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們讀一些“大歷史”,舞臺上的主角永遠都是一些王侯將相。身為老百姓的我們,翻閱那些歷史時,如果總是有“書生意氣、壯志封侯”的想法,恐怕要掂量自己是否能經受的住從底層寒門向上爬必須面對的各種壓力,擱在今天說,就是看不到的天花板。
讀了大人物的傳奇,難免好奇不同年代的小人物,也就是芸芸眾生是否也有相似的“傳奇”?雖然不見得那麼氣魄雄壯、威振千里,但民間往往有獨特的智慧,與之相關的故事也往往讓人或動容或慨嘆良久,誰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呢!
其實與之相關的書還是比較好找的,於是,我最近先是讀了馬伯庸的《顯微鏡下的大明》,隨後又讀了《被統治的藝術》。這兩本書的時代背景都是明朝,都是著眼於平常人的故事,我想,我們這樣的普通人讀幾百年前普通人的故事,應該是更能理解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吧,於是,這兩本書完全可以放在一起比照著閱讀。
《顯微鏡下的大明》讀起來風趣幽默,裡面的故事頗有一種荒誕喜劇的悲涼感。這本書是實實在在的講歷史,從後來馬伯庸出版了《兩京十五日》來看,此書多半是查詢資料攢素材時的衍生作品。
《被統治的藝術》的作者是加拿大學者宋怡明 。注意,不要因為宋怡明這三個字就認為他是個華裔,實際上,他是一位“根正苗紅”的外國人。身為前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這本書的學術報告既視感強了不少,但讀起來依舊像是讀故事,這點讓我驚歎不已。
而且,中文版的章節標題用了格外親切的章回體小說的標題形式,頗有一番樂趣。
《被統治的藝術》目錄(部分)導 論 悲苛政一門入軍戶 嘆淒涼三子死他鄉明代中國的日常政治第一部分 在鄉村第一章 服兵役賢弟勇代兄 分家產幼子竟承嗣徵兵、軍役與家庭策略第二章 藏禍心惡少誣富族 噤蜚語軍叔訪故親士兵與親屬的新社會關係第二部分 在衛所第三章 亂海疆倭寇混真假 犯走私官匪淆黑白沿海衛所與海上走私第四章 結連理戍兵入鄉俗 辦衛學軍官傳書香衛所裡的新社會關係第三部分 在軍屯第五章 遭構陷家門逢厄運 詛書吏屯卒雪冤情軍屯內的制度套利第六章 施巧計軍戶取民籍 聯鄉誼一廟奉二神屯軍與百姓社會關係之處理第四部分 餘音第七章 認同宗異姓成親族 作始祖關帝顯神威明代軍事制度的遺產
如果單看書名《被統治的藝術》,我們可能還會以為這是要說“奴化教育”之類極為陰暗的內容,但關注到英文原名《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 Everyday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也就是《被統治的藝術: 中華帝國晚期的日常政治》,你就會恍然大悟,這又是一本借“小民視角”下的歷史,講政治的書。
明朝是封建制度下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王朝,一旦聊起明朝的各種“奇奇怪怪”的“御民體制”,那就說來話長了,而既然說來話長,那我們就長話短說好了。
《被統治的藝術》主要說的是“福建軍戶在原籍、衛所和軍屯的生活”,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明朝世襲軍戶制度下,軍戶家庭與官府的互動——也就是如何利用各種不違規違法的手段進行各種趨利避害。
這裡出現的第一個概念是【軍戶】——由於明代的戶籍制度我沒深度研究過,大概只能聊聊我的理解。
這個【軍戶】還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設計的一套“完美政府”制度中的一環,即一旦“你”在明開國之際被列為軍戶,那麼,整個家(族)就世世代代為軍戶,如果國家有需要,那麼,這個家(族)中就必須拍出一個男丁前往軍隊服役。
與之相關的還有什麼匠戶、民戶等,說白了,就是限定人民一生的職業與事業,除非你有幸讀書中舉,否則,大概一輩子都要承襲父輩、爺輩的職業,而兒子、孫子也是如此。當然,雖然想想就很不科學、厚道,但明代初期的社會就是這麼運作的。
第二個概念就是【福建籍的軍戶】,他們是本書的主角。
以我與福建人的接觸感受,我發現福建人普遍有極為濃厚的鄉土(宗族)情節,可以簡單理解為“大家族觀念”,不像我們內陸地區往往以小家為單位,似乎福建地區、兩廣地區,以同姓同血脈為紐帶的“大家族”才是“運作單位”。這就意味著,很多大策略往往是以集體利益優先。
當我看完《被統治的藝術》這本書後,似乎是能更加深刻地明白這種鄉土(宗族)情節的歷史淵源。單以福建看,明代沿海衛所在帝國統治中後期時不時需承擔打擊倭寇和海盜的責任,士兵出征,就真的是保小家與衛大國的統一;到了清代,沿海地區先是成為部分反清愛國人士的基本盤,平復騷亂不久,又面臨外夷的堅船利炮,各種侵擾。總之,就是各種不安定。
在不安定的內外環境下,“抱團取暖”、“彼此依靠”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於是,歷史成為了促進家族發展的重要因素。各個家族必須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制訂出種種策略以最佳化自身處境”,既不能公然蔑視公權力引發殺身之禍,更不能俯首帖耳任人宰割,自然,“在反抗與服從的“中間地帶”運作,以期將需要付出的代價降到最低,同時使利益最大化”。我們得以從圍繞上述核心衍生出的史料中一窺民眾的智慧——說起來,都是被逼的!
