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期設定大漢十三州,幷州就是其中之一,實際地址包含現在山西大部,內蒙、山西、河北部分地區,當時幷州轄上黨、太原、上郡、西河、五原、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九郡,由於幷州在當時條件惡劣,是出名的苦寒之地,再加上匈奴、鮮卑等異族的侵擾,幷州發展的一直不好,但民風彪悍,生產騎兵和猛將,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三國時期幷州地區都涉及了哪些歷史人物吧!
三國幷州地圖
幷州三大諸侯,短命諸侯的悲哀丁原是三國時期第一個出場的幷州刺史,麾下陣容強大,但卻被叛將所殺,不然董卓禍亂京師也得考慮一下了,張楊本身就是丁原麾下的猛將,後為上黨太守,武猛有餘而謀略不足,和丁原一樣死於部將叛亂,高幹是袁紹任命的幷州刺史,本身能力是不錯的,可惜遇到了曹老闆,可惜可惜......
丁原:字建陽,幷州刺史,漢靈帝駕崩後,受何進之邀,入洛陽誅殺十常侍,何進被殺之後與董卓發生衝突,董卓遣李肅挑撥誘使呂布將其殺害。
張楊:字稚叔,雲中人,初奉何進之命回幷州募兵,此後一直留在上黨攻打山賊,後因迎接獻帝東歸有功,官拜大司馬,最終被麾下武將楊醜殺害,致使曹操盡收其部眾。
高幹:字元才,袁紹平定河北後,官拜幷州牧,才志弘邈,文武秀出,官渡之戰時,在西線配合作戰,後投降曹操,復叛,最終兵敗身死。
幷州六大名將,文武足備,當世一流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的張遼、令曹操聞風喪膽的陷陣營統帥高順、三國後期數的上的郝昭、郭淮、王凌,說是當世一流,絲毫不為過吧。
呂布:九原人,素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說,原為丁原部將,接著歸附董卓,後依附袁紹,再依附張楊,後在與曹操在徐州的爭奪戰中因部下叛變而亡。
張遼:雁門馬邑人,先後從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曾受何進派遣前往河北募兵,在呂布敗亡後歸屬曹操,成為曹魏五子良將之首。
高順:呂布部將,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所統率的部隊精銳非常,號稱“陷陣營”。屢進忠言於呂布,呂布雖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擊破呂布後,高順被曹操所殺。
郝昭:太原人,少年從軍,屢立戰功,逐漸晉升為雜號將軍,後受曹真的推薦鎮守陳倉,防禦蜀漢,屢次另諸葛亮北伐無功而返。
郭淮:太原人,早年為夏侯淵的司馬,後期成為曹魏西線的大將,郭淮料敵準確,多立戰功,多次抵禦諸葛亮、姜維的北伐。
王凌:太原人,王允之侄,曾與張遼等至廣陵討孫權,後因不滿司馬懿專擅朝政,聯合兗州刺史令狐愚謀立楚王曹彪為帝,事洩自盡,夷滅三族。
幷州系將領18人,源自諸侯,出自幷州本是丁原麾下不知名小將,後期成為呂布、張楊麾下大將,雖在爭霸天下的過程中隕落或埋沒,但是數量不少,質量不錯,放眼其他州郡,同一時期這麼高產的確實不多。
魏續:呂布幷州系武將,與呂布有親,曾接替高順執掌陷陣營。
宋憲:呂布幷州系武將,勇武過人,與臧霸魏續並列,後投降曹操,官渡為顏良所斬。
侯成:呂布幷州系武將,嗜酒,曾犯呂布的禁酒令,因不滿而投降曹操。
曹性:呂布幷州系武將,善射,被呂布稱為健兒,有射瞎夏侯惇左目的戰績。
成廉:呂布幷州系武將,號為驍將,在隨呂布征討張燕的過程中, 陷鋒突陣,勇不可當。
魏越:呂布幷州系武將,曾隨呂布與公孫瓚、張燕作戰,多有功勳。
薛蘭:呂布幷州系武將,曾為呂布鎮守兗州,被曹操手下呂虔一箭所殺。
李封:呂布幷州系武將,曾為呂布鎮守兗州,曾殺曹操部將李乾,後被曹操擊敗。
劉何:呂布幷州系武將,一直跟在呂布身邊,曾鎮守句陽,被曹仁生擒。
高雅:呂布幷州系武將,曾駐守於須昌對抗曹軍,最終被于禁擊破。
李鄒:呂布幷州系武將,曹操攻打呂布時,和趙庶向徐晃投降。
趙庶:呂布幷州系武將,曹操攻打呂布時,和李鄒庶向徐晃投降。
秦宜祿:雲中人,呂布戰敗後歸降曹操,但其妻為曹操所獲,最終在張飛的挑唆下被殺。
秦朗:雲中人,秦宜祿之子,為曹操養大,後來成為曹魏後期的驍將。
秦明:雲中人,秦朗之弟,後期不幸成了司司馬懿、諸葛亮二人鬥智的犧牲品。
楊醜:張楊部將,曾殺張楊投奔曹操,又反被部下眭固所殺。
穆順:張楊部將,隨張楊在虎牢關前迎戰呂布,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
眭固:張楊部將,曾殺欲投曹操的叛將楊醜,並屯軍射犬,欲投袁紹,被史渙截擊斬殺。
幷州的異族,侵擾幷州,另幷州苦寒更加霜幷州的異族,是三國期間最厲害的異族,匈奴之禍,讓大漢朝廷苦惱了百年,也讓後世頻頻嗟嘆,可以這麼說,在帝都處在長安、洛陽之時,幷州時阻擋匈奴的最直接戰場。
於夫羅:匈奴單于,漢末軍閥混戰之際,先後與袁紹、張楊、袁術等人聯合與曹操交戰,均敗。
呼廚泉:匈奴單于,於夫羅之弟,曾派右賢王去卑幫助漢獻帝東歸,其後還於本國。
劉豹:匈奴人,於夫羅之子,後成為左賢王,接掌了匈奴左部。
去卑:呼廚泉之叔,曾受命率軍協助漢獻帝東歸,與李傕、郭汜交戰。
檀石槐:鮮卑首領,有勇有謀,東漢末在高柳北彈汗山建立了王庭,完全佔據匈奴的故土。
出自幷州的小名人王司徒為首其實還有很多,就不列舉了,此處文人相對較多,但比之其他地區,幷州就不夠看了。
王允:太原人,他以連環計刺殺董卓,並在刺殺成功後與呂布共執朝政,但因其居功自傲,在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後被處死。
李肅:五原人,初為董卓帳下虎賁中郎將,曾為董卓說服呂布來降,后王允、呂布策劃誅殺董卓,拉攏李肅同謀,後為呂布先鋒與牛輔軍交戰,兵敗後被呂布斬首。
王昶:太原人,少有名氣,深得太傅司馬懿的器重,曾參與平定“淮南三亂”有功,遷驃騎大將軍。
浩周:上黨人,曹魏將領,關羽水淹七軍時為于禁護軍,兵敗被俘,孫權奪取荊州後,又歸屬孫權,深得孫權喜愛,但最終被送還魏國,被棄用。
溫恢:太原人,他曾在曹操身邊擔任丞相主簿,深受重用,後歷任侍中、魏郡太守、涼州刺史、護羌校尉,最終在赴任途中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