”乃止。
翻譯過來:魏醜夫,是戰國時期秦國宣太后的男寵。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年),宣太后生病將死,擬下遺命:“如果我死了,一定要魏醜夫為我殉葬。”
魏醜夫影像
魏醜夫聽說此事,憂慮不堪,幸虧有秦臣庸芮肯為他出面遊說宣太后:“太后您認為人死之後,冥冥之中還能知覺人間的事情麼?”
宣太后說:“人死了當然什麼都不會知道了。”
庸芮於是說:“像太后這樣明智的人,明明知道人死了不會有什麼知覺,為什麼還要平白無故的要把自己所愛的人致於死地呢?假如死人還知道什麼的話,那麼先王早就對太后恨之入骨了。太后贖罪還來不及呢,哪裡還敢和魏醜夫有私情呢。”
宣太后覺得庸芮說的有理,就放棄了魏醜夫為自己殉葬的念頭。
最後,我們講完了她們各自的故事。
伯(孟)嬴、羋月,一個是楚昭王的母親,一個是秦昭(襄)王的母親。
一個是,遭遇“便宜丈夫”,偷娶己身,遭逢醜聞,尤能在城破國亡之際,保全自身,保持秦國公主的尊嚴,守住楚國太后的名節、保留住楚國王室,僅剩不多的聲譽;事實上,維繫了秦楚兩國的聯盟關係,青史留清名。
一個是身為妾室,不安於室,與正室相爭亂國,大封親族、把持國政,穢亂宮廷,因私害國。
誰在亡國之際,雪中送炭;誰是錦上添花而已?!
人,有老幼賢愚之分,可以無功於國;卻不能先害國,後有微末之功,以為功大於過。
須知,功、過有先後。
如何選擇,大家心中自有答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