在《被統治的藝術》這本書裡,作者宋怡明先生從鄉村、衛所和軍屯這三個地點介紹了民眾的四種應對策略,分別是:“最佳化處境”(strategies of optimization)、“近水樓臺”(strategies of proximity)、“制度套利”(strategies of regulatory arbitrage)、“訴諸先例”(strategies of precedent)。
我個人並不想在專欄裡【深度】逐個拆解這4種策略,因為拆解之後,讀書的樂趣就少了大半。我只想聊幾個自己的感觸。
第一,由於中國幅員遼闊,“皇權不下縣”的現實情況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了生存空間,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地方政府與地方政府間,地方軍戶與地方政府間,地方軍戶內部會為了各自的利益絞盡腦汁。用經濟學的角度看,就是每個維度(層級)都在利用資訊不對稱。
說來也有趣,正是因為資訊不對稱的存在,地方軍戶內部為了協調各方關係,創造性的發明了類似當代“信託”的權利繼承體系——這一切都是基於文書(格式條款)產生與履行的。由此可見,至少在軍戶這個領域,社會誠信有相當的“自治力”。
第二,與當代一樣,本身擁有社會地位優勢的人能更好地“利用”制度的漏洞。因為本書的參考資料往往來自【地方大家】的族譜,能擁有族譜,就意味著他們至少有累世的資源,其身份絕不可能是最底層計程車兵。於是,利用本身已有的優勢向上和向下都能謀求私利。
雖然本文開篇說主角是“老百姓”,實際上,這裡的“百姓”並不是最廣泛意義的普羅大眾,而是普通人中更接近上層的位置。借用個不太好的說法,那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第三,“編戶齊民”制度的重要意義。從古至今,“流民”很容易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於是,控制人口有效流動成為歷朝歷代主政者必須要考慮的主要問題之一。
與控制人口有效流動相關的,是有效監督人口流動——知道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單以明代看,太祖朱元璋的一整套人口管理體制,雖然看起來什麼軍戶、民戶等有些不通人情,但結合早期實行的【黃冊】制度,就能看出這些“頂層設計”是很有助於社會管理的。
也就是說老百姓總體比較安分,在沒有外敵入侵的情況下,明帝國內部至少是相對安定的(尤其是早期),人民雖然會有遷徙流動等,卻並不是因為天災人禍(戰亂)。
注意,由於本書的副標題是“中華帝國晚期的日常政治”,所以,我們能從此書中看到各種“亂”,人口的流動缺少監督,這就意味著“管理制度”出現了問題,由小見大,可以看到明帝國的頹相,龐大的國家機器屢出問題,疾病纏身又無良醫,大概只能坐以待斃了。
第四,是“以古鑑今”。之前我們也說了,福建的軍戶們會各種趨利避害,但利用規則的漏洞日久,往往就容易走到事情的反面。例如,明代是有海禁的,即限制海外貿易。但在利益的驅動下,走私與海盜註定並起,而不少軍戶其實就是走私商人兼海盜,這種“黑白通吃”註定會讓某個區域越發腐敗。
同時,雖然一個家族內部的契約有效。但如果外部環境驅動人想法設法鑽空子,勢必會讓人淡薄契約精神。事實上,正是由於政治環境和法治環境存在的漏洞促成人長於變通,以至於我國當代民眾依舊未能足夠重視契約精神。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完善的誠信記錄和考核機制,缺少對法律和道德的尊重,長此以往,勢必會讓社會走向混亂,國家走向衰敗,民族走向滅亡。
坦率地講,《被統治的藝術》與同期閱讀的《顯微鏡下的大明》一樣,都讓我讀到最後油然而生一種膽戰心驚——巧妙地“陽奉陰違”,利在當代,禍在千秋啊!
在曾經的大時代和如今的大時代,其實不少基層民眾最真實的生存處境都被會“選擇性的忽略”,“被統治”之時,想要在掙扎中生存,註定是一種“藝術”——雖然這種藝術“很冷血與殘酷”。
ps,想進一步瞭解明朝,經典著作《明朝那些事兒》也可以考慮下喲!
最後,我用一句話總結吧!
《被統治的藝術》這本書“對(讀者)理解中國傳統政治文化與社會形態(極)富有啟迪意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