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民國在歷史舞臺上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雖然它的存在猶如曇花一現,卻因特殊的時代背景,誕生了無數名留青史、甚至影響過一個時代的人物。有金戈鐵馬的地方軍閥、有手腕強硬的政治精英,有傾國傾城的佳人名媛,更有享譽中外的風流才子。而若提起民國才子,徐悲鴻定是繞不開的名字,因才華過人、成績卓越,他被稱為是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並與張書旗、柳子谷並稱畫壇的“金陵三傑”。然而,世人大多隻知道徐悲鴻的藝術成就,和圍繞在他身邊的緋聞,卻不知從一介平民到一代大師,他走的有多艱難。古人有言:“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徐悲鴻就如此,他的人生是先苦後甜,他是真正的從泥沼裡爬出來的人物。

出身貧苦

奮發向上的少年

1895年,因甲午海戰失敗,腐敗的清政府與帝國主義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作為戰敗國,清政府猶如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那一條條不平等的條款,不但粉碎了清朝統治者“天朝大國”的美夢,更加深了普通大眾的苦難。

就在這一年,徐悲鴻出生在江蘇屺亭橋鎮的一個平民家庭,他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名私塾先生,熟詩文、善書法,還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畫師,常應鄉人之邀作畫,掙點零花錢貼補家用。

受父親的影響,徐悲鴻在六歲的時候,就萌生了學畫畫的想法。不料,這個念想卻遭到了父親的反對,父親說:

“你應該好好讀書,因為要想成為一個畫家,首先要有淵博的學識,所以必須養成勤奮讀書的習慣。”

年幼的徐悲鴻,只能暫時放下畫畫的夢想,開始專心讀書。

轉眼,徐悲鴻到了上學的年紀,當時興辦學校的風氣盛行,不僅家境富裕的子弟上學讀書,一些家境勉強的人,也都送子女上學,但因家境貧寒,徐悲鴻的上學夢破碎了。

好在父親是私塾先生,親自為兒子授課,在父親辛勤的教導下,徐悲鴻九歲就讀完了《詩》、《書》、《易》、《禮》、《四書》、《左傳》。

有了一定的文學功底後,父親開始教他畫畫,但因當時清政府的腐敗,導致老百姓的日子越發艱難,人們溫飽都成問題,哪裡有雅興買畫。

父親在鎮上賣畫已不能維持生計,只能起早貪很地種田,幼年的徐悲鴻也跟著父親一起勞作,腳板上留下了一道一道的血紅印子。

即便如此,徐悲鴻也未曾耽誤學畫畫,只要有時間,他要麼跑到戶外去觀察、去寫生,要麼留在家裡臨摹知名畫家的名畫。

縱然生活處處是血淚,前途一片渺茫,但徐悲鴻依然用奮發向上的姿態,走腳下的千溝萬壑。

後來,家鄉慘遭洪水,徐悲鴻又跟著父親到處流浪,靠賣畫為生。流浪的日子並不好過,不僅風餐露宿,偶爾還會忍受別人的冷眼。

懂事上進的徐悲鴻沒有絲毫的抱怨,他不僅成為父親的得力助手,還不斷地摸索創造自己的風格,因看遍人間疾苦和不同的山水風景,他的畫畫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到了十七歲時,徐悲鴻的繪畫水平已傳遍四鄉,並接到了幾所學校的聘書,日子雖然艱難,但總算看到了一絲光明。

苦難的出身,生活的不堪,非但沒有壓垮徐悲鴻,反而激發了他的鬥志,不向命運低頭的人,註定會走出一條芳香四溢的康莊大道。

出身不夠絢麗,並不是阻止你進步的藉口,只要自己勇往直前,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身處絕望邊緣

依然沒有放棄希望

徐悲鴻的後半生是花團錦簇,但他的前半生卻步步走在刀刃上。

他剛被聘為學校的畫師不久,操勞一生的父親就病倒了,微博的收入不但要養活一家老小,還要給父親治病。

為了省錢,徐悲鴻就步行去授課,幾所學校之間足足有五十華里的距離 ,他常常是午夜起床趕路,乘著月色回家。

可即便如此努力,還是沒有救回父親的命,夫親去世時,家裡一貧如洗,徐悲鴻只能放下尊嚴,借錢葬父。

父親的去世,讓徐悲鴻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往昔歲月在眼前一幕幕地重現,夜晚他躺在床上,一個人偷偷落淚。

雖然難過,但徐悲鴻還是努力讓自己振作起來,同時,他做了一個決定,孤身一人去上海,尋找半工半讀的機會。

人有時候就需要這樣的魄力,敢於衝出眼前的一方天地,去外界闖蕩,也許就會遇到改變命運的機會。

1915年夏天,二十歲的徐悲鴻帶著家鄉的泥土氣息,來到了不夜之城---上海。

原本動身前,他已經聯絡了熟人幫忙介紹工作,可到了指定學校,校長卻說:“他看上去像個孩子,如何能工作呢?”

最終徐悲鴻流落在上海,找不到職業,從炎炎夏日到滿是落葉的深秋,徐悲鴻都一直是無業遊民。

身上僅有的一點錢也花完了,寒冷和譏餓包圍著這個有夢想的青年,徐悲鴻踏著枯黃的落葉,徘徊在街頭,心裡感傷地想:“人生的道路為何這麼艱難和狹窄呢?”

