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盧森堡一家小學透過比利時向法國政府提供了一份證明,上面的內容是關於拿破崙·波拿巴曾經在1806年對這所小學做過的承諾,說以後每年都會透過法國政府向他們捐贈一束康乃馨花,但是從1815年以後法國政府就停止了捐獻,於是他們2011年向法國政府索要賠償,最終法國政府出於對拿破崙的名譽維護,向這所小學提供了20萬歐元的賠償。
這件事情一時間在歐洲被傳為佳話,認為法國政府有效的維護了200多年的政府形象,當時處理這件事情的法國、比利時的人員還另外得到了政府的獎勵,但是在此之前,在瑞士發生的一件事件影響其實要更大一些,這就是1983年的瑞士農民討要拿破崙債務的事情。
1800年,拿破崙回到歐洲成為了法國義大利軍團的統領,率領這支軍隊翻越阿爾卑斯山進攻奧地利軍隊,在途中經過一處瑞士的小村莊時,因此部隊缺少糧食和相應的木材,於是向當地的一些農民徵集和借用,其中有一戶比較富裕的人家,家裡有一片果園,當時拿破崙的軍隊缺少木材但是攜帶的金錢又不夠,於是拿破崙就以自己的名義對這家農戶寫下了一份借條。
據說在之後拿破崙縱橫歐陸數十年的時間裡,這戶農民因為此事感到非常的光榮,一直將這份借條作為家族的一份榮耀傳承,直到1982年,當這份借條傳承到第五代主人的時候,因為農場遇到了災荒,因此不得不向法國政府提出還款的要求,最終在法國政府和瑞士政府的協商下,為了維護拿破崙的名譽,向這位農場主支付了將近60萬法郎的債務,而瑞士政府也拿出了部分資金幫助他進行農場的修繕。
這件事情傳出去後,法國政府的公信力大漲,被認為是當時歐洲最具誠信的政府之一,法國、瑞士、義大利等國也就此事為契機在國內尋找是否還有相似的情況存在,最終又有幾戶義大利農民依靠類似的借條得到了法國政府的還款。
1984年,這位瑞士農場主和那幾位義大利農民經過商量,將獲得賠償款中的一半拿出了在三國的交界處建立一座拿破崙雕像,而三國政府也很是支援,最後選擇在了三國交界的阿爾卑斯上的一處山丘上建立雕像,到今天都還是當地非常著名的一座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