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少年時期給地主放過牛,做過和尚,討過飯,三年流浪生涯,他足跡遍佈淮西各地,坎坷的經歷使得朱元璋開闊了視野,也積累了生存的經驗,練就了堅毅果敢的性格。

與此同時,朱元璋也變得異常殘忍,生性多疑,無端猜忌他人。

做了皇帝以後,朱元璋對自己的子孫驕縱放任,對屬下的臣子卻頗為嚴苛,誅殺謀逆造反的臣子,動輒要牽扯到數以萬計的無辜者。

朱元璋為了有效監控大臣,設立了巡檢司、錦衣衛,巡檢司負責盤查往來可疑之人、緝捕盜賊、打擊走私等犯罪行為,屬於明察。

錦衣衛負責監視百官私下的動向、言論等,遍佈大街小巷,城市鄉野,滲透力極強,屬於暗訪。

《明史》記載:“獨錦衣衛堂上官,大紅蟒衣、飛魚服、烏紗帽、鑾帶,、佩繡春刀……”

錦衣衛及時將第一手情報提供給皇帝,使得明太祖朱元璋對百官的言行舉止洞若觀火,瞭然於胸。

大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的某一天,散朝之後,時年已七十九歲的博士錢宰在回家的路上吟詩一首:“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

這首詩明顯是在發牢騷,埋怨早朝起得太早,自己得不到好好休息。

錢宰是吳越武肅王錢鏐的十四世孫,元朝至正年間考中進士,卻因父母年邁而放棄了仕途,在鄉間教書授徒。

明朝建立後,錢宰被朝廷徵召,出任國子助教,後晉升博士,任職校書翰林,其《金陵形勝論》、《歷代帝王樂章》等著作深為皇帝賞識。

錢宰發過一通牢騷,第二天還得照常上班,朱元璋見到他,一臉壞笑說:“昨日你那首詩寫得不錯哈?可是朕並沒有埋怨你遲到啊!你應該把‘午門朝見尚嫌遲’這句的‘尚’字改成‘憂’字才對,是不是啊!”

錢宰當時嚇壞了,褲兜子直淌冷汗,立馬伏在地上磕頭謝罪。

朱元璋也沒深究下去,順水推舟送個人情,說:“朕這就放你回老家,好好休息休息!”不久,錢宰正式退休,返回故鄉養老。

一日,文淵閣大學士宋訥在家中接受學生敬茶,學生不小心把茶杯弄掉了,摔得粉碎。

宋訥很生氣,這場景又被錦衣衛的探子看得一清二楚。

次日早朝,朱元璋問宋訥:“昨日為何生氣啊?”

宋訥大驚,於是說:“昨日臣的學生敬茶,不小心把茶杯弄碎了!我覺得自己管教不嚴,是在生自己的氣!”

朱元璋呵呵一笑,隨即命侍從取來一幅畫,宋訥一看,正是自己昨夜發怒時的樣子,他不由得心裡“咯噔”一下,幸虧自己沒有說謊啊!

《明史》記載:洪武七年(1374年),吏部尚書吳琳年老體衰,請求告老還鄉,皇帝准奏。

吳琳返回家鄉之後,朱元璋覺得吳琳身體還可以,為何早早就退休?是不是心存異志呢?於是派遣錦衣衛,到吳琳的老家湖北黃岡秘密監視。

錦衣衛使者潛伏在吳琳家附近,發現有個農夫坐在小板凳上拔稻苗,不一會兒起身運送到田裡,非常謹慎小心。

使者就走過去問:“這裡是不是吳尚書的家啊?他在不在家?”

老者放下手中的稻苗,回答說:“我就是吳琳啊!”

錦衣衛使者返回京城,向朱元璋如實彙報,朱元璋發覺吳琳並沒有和地方官往來,大為滿意,再次派人厚賞了吳琳。

吳琳聞知詳情,大感後怕,慶幸自己遠離了官場。

名儒宋濂性情慎密,做事謹慎,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

宋濂在朝中和皇帝對話,散朝之後從不私下和別人說。

他認為人臣不可欺君,常常說:“人君如同父親、老天一樣,不可欺騙!”

有一次,宋濂在家中宴請客人,朱元璋派人暗中查訪,對當天宴請的人,宴席間的談話瞭如指掌。

第二天,宋濂上朝,朱元璋饒有興致地問:“愛卿昨夜是不是喝酒了?宴請何人啊?”

宋濂如實對答,朱元璋見他毫不隱瞞,大喜,誇讚道:“果真如此,愛卿沒有欺騙朕啊!”

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延續至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才可說是正式結束長達290年的歷史。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司馬相如:鳳求凰琴挑卓文君的愛情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