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通常用“杏林春暖”形容醫生的醫術好,讚揚醫生的精神,但是關於杏林的來歷你們知道嗎?這就要和我們熟知的三國有關,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關於“杏林”的來歷,咱們一起往下看!
董奉(220年—280年),又名董平,字君異,號拔墘,候官縣董墘村(今福州市長樂區古槐鎮龍田村)人,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
少年學醫,信奉道教。年青時,曾任侯官縣小吏,不久歸隱,在其家村後山中,一面練功,一面行醫。董奉醫術高明,治病不取錢物
途經鍾離(今安徽鳳陽)時,他看到當地人民由於三國爭戰而貧病交加,十分同情,便在鳳凰山之南六十里的一個貧困的小山坡上居住下來。他根據當地的地理、氣候條件,把江南種植果木的農業技術知識傳播給鍾離農民,鼓勵人們在荒山坡上種植杏樹以救荒致富,可惜很多人對這位懸壺治病的“遊醫郎中”,提倡的種杏致富的意義持懷疑態度,並不實行。
於是,董奉定下了一奇特的規章:看病不收費用,但重病者病痊癒後,要在他居住的山坡上種植杏樹五株;病輕者,種一株。由於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遠近患者紛紛前來求治,數年之間就種植了萬餘株杏樹,成為一片杏林。
杏子成熟時,董奉寫了一張告示,規定:來買杏的人,不必通報,只要留下一斗穀子,就自行摘一斗杏去。他把杏子交換來的谷,用以救濟貧民。
據說,每年有二、三萬貧病交加的人,受到董奉的救濟。《寰宇記》雲:“鍾離縣杏山,吳時董奉居於此,為人治病,惟令種杏五株,數年,杏至萬株。”
《鳳陽縣誌》也載有,“杏山在府治南六十里,吳時董奉種杏於居,不數年,在他的住處又種植了十多萬株杏樹,至今在杏山還留有杏林遺蹟。
“杏林”已成為中華傳統醫學的代名詞,自古醫家以位列“杏林中人”為榮,醫著以“杏林醫案”為藏,醫技以“杏林聖手”為贊,醫德以“杏林春暖”為譽,醫道以“杏林養生”為崇。
杏林精神:“杏林”體現的是一種價值標準,包含著“親、善、誠、信、中、和”豐富的內涵,其靈魂是“道”與“德”。凡習醫藥者必推崇“杏林精神”,欲成為“杏林中人”。這正是杏林文化延續至今的生命力所在,同時也是傳統中醫藥文化精神的開宗。
關於“杏林”的來歷分享就結束,因為董奉的這種精神,導致現在醫生都自稱“杏林中人”。為一直奮鬥在一線的醫生護士點贊,你們還知道其他關於董奉的故事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記得留言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