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儘管現在已經是科技發達的21世紀,但是我們還是會時常感慨製造和傳播謠言是如此的容易。近年來,一張德軍士兵與蘇聯紅軍女戰士的接吻照片在全球社交網路上廣泛流傳,而且還有一段看似十分真實的文字說明:1939年9月22日,蘇德在波蘭佈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歷史會師,而這張照片就是當天拍攝的。乍一看文字說明似乎沒毛病,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接下來就讓我們弄清楚這一切。

這些年來,特別是今年蘇德在1939年瓜分波蘭的話題在全球範圍內廣泛熱評。在西方媒體和政客不斷的推動下,"蘇德共同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都快成為"歷史事實了",然而事實上是,蘇聯人不可能和弗裡茨(1941年至1945年偉大的衛國戰爭中,蘇聯在前線對德國人的貶義綽號)成為朋友。當然,1939年9月22日,蘇聯紅軍和德國國防軍在被佔領的佈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會面。有人認為,當時蘇德在那裡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閱兵式,包括俄羅斯前文化部長梅金斯基在內許多知道實情的人則駁斥這種觀點。後者認為,當天在蘇聯代表的監督下,德軍舉行的是城市交接和撤軍儀式,當時德軍指揮官古德里安將軍和蘇聯旅級指揮員謝苗·克里沃舍因站在臨時搭建的觀禮臺上,蘇聯坦克兵們注視著發生的一切,總的來說氣氛還算融洽和輕鬆。

要想了解那段歷史,就不得不從德國閃擊波蘭說起。德國於1939年9月1日閃擊波蘭標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次日,德國空軍便對佈列斯特要塞發動了空襲,投擲了10枚炸彈,炸燬了要塞中的"白宮"。當時,波軍第35步兵團和第82步兵團的補充營以及經動員等待派遣到其他部隊的後備軍都駐紮在要塞內的營房中。他們在在旅級將軍康斯坦丁·普利索夫斯基將軍的指揮下,要塞的駐軍和後備兵組建了一個"低地"戰鬥群,人員約2500人,分為3個步兵營、1個工程營、若干個要塞炮兵連,還有2列裝甲列車和14輛法制雷諾FT坦克。

佈列斯特要塞波軍司令康斯坦丁·普利索夫斯基將軍

9月13日時,要塞駐軍的家屬全部被疏散,波蘭士兵挖掘好戰壕,用坦克扼守要塞大門。同一天,古德里安將軍指揮的德軍第19摩托化軍的先頭部隊對要塞發起了進攻,進攻部隊的戰鬥步兵是要塞守軍的2倍,坦克是其7倍,火炮則是要塞守軍的6倍。

1939年9月14日,一個由77輛坦克組成的德軍偵察營試圖奪取城市和要塞,但是被有12輛雷諾FT坦克支援的波蘭守軍擊退。當天,德軍飛機和大炮開始轟炸要塞,在經過一天一夜的戰鬥,德軍於次日清晨佔領了佈列斯特市的大部分地區,波蘭守軍退入佈列斯特要塞。

9月16日上午,德軍開始進攻要塞,但被守軍數次擊退,時至當日晚間,德軍終於攻佔了要塞城牆,但卻無法進一步突入,部署在要塞大門內的兩輛雷諾FT坦克給予德軍坦克沉重的打擊,波蘭守軍共擊退了德軍7次進攻,但己方損失高達40%,要塞司令普利索夫斯基將軍也在戰鬥中受傷。9月17日,普利索夫斯基將軍下令守軍渡過布格河向南撤退,穿過未被損壞的橋樑,波蘭守軍殘部撤入特雷斯波爾。在數天的戰鬥中,波軍陣亡1000餘人,損失14輛坦克。9月18日,德軍進入波蘭守軍放棄的佈列斯特要塞。

9月22日,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附加秘密協議規定(雙方劃定勢力範圍),佈列斯特被移交給蘇聯政府,移交儀式由德國宣傳機構《德國每週新聞》(Die Deutsche Wochenschau,歸戈培爾的宣傳部管)全程拍攝,並透過剪輯,製作成德蘇在佈列斯特舉行聯合閱兵的宣傳片。但實際上,蘇德雙方的各自行動湊到了一起,一方進城,另一方出城。

