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公元179~251年),字仲達,河內溫(河南溫縣) 人。他是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祖父,被晉朝尊奉為宣皇帝。在三國時代的紛爭多變的政治舞臺上,他可以和曹操、諸葛亮並稱無愧,都是當時第一流的謀略家、政治家和軍事家。
司馬懿出身一個高階士族家庭。從他曾祖父到其父親,都是顯赫一時的大官。青少年時代的司馬懿,就得到當時名士們的品評讚譽,如大名士崔琰說他“聰亮明允,剛斷英特”;另一大學士楊俊斷言他是“非常之器”,足見其當時在社會上就頗有名氣。起初他有點看不起出身“贅閹遺醜”的曹操,當曹操官為司空時,為了爭取士族、名士支援自己,召用司馬懿出來做官。司馬懿稱有風痺病,不能起居行動,拒絕應召。曹操做了丞相以後,用強制手段召司馬懿,司馬懿懼怕被殺才勉強應召,官為文學掾。開始曹操並不重用司司懿,但司馬懿在曹操手下任職,辦事認真,勤勤懇懇,並以明確表態支援曹操篡漢稱帝而逐漸取得信任。
在曹操稱魏王以後,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使佐助曹丕司馬懿和曹丕的關係一直搞得很好,常與他遊山玩水,併為曹丕篡漢出謀劃策,深為太子所信任。公元225年,曹丕統兵徵吳,司馬懿留鎮都城洛陽。曹丕回洛陽,司馬懿又留鎮許昌,成為曹丕的重要助手。公元226年,曹丕臨終時,又令司馬懿與曹真、陳群、曹休為輔政大臣,共同輔佐魏明帝曹睿。
曹睿時期,曹真等相繼去世,司馬懿成了魏國的重要謀臣,又是獨擋一面的軍事首領。由1于于他在拒蜀和防吳中戰功顯赫,官升大將軍,又遷太尉,掌握了魏國軍權,成為魏國最有權勢的大臣,曹睿臨終時,他又受遺命與曹爽共同輔佐幼帝齊王曹芳。
曹芳即位以後,由於司馬懿的權勢越來越大,引起了曹爽集團的警惕,他們先是加給司馬懿一個太傅的虛名,剝奪他的實權,繼之,曹爽又獨攬魏國的軍政大權,派他的兄弟曹羲、曹訓等掌領禁軍,把心腹何晏、丁謐安插為尚書等要職,完全排斥了司馬懿,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不得不施韜晦之計,裝病在家,表面上不過問政事,藉以欺騙曹爽集團,昏庸無能的曹奧根本不是司馬籃的對手,有一次,曹爽的黨羽率勝由河南伊出為荊州刺吏,向司馬懿告辭,藉以刺探情況。司馬懿便偽裝病重,讓兩個婢女扶著出來見他,故意錯亂其辭,言語荒唐,衣服也拿不住,喝粥時,粥都流出來沾溼前胸;李勝說將出任荊州,他則故意聽為幷州,且向李勝說,年老病篤,死在旦夕,恐不能相見。李勝受騙回去對曹爽說:“司馬公病入膏肓,形神已經離散,只是一具尚有餘氣的屍體,不足為慮了。”司馬懿騙過曹爽後,就與長子司馬師在暗中加緊策劃對付曹爽的計謀,準備一舉消滅曹爽集團。
公元249年,司馬懿父子乘曹爽兄弟陪同齊王曹芳離開洛陽去謁祭魏明帝陵墓時,突然關閉洛陽城門,佔據武器庫,控制洛水浮橋,扼住曹爽的歸路,並花言巧語哄曹爽交出兵杈,發誓說只是要免去曹爽的官職而已。待曹爽交出兵權後,司馬懿又以謀反的罪名將曹爽兄弟及其黨羽下獄,並誅滅其三族。從此曹魏的軍政大權完全落入司馬懿的手中,為司馬氏取代曹魏政權奠定了基礎。
司馬懿不僅在政治鬥爭中很有謀略,在軍事方面,他更是智勇雙全,才華出眾。他自被曹操闢用後,就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為統一北方立下顯赫戰功。以後又東抗孫吳,西拒蜀漢,北平遼東,直到他臨死前還挫敗了王濬的叛亂陰謀。在他所指揮的戰役中,充分說明他是一個謀略超人的軍事家。
