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慶年間,北京城內有個頗有名氣的評話藝術家——石玉昆。對於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可要說起他的著作《三俠五義》,即便是您沒聽過全本,也一定是耳熟的。
話說這一百二十回目的《三俠五義》,乃是石玉昆根據自己常講的《包公案》重新整理定稿而成的。《包公案》的主角人物自然是包青天了,包公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北宋仁宗趙禎在位時的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後世也稱其為“包龍圖”,將《包公案》稱作《龍圖案》。
還記得在《三俠五義》裡面也好,其他的關於包拯的影視劇也罷,裡面總是有個和他對著幹的大奸臣——太師龐吉嗎?既然主角確有其人,那麼這個大反派是否也是真實存在的呢?
北宋仁宗年間,有這麼一個人,他叫龐籍,與“龐吉”同音,不過這位更厲害一些:小說中的太師龐吉是國丈的身份,然後加封的太師,升官發財全是靠入宮為妃的女兒受寵得來的。而真實歷史中的龐籍,則全憑自己才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劃下了一筆。
龐籍是進士及第的出身,入仕沒幾年,他就被調入開封府,當了兵曹參軍,由於能力卓越,被認為是有宰相之才,他日終成大器。在任侍御史期間,他敢於直言不諱地駁斥太后和後宮嬪妃的不當言行;戍守邊關期間,執法嚴厲,軍士對其存有畏懼之心,因此沒有敢違法犯禁的。
龐籍很會為人處事,但不是那種阿諛奉承、欺下媚上,而是與同道之士惺惺相惜,比如他和發起並主持“慶曆新政”的韓琦、范仲淹關係就很好,而且文臣司馬光、武將狄青都受過他的提攜。龐籍一生官職最高做到樞密使、太子太保一級,以七十六歲高齡善始善終。
這麼看起來,龐籍和龐吉,除了名字有些像,好像並無什麼關係,也沒有什麼他和包拯有所瓜葛的記載,所以說《三俠五義》中的那個大奸臣真的是杜撰出來的嘍?
這還真不是杜撰的,“太師龐吉”的原型其實是與包拯和龐籍同一時代的另一個人——張堯佐。張堯佐何許人也?他的侄女是宋仁宗趙禎的寵妃,生前封貴妃,薨逝後追封為“溫成皇后”。張堯佐因為外戚的身份,可謂官運亨通,先是升任三司戶部判官,後提升為天章閣待制,再往後加官為龍圖閣直學士,三司使,去世後被追封太師。
怎麼樣,是不是有點兒“太師龐吉”的影子了?再往下看,包拯曾經七次彈劾張堯佐,理由並不是什麼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的大罪,而是勸仁宗不要重用外戚,以防其勾結內宮干涉朝政。包拯的車輪戰法在皇帝那裡取得了成效,趙禎採納了他的觀點,將時任肥差三司使(掌管財政收支、租賦與鹽鐵專賣事務的要職)的張堯佐,召回了京城。
仁宗年間、侄女為妃、官至太師,所以說“太師龐吉”的真正原型其實是張堯佐,那個樞密使龐籍龐大人跟他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卻莫名背了差不多兩百年的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