蘇德就劃界問題進行了長達1天多的談判

9月20日,克里沃舍因旅級指揮員的坦克第29旅的一部接近佈列斯特要塞,開始就佈列斯特市和佈列斯特要塞的移交事宜與德軍展開談判,談判一直持續到第二天的9月21日。9月22日上午10點,在要塞上空懸掛了五天的德國軍旗,在德國軍樂隊的樂曲聲中緩緩落下,駐守在要塞內的德軍第76步兵團撤出佈列斯特要塞。9月22日下午,德軍以同樣有序的方式從佈列斯特市撤軍,期間沒有發生任何摩擦,德軍將城市移交給蘇聯紅軍。

古德里安確實想舉行一場盛大的聯合閱兵式,但最終他同意了蘇聯坦克第29旅旅長克里沃舍因提出的程式:"16點時,您的部隊單位在前進佇列中,離開城市,我的部隊也在前進佇列中,進入城市,他們停在德軍各團經過的街道旁,用旗幟向經過的部隊致敬,軍樂隊則為他們奏樂。"

古德里安(中間)和克里沃舍因(右)

由於德軍第20師下達的命令未對克里沃舍因提出的程式做任何修改,原始的命令檔案讓我們得以還原那段歷史的真相,命令內容如下:"在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22日下午透過佈列斯特—利托夫斯克之際,事先準備好的分列式將在第19軍指揮官古德里安和蘇軍指揮官面前舉行,初步定在15:00至16:00。蘇德部隊參加分列式。" 這便是許多研究者將城市移交儀式解釋為蘇德舉行聯合閱兵的佐證。根據蘇德軍事條例,這樣的儀式並不算是閱兵,當然在普通人的概念裡,佇列中超過2輛坦克,並在指揮官面前透過時敬禮就算是閱兵了。

注意細節:蘇軍1935式軍服的領章式軍銜

再說到最前面那張流傳甚廣的照片,其實它是在2007年拍攝的,地點是當時還屬於烏克蘭的塞瓦斯托波爾。起初,這是一張彩色照片,然後被別有用心的人修成了黑白照片,並刪除了不必要的細節。根據目擊者的證詞,照片中的男女主角是一對年輕夫婦,他們是莫斯科人,特意來到克里米亞參加軍事重演活動,這是一場模擬1944年5月蘇軍解放塞瓦斯托波爾歷史性時刻的戰爭重演活動,活動地點就在著名的薩蓬山山腳。

戰爭重演活動每年都會舉行,在歐洲並不少見

重演活動的參與者們均是資深軍迷,都十分注重細節,許多人身穿的軍服和戴的鋼盔都是二戰原裝貨,因為這群發燒友講究儘可能接近真實歷史。而許多懷疑論者卻不相信這是現代照片做舊的,有的人甚至以兩張照片男人親吻女人的口型不同而否定。因此可見,即便是給出證據,他們依舊不信,因為在他們的概念裡只相信他們覺得"對"的事物,即便它並不是真相,而另一群人則是因為面子問題死活不願意承認自己之前的判斷是錯的。

蘇聯大肩章軍銜是1943式軍服

所幸的是,這對夫婦的彩色照片有存檔,造謠的始作俑者是誰很難追查。長期以來,這張做舊的黑白照片與1939年9月22日的真實照片混在一起被西方作為蘇德勾結瓜分波蘭的鐵證,不僅在國外網路上,而且在中國網路上也廣泛流傳,但稍微懂蘇聯軍銜制的人都知道,蘇聯女兵的制式大肩章是到1942年年底才在蘇聯軍隊中恢復的。1939年,蘇聯紅軍用的領章式軍銜,古德里安與克里沃舍因的那張合影裡就能很清楚的看到。蘇聯活著的時候,西方就不遺餘力的抹黑,現在蘇聯都死了快30年了,抹黑造謠就更不在話下了,欺負一個不能說話的死人確實很卑劣,當然這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打擊對手的傳統手段,他們透過精心編織的謊言抹黑和篡改歷史,比如,今年1月27日美國駐丹麥大使館發推文稱,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美軍解放的(見下圖)。關於西方的無恥咱們國人今年可沒少見,還給取了個響亮的名字——"馳名雙標"。

最後告誡大家:通常情況下,千萬不要急於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它們可能隨時試圖欺騙您。

3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後母戊鼎:棄用郭沫若的命名,曾是蔣氏的壽辰禮,它為何這麼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