儘管來上海前,徐悲鴻想過未來也許會“凶多吉少”,但他萬萬沒料到,謀一份職業竟然比登天還難。期間,他幾次迎來希望,可希望最後又化為泡影。

空有一腔熱血,卻無處揮灑,明明滿身才華,卻無處施展,徐悲鴻感受到了命運的殘酷。

流落上海的苦悶,找不到工作的煩惱,飢寒交迫的痛苦,把徐悲鴻折磨得精疲力竭。

最絕望的時候,他甚至想跳進黃浦江,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但就在他抬腳那一刻,腦海裡突然蹦出一句話:“一個人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能夠自拔,才不算懦弱啊!”

任何時代,沒有背景的人,若想實現夢想,扭轉結局,都不會太順遂,而最終成功的那個人,一定是強者。

徐悲鴻放棄了輕生的念頭,選擇繼續往前走。

皇天不負有心人,苦心作畫的徐悲鴻,終於在無數次被拒絕和無數次的失望後等到了機會,有人主動來買他的畫,雖然收入還不高,但溫飽問題解決了,他終於可以踏實畫畫了。

靠著一絲信念,靠著不拋棄、不放棄的執著,徐悲鴻熬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歲月,他的畫畫之路越走越遼闊。

拜倫曾說:“逆境時,人靠希望得救。”

一個真正有骨氣的人,是不會被眼前的挫折打敗的,哪怕逆風行駛,哪怕身處絕望,也不會輕易和生活妥協。

因為他明白,你若不放棄希望,困難早晚會成為手下敗將,等待你的也定會是一路高歌。

對自己要求苛刻的人

註定有所作為

溫飽問解決後,徐悲鴻又迎來了新的機會。

一次偶然,徐悲鴻看到上海震旦大學的招生廣告,他鼓起勇氣報名,竟被順利錄取,學費是和同鄉阮翟光先生借的。

入學後,徐悲鴻學的是法文,但從未耽誤畫畫。有一天,他正在畫素描,忽然接到了一封信,裡面裝著五十元的畫畫稿酬。

講信譽的徐悲鴻,急忙去還了阮翟光的債務,阮先生被他的人品打動,又介紹幾位朋友的子女跟他學畫畫,徐悲鴻終於有了固定收入。

後來,徐悲鴻又成功應聘到上海倉聖明智大學,為倉頡畫畫像,在這裡他不僅認識了康有為、王國維等頗負盛名的學者,還得到了一千六百元的高額費用。

至此,久經磨難的徐悲鴻,終於在上海站穩腳步後,但他沒有被眼前的成功迷惑,和那個時代的有志之士一樣,他渴望去海外留學,渴望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渴望在畫畫上有更高的成就。

於是,1917年,在上海呆了兩年多的徐悲鴻,開啟了自己的留學生涯,他先去日本,後來又去了藝術天堂法國。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有人為錢財而來,有人為夢想而來,徐悲鴻就屬於後者。

畫畫不僅僅是徐悲鴻謀生的手段,更是他的生命,他對美術的痴迷,已經到了深入骨髓的地步。

留學的生活是清苦的,政府補貼的費用又極其有限,為了購買油畫工具和顏料,徐悲鴻只能從十分貧乏的生活費中擠出一點錢,每餐只以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面包充飢。

其實,徐悲鴻可以不必過得這麼艱難,那會他的畫畫水平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高度,他完全可以像有些人那樣,在國外待幾年,掛著“海歸”的頭銜,回國不愁沒工作。

但徐悲鴻哪裡肯,他立志要在美術上有所造詣,對藝術的追求,讓他不顧一切,他可以不吃飯、不休息,但就是不能不畫畫。

有時候為了臨摹一副名畫,他可以一口氣工作十幾個小時,中間一口水都不喝,同學都說:“你簡直是發瘋了。”

徐悲鴻不是發瘋,他只是對自己要求比較高,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他永遠不滿足,永遠不允許有絲毫的懈怠。

放眼望去,我們身邊有作為的人太少,究其原因,並非是他們天賦不夠,也不是機遇太差,而是對自己太寬容,無論做什麼事,如果沒有匠心精神,都很難有所作為。

那幾年的留學生活,讓徐悲鴻的畫畫水平得到了飛躍般的提升,他甚至僅憑記憶,就能將馬、獅子等動物的各種動態默畫出來。

徐悲鴻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甚至有能力在國內和國外舉辦畫展,人們都以得到徐悲鴻的畫為榮,甚至不惜花費重金。

苦熬數十載,徐悲鴻終於成為了一代大師。

回國後的徐悲鴻,雖然已經是大師級別的人物,但他依然忙碌著,不僅自己日復一日地堅持創作,還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人才,為中國美術事業,嘔心瀝血。

他擔任國立北平藝專校長,無論是在民國首都,還是新中國首都,都是美術界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

不可否認,徐悲鴻在藝術上有異於常人的天賦,但他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大師,絕對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在追夢的路途中,但凡他對自己放鬆一下,都不會有如此大的成就。

真正有志向的人,不會寄希望於他人,只會對自己百般苛刻,有種不做到極致,不罷休的心態。

這樣的人,哪怕起點很低,也會後來居上,成就一番事業。

一路走來,徐悲鴻步步是血淚,他一直在逆風行駛。

他出身貧苦,十幾歲就跟著父親去流浪,好不容易熬到可以養家餬口的年紀,父親又撒手人寰。

他憑藉一腔孤勇,獨闖上海灘,卻遭受二連三的遭受打擊,他受過凍、捱過餓,最難得時候甚至想過一死了之時候,

可最終,徐悲鴻憑藉驚人的毅力,戰勝了生活中的一切逆境,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畫家。

徐悲鴻的一路逆襲,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出身卑微時,不要放棄鬥志;身處絕望時,不要放棄希望;小有成就時,不要放鬆自己。

這是遊走人間的智慧,也是成功路上最簡單的哲學。

1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篡位方法的開創者:後世很普通的篡位,在曹丕眼裡可是個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