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肝義膽,是人們對民間的忠勇之士的讚美。
人們為什麼要讚美具有俠肝義膽的民間忠勇之士?
是因為這種人敢於為受壓迫者受欺凌者鋌而走險。
這種人不畏強暴,又視死如歸。
他們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有時不亞於帝王將相。
因為有些帝王將相都不能懲治的殘暴之徒,在這種人面前卻會被嚇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
這種人當中最讓後人歎為觀止的就是荊軻。
荊軻,戰國時期的衛國人,後由衛國移居到了燕國。
當兇惡的秦國,攻伐齊國、楚國和三晉,像蠶食桑葉一般,快要侵略到燕國時,燕國的太子丹看到自己的祖國難以抵抗住對方的進犯,便想到了以刺殺秦王嬴政,來避免國破家亡的臨至。
於是,他求助於生活於民間的荊軻。
荊軻瞭解了他的意圖之後,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他的委託。
荊軻在易水邊上辭別燕子丹時,隨著好友高漸離擊築,高聲唱道: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
他當時為什麼要說壯士一去不復還?
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此去是深入虎穴,必死無疑。
明知必死無疑,為什麼還義無反顧?
因為他要去為弱者除害,去刺殺豺狼。
可嘆的是,這次刺殺沒有成功。
這次刺殺,如果成功,那麼中國的歷史勢必將會改寫。
會改寫成什麼樣子呢?
起碼不會出現後來的秦王朝對天下百姓的殘暴統治,也不會出現後來的陳勝吳廣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率領被壓迫者揭竿而起。
秦王朝的暴政,實質上就是從秦王贏政開始變得愈演愈烈。
據今日的專家何坦野寫的《秦朝徭役賦稅制鉤沉》一文揭露,秦國的勞役量是商周時的35倍。
35倍!這是多麼具有壓榨性的數字。
役民如奴,就是當時的秦國國政的概況。他當時的統治就差對老百姓敲骨吸髓了。
不殺他,不足以阻止秦國這隻惡獸向弱者的撲來。
因此,荊軻勇敢地站了出來,勇敢地接受了燕子丹的請求,勇敢地走上了刺殺這個傢伙的不歸之路。
圖窮匕見之時,這個傢伙當時就被嚇得抱頭鼠竄。
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中,就曾用以下這些關鍵詞描述了當時的情景——
秦王驚。時惶急。環柱走。不知所為。
什麼意思?
就是說,當時荊軻在他觀看那徐徐開啟的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之際,抄起那把暗藏於內的利刃,他立刻被嚇得面無血色,兩腿發軟,跑都跑不起來了,只能繞著柱子轉圈,以躲避荊軻的追殺。在這過程中,他狼狽得連身上的劍都拔不出來,更不知怎樣為好。
接下來,司馬遷對荊軻的描述則是:身被八創,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這是何等的慷慨凜然!
身上被劍砍中八處,左大腿已斷,自知死亡臨近,仍能倚柱而笑,這場面又是何等的慘烈何等的悲壯!
荊軻的出現,真的是激勵了中華民族的無數後人。在除奸鏟惡的歷史程序中,也真的是前仆後繼地又出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荊軻式的忠勇之士。
正所謂: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