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燕雲十六州一直以來是我國一個重要的軍事地區。自五代十國以後,有四百餘年落入北方少數民族之手。成了兩宋朝整個的遺憾。很多人說北宋武力不振,積貧積弱。經常被少數民族吊打。那這全部都是宋朝自己的責任嗎?只是因為它重文抑武的國策嗎?

不惟如此,燕雲十六州的丟失也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因素。那麼燕雲十六州到底在宋朝以及後面的元明清地位幾何呢?

一、 丟失燕雲兩宋小

燕雲十六州從地圖上看,是和長城東段重合的。它是自古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和漢族的三八線, 只要漢人手裡佔有這十六州, 便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唐末以前,這個地區大部分時間都是由漢人把持的。

五代時期的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為了讓當時遼太宗耶律德光幫助自己在晉安寨獲勝,許諾將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 、武、雲、應、寰、朔、蔚九合計共十六州土地,割讓給契丹。從此十六州在明朝以前,就一直在北方強勢的遊牧民族手裡。

石敬瑭去世後,後周世宗柴榮曾率軍拿下了三個州,但是很快又丟失,北宋就沒摸到這塊地區。宋太祖趙匡胤曾打算從契丹手裡買回十六州,但宋太宗趙匡義即位後輕鬆拿下了北漢認為消滅契丹也不是難事。然而,高粱河之戰宋軍大敗,從此兩宋對陣北方契丹、女真、蒙古等族轉攻為守。

太宗文功不成,轉修文治。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軍事上的"強幹弱枝"導致邊軍無戰力、而禁軍平時又無事可做,沒什麼戰鬥力。

因此,很多人認為,燕雲十六州是兩宋武力不振的藉口。曾經兩漢擊敗匈奴;隋唐也曾徹底征服了東突厥、吐谷渾和高句麗;為何偏偏宋王朝要把100多年沒有進取的理由壓在一塊"十二萬平方公里"的燕雲十六州呢?

其實北宋重文抑武和燕雲十六州對於中原帝國的重要性並不矛盾。因為燕雲地區的重要性猶如長城對一個王朝的重要性,萬萬不可小覷。

二、金元燕雲以為都

北宋一直沒拿回重要區域燕雲,一路又無險可守,只能在開封駐紮了大量的禁軍,宋太祖開封人為的種了大量的防護林來守衛都城不失。因為開封易攻難守,設定了大量的禁軍,對邊境地區的軍隊都不重視。

燕雲的軍事地位與契丹的強盛有一定的關聯,這是為什麼只有與遼抗衡的北宋,才以燕雲十六州為藉口。但是燕雲十六州這個名詞,在北宋以後沒有再被大量提及,是不是燕雲地區的戰略地位下降了呢?

實際上,燕雲地區越來越如咽喉般重要,契丹從燕雲停下來,而金和元從燕云為踏板入主中原。

在遼和北宋軍事不振以後,東北的女真人開始刀鋒漸盛。當女真人與北宋相約滅遼之後,佔據了燕雲地區的金國一看北宋這麼弱,為啥不吃了呢?

最終,金國憑藉燕云為跳板,進攻中原,最終進一步佔據了河南地,趙構倉皇逃竄到臨安建立了偏安一隅的南宋。

金國佔據了半壁江山一個世紀,繼而統治中原的是蒙古大元帝國。

蒙古帝國一開始只是想幹掉女真人而已,沒想過統一中原。

因此,只有木華黎接管中原,而黃金家族的後代們,都在歐亞大陸各處征服著。木華黎十分重視中原,而中原之中,木華黎最看重的還是燕雲之地。

木華黎認為,燕雲之地,是連線江淮、蒙古高原的戰略要地,地理形勢險要;在整個蒙古處在心臟位置,很是重要。

而燕雲地區,成為忽必烈建都首選,也是未來的政治、軍事核心區域。

北宋以後,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都是透過燕雲地區進入無險可守的中原。

之前千年建都的長安已經不再適合成為中華帝國的首都,而燕雲地區的北京成為王朝首都的首選之地。比起長安,北京更合適作為物資運送的終點。所以選擇建都燕雲,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把物資集中到燕雲,既滿足了首都龐大的人口供養,又能迅速調配戰時物資。換句話說,燕雲地區被青睞成為建都首選地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其軍事地位的重要性。

三、明清燕雲稱國門

當明軍在徐達的率領下,進佔大都的時候,丟失了燕雲的蒙古人,已經不配和大明爭雄。

而明帝國卻憑藉燕雲地區為跳板,在朱元璋時期和朱棣時期,多次北征打擊蒙古殘餘勢力。讓蒙古人越跑越北。

在嚐到了甜頭之後,朱棣把都城遷到了北京。但是,與其他中原王朝不同的是,明朝已經不重視西北的軍事戰略,把燕雲及其外圍,作為帝國經營的主要邊疆地區。

為了讓大明更加強大,兵部設定"九邊"。而既是帝國的首都,燕雲地區是九邊的重要部分。

因為當時又興起一個少數民族就是金的後代女真,有著密切的關係。而偏偏,女真的崛起,使得燕雲地區真的變成了天子守國門。

明代,燕雲地區的重要性猶如心臟般重要。這也是為什麼一代雄主明成祖朱棣要把首都遷到北京的一個重要原因。

清和之前的金、元一樣,並沒有想霸佔中原。皇太極時期曾多次嚮明求和,滿洲人滿足於像他們的先祖女真人一樣,只是希望明朝給於他們平等相處的機會,建立貿貢關係。

在多爾袞入關時,所能憑藉的主要力量只有八旗子弟十多萬人而已。但是很快他們就建立了最後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王朝。這跟拿下燕雲功不可沒。

很多投降於清的官員,在清征服中原和建立帝國的過程中展示了他們的能力。因此,很多人認為大順的失敗,是農民的侷限而非燕雲。

蒙元征服南宋的時候,漢人士大夫拼死抵抗,陸秀夫崖山殉國,那為何明末的漢人沒有這樣的節操呢?

漢人士大夫已經知道無力迴天了,不僅是民心上的,還有燕雲地區的丟失。

當大清帝國佔據了北京為核心的燕雲地區的時候,很多有識之士認為他們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

很多獨立思考計程車大夫投降清帝國並甘心臣服異族的核心原因,主要是他們認為燕雲地區已經為清所佔領,就算再負隅頑抗,已經不具備反攻的實力和條件了。徒增百姓的困苦。

結語

唐宋時期,燕雲地區的戰略價值異常重要;金元時期,燕雲從邊境成了首都成為遊牧民族窺視中原的跳板和統治中原的核心。

明清時期,大明因以燕云為首都兩百多年進可攻退可守;大清也因得到燕雲而一統江山。燕雲才是真的兵家和胡漢必爭之地。

從五代到大清帝國的1000多年間,燕雲地區,得之則興,失之則亡。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宋代女子圖鑑:一個女性社會地位高,職業自由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