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12年清廷退位,期間70多年的時間裡,孱弱的清政府陸續與西方列強,簽訂了大大小小几十個不平等條約。
這些不平等條約,內容涉及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等方方面面。那麼,在清朝滅亡之後,民國政府是怎麼應對這些條約的?尤其是那多達數億兩白銀的鉅額賠款,最終是怎麼處理的呢?
其實在清朝滅亡前,兩次鴉片戰爭以及甲午戰爭的賠款,清朝已經賠償完畢。尤其是數額高達2.3億兩白銀的鉅額甲午賠款(其中3000萬兩是“贖遼費”),清廷更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賠付到了位。
因為當時日軍賴在清朝本土“監督”著付錢,為了及早送走這些不速之客,清廷不惜以抵押海關關稅的方式,冒著敲竹槓式高額利息的風險,向西方各大銀行借貸,先填補了這個巨大的窟窿。
也就是說,光看款項的話,唯一的債務就是《辛丑條約》的賠款。可這筆大頭債是所有不平等條約中最多的,因為這一條約規定,清政府每個人口都要拿出一兩銀子當作賠款,也就是4.5人乘以一兩,整整4.5億兩白銀啊!
要知道,當時的清朝每年的各項收入,總計下來也不過是1億兩左右,而這個老大帝國由於連年的戰事、饑荒,其維持基本運轉的費用就高達一億一千萬兩。也就是說,清政府晚期長年處於財政赤字狀態,對這筆數額巨大的賠款根本無力償還。
不得已之下,清朝政府一方面繼續增加苛捐雜稅壓榨國內百姓,另一方面與列強協商延長還款期限,用39年時間分期償還這筆賠款。拿慈禧那句不要臉的話來說,就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當真是崽賣爺田心不疼。
而這些侵略者可不是善茬,他們雖然同意了清朝的請求,卻要求清朝額外支付每年5%左右的高額利息。結果,裡外裡下來,這筆賠款最終成了9.8億兩,整整翻了一倍。
這還不算完,在償還欠款的過程中,國際銀價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英法美等國覺得自己吃了虧,又要清朝政府直接給各國賠償其本國貨幣,並補齊當年和本年之間的銀價差額。僅這一項,中國又損失了800萬兩白銀。
直到1912年清廷退位,這筆賠款也只還掉了四分之一左右,剩下的窟窿還有7億多。
對於新生的民國政府來說,這筆大頭債要不要承認,其實很難抉擇。貨真價實的白銀賠款和一系列在華權益,對於任何一個西方國家來說都是不能輕易放棄的,南京臨時政府以及後來的北洋軍政府,都沒有勇氣和實力去得罪西方列強,於是它們主動宣佈接受原有條約。
不僅如此,由於內部爭鬥不斷,中間北洋政府存續期間,對於西方列強的種種不合理要求一直聽之任之。比如段祺瑞掌權時,就爆出了臭名昭著的“金法郎案”。
1922年,法國政府主動提出要將庚子賠款的“未付部分”(劃重點)退換中國,這難道是法國人大發善心了?
實際上,當年法國爆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法郎購買力只剩下面值的三分之一。之前列強已經強逼清政府使用本國貨幣,法國的就是法郎,來支付庚子賠款了。結果,法國就準備用這筆嚴重縮水的錢來結清各種中法欠款。經過一系列債權的轉移和支付,最後算下來,得,如果北洋政府同意了對方的要求,賬面上至少損失6500萬元。
段祺瑞政府居然還答應了!原因其實很簡單,由於償還庚子欠款需要透過已經抵押的關稅,所以段祺瑞答應法國退款,雖然損失了一筆在未來看來很大的款項,但卻可以先一步從稅務司獲得近2000萬的資金。
除法國以外,其他西方國家大多也都陸續宣佈退還庚子賠款,這些國家願意放棄這部分利益,主要與當時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有關。不過,和法國的情況類似,這些西方國家大多數都是將尚未賠付的部分予以放棄。稍微有點例外的,當屬美國。
1904年,中國外交官梁誠在與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商談庚子賠款糾紛時意外得知,原來美國在賠款計算時有大量款項的計算有誤,他立即以此為由開始對美國國會議員進行遊說,希望美國退還不實賠款。
在他的奔走下,美國國會最終決定將這部分賠款退回,專門用作中國的教育事業,像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就是用這筆退款建立的。這筆退款大約佔對美賠款金額的一半左右,美國也是11國中退回賠款最多的國家。
當然了,美國之所以願意退回部分賠款,除了因為數額不實問題被梁成發現外,還與美國當時主流觀點中,希望增強與中方經貿合作的訴求有關。就像當時美國伊利諾大學校長愛德蒙·詹姆士說的那樣,“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
作為新崛起的列強國家,美國並不想直接介入殖民地的管理,它追求的是傾銷商品的市場。而當時的清朝,作為一個有著4.5億人口的市場,有著極大的消費潛力,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留個好印象,也是美國為了將來推銷商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