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導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透過讀史,我們能明白一件事情的興與亡;透過品讀歷史人物,我們可以清楚一個人的成與敗。歷史是一部人性的回憶錄,讓我們透過讀史來盡大可能地糾正我們的缺點,充分發揮我們的優點。

蒯通,是范陽人(今河北保定一代),原名蒯徹,為了避漢武帝的名諱而不得不改成蒯通。在陳勝吳廣起義之後,蒯通是第一個展現自身能力的辯士了。之後,他在遊說韓信時更像一個頂級謀臣,判斷事情所展現出來的對局勢、對人心的透徹,都讓人不得不佩服。

像陳勝吳廣剛剛起兵一樣,蒯通在得知反秦農民軍聲勢浩大後,也開始尋找機會了。在武臣率軍征服趙地後自號武信君,蒯通就找到范陽令徐公進行遊說,以先弔喪、後賀喜的方式吸引徐公的好奇心。徐公問蒯通弔喪的原因,蒯通回覆道,徐公當了10多年的范陽令,執行苛刻的秦法引起很多人的痛恨,只是畏懼秦法而不敢作聲罷了,而現在天下反秦,很多人都想著報復徐公;徐公又問賀喜的原因,蒯通回覆道,自己以不戰而勝為上的理由去遊說武信君武臣,如若范陽令以首降之人獲得封賞可以給其他投降的城池作為榜樣,自然能做到千里傳檄而定。徐公聽後覺得可行,立刻派車馬載蒯通前往遊說,而武臣自然採納這個建議,就投桃報李將徐公封侯。這個訊息在燕趙之地傳開後,很快便有三十多個城池的守、令投降。蒯通的計策大獲成功,果然收到了傳檄千里而定的效果。

然後,蒯通就沒了訊息。再次出場時,蒯通已經投靠了韓信,主要做了兩件事,即勸說韓信偷襲齊國和據齊國三分天下,前者取得成功,而後者被韓信拒絕導致蒯通裝瘋逃跑。

成功說服韓信偷襲齊國。韓信率漢軍背水大戰趙軍,取得了一戰滅亡趙國的輝煌戰果,便依照李左車的意見休養士卒以養軍威,而酈食其也看出機會了,就和漢王申請要說服齊國投降。齊王田廣和丞相田橫懾於韓信軍威,又在酈食其的一通忽悠下,選擇歸附漢國並解除了軍事戒備。韓信得到訊息後本想停止攻打齊國,但蒯通此時進言:韓信軍並沒有得到漢王停止進軍的命令,不能因此停止攻打齊國,而且酈食其靠三寸不爛之舌就拿下七十多座城池,而韓信率數萬大軍才打下五十座城池,難道韓信的功勞反倒不如一個豎儒”。正是這兩句話葬送了酈食其的性命,既說了前線的實際情況,又挑起了韓信爭功的念頭(豎儒一詞的經常出現,也說明儒生當時很受人鄙視),於是韓信率軍輕取齊國主力軍隊,又大敗前來救援的龍且,不到一年就滅亡了齊國。

勸說韓信據齊地三分天下未遂。韓信大敗龍且軍隊後滅亡齊國,又被劉邦封為齊王,使得楚漢均衡徹底瓦解。項羽面臨己方精銳兵力被嚴重削弱和兩面作戰的窘境,不得已派出武涉遊說韓信中立,但遭到韓信拒絕。此時,蒯通也從中看到了機會,意圖使韓信選擇自立。蒯通先是從相面入手,從“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三方面作為相面的判斷依據,韓信若是給劉邦幹就是封侯,給自己幹就貴不可言了;又從當時形勢進行分析,楚漢雙方連年征戰導致人口大量死亡,糧食消耗殆盡,韓信此時決定著雙方的命運,所以不如讓楚漢保持均衡以實現三分天下的局面,再分封諸侯實現稱霸地位;再指出劉邦對韓信私人恩情很厚是虛的,並以張耳與陳餘反目為仇及文種與范蠡一死一逃為例,指明生死之交都靠不住,功高震主也是活不長的。數日後,蒯通再次勸說韓信早日決斷,一看事情不成就果斷逃走了。

蒯通雖然裝瘋賣傻跑了,但還是被韓信給坑了一把,所以做人不要教人做壞事呀。韓信因謀反被呂后所殺,死前說了句“悔不用蒯通之計”,於是劉邦就派人抓來蒯通。劉邦先問是否教韓信謀反,蒯通回覆是自己教的,還罵韓信不聽己言以致自取滅亡;又在劉邦要下鍋煮了自己後喊冤,用口才說服劉邦放了自己,一下子貢獻了兩個成語——吠非其主和群雄逐鹿。後來,蒯通還向曹參推薦過人才,不過也沒什麼太大的作為了。

每次讀到蒯通部分內容,只覺得這人很厲害了,也為他感到惋惜。蒯通一開始出場就很驚豔,他的做法用現在的話叫空手套,先遊說徐公,使徐公心中充滿對生死存亡的恐懼和未來前途的憧憬,又去遊說武臣,為武臣製造出了以最小代價取得最大收穫的期待,使兩者之間快速達成共識,取得了30多個城池不戰而降的輝煌成就。他雖然坑死了酈食其,但是完全沒有過錯,因為消滅齊國的生力軍對漢軍有利,消除了強大的齊國可能採取首鼠兩端所帶來的莫測風險。他勸韓信反叛劉邦,從戰略形勢、自立的好處、朋友和人臣相處之道方面進行分析,展現出一個頂級謀士的高水準,可謂是盡職盡責了。

蒯通唯一的問題就在於,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追隨物件,這是他不如酈食其的地方。正如我們所知的,埋頭苦幹很好,但請你也抬頭看看天。在亂世之中,一個人追隨的人就是他的天。酈食其當初準備參加反秦農民軍的時候,考察了路過家鄉的十多支隊伍將領,最終選擇了劉邦。如果他像酈食其一樣選擇劉邦,應該也能像張良、陳平、婁敬等人一樣盡展平生所學,在漢初取得一定的地位。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中、美、英三國簽署的《開羅宣言》與戰後日本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