如公元219年,鎮守荊州的蜀將關羽率眾攻魏將曹仁於樊(今湖北襄樊市)虜于禁,斬龐德,威鎮華夏。時漢獻帝都許昌,離樊城很近,曹操怕失去“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張王牌,欲遷都河北,以避關羽的兵鋒。司馬懿當時為曹操的軍司馬,他經過認真分析局勢後,向曹操建議,不宜遷都,應暗地裡與孫權拉線搭橋,達成聯合進攻蜀軍的密約。曹操採納了司馬懿的這個建議,結果關羽在魏吳的聯合夾攻下,眾叛親離,一敗塗地,荊州全部丟失,連他本人也被吳軍斬殺,最後落個身首異處的結果由於這一關鍵性戰役的勝利,使諸葛亮原定的兩面鉗擊中原的計劃無法實現,對於後來的魏蜀戰爭結局影響很大。
魏明帝曹睿時,司馬懿官為大將軍,長期參與領導對吳作戰,他對魏吳戰局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有一天,曹睿向司馬懿詢問對吳作戰的方略,司馬懿答:“吳以中國不習水戰,故敢散居東關。凡攻敵,必扼其喉而掐其心。夏口、東關,賊之心喉,若為陸軍以向宛城,引權東下,為水戰軍向夏口,乘其虛而擊之,此神兵從天而墮,破之必矣”,清代史學家王鳴盛對此評論道:“懿之遠識,何減荀彧、賈詡一流”②。
司馬懿於公元231年和公元234年曾兩度領兵在祁山和五丈原抗擊蜀丞相諸葛亮的北伐。就雙方的情況來說,蜀軍有10萬人,魏軍大約在20萬左右,魏軍佔絕對優勢。諸葛亮率蜀軍孤軍深入,路遠且險,軍糧供應十分困難;而魏軍的背後就是自己的屯田基地,軍糧充足。但諸葛亮善於治軍,指揮若定,蜀軍經過長期北伐準備,訓練有素,故從戰鬥力來說,魏則遜蜀一籌。在這種情況下,魏與蜀若採取速決戰,失敗的可能性很大,若據險堅守,以逸待勞,避免決戰,拖垮蜀軍,則可穩操勝券。魏明帝對這種戰局十分清楚,所以當司馬懿領兵抗拒諸葛亮時,魏明帝就向他下令:“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掠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深謀遠慮的司馬懿當然洞悉當時的戰局態勢,因此他十分堅定地執行魏明帝這一作戰方針,儘管他的將領諷刺他“畏蜀如虎”,諸葛亮甚至送巾幗裝飾
譏笑他象女人一樣懦弱,但司馬懿始終不輕易與諸葛亮交鋒。為扭轉部將急於求戰的情緒,他偽裝大怒,向朝廷上表請求決戰,實際上是想讓朝廷出面制止部將作軍事冒險。果然,魏明帝迅即派大臣辛毗趕到前線,堅決制止魏軍出戰。在司馬懿這種堅壁不戰的作戰方針下,使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一籌莫展,終因勞累成疾,病死軍中,他的北伐最後以失敗告終。而魏軍卻在司馬懿堅壁防禦戰略指導下,取得了抗擊蜀軍北伐的勝利。
公元237年,遼東太守公孫淵自立為燕王,對抗曹魏政杈,並引誘鮮卑對魏進行侵擾。第二年,魏明帝派司馬懿率領4萬大軍遠征遼東,出征前,明帝曾詢問司馬懿有關消滅公孫淵的謀略。司馬懿對這場戰役早已運籌帷幄,成竹在胸,對魏明帝的提間對答如流。事實證明,平遼東戰役完全是按照司馬懿的預料進行的。
司馬懿率兵進入遼東後,公孫淵果然派步騎數萬在遼水東岸的遼隧(遼寧海城縣西)堅壁拒魏。司馬懿用聲東擊西的戰術強渡遼水後,不攻遼東軍的營壘,而直指公孫淵的老巢襄平(遼東遼陽縣北),遼東軍大驚,棄離壁壘前往堵截魏軍。司馬懿縱兵迎擊,三戰三捷,遼東軍退保襄平,魏軍進而圍之,晝夜發起猛攻。遼軍城中糧盡。軍心動搖,突圍逃跑,魏軍乘勝猛攻,殺死公孫淵,佔領了襄平,遠征遼東以大勝告終。
司馬懿除掉曹爽集團後,獨掌了曹魏的中央大權。但是,無論在中央,還是在地方,都還有一部分曹魏政權的支持者,他們拼死反抗司馬氏集團,掀起好幾起武裝反叛活動。公元251年,魏太尉王濬陰謀立楚王曹彪於許昌,企圖推翻司馬懿控制的洛陽政權,但計謀洩露。司馬懿親率大軍前往鎮壓,迫使王失敗自殺,這年8月,司馬懿病死。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在魏專政。
如果說從東漢末年的大分裂,中經三國分立,再到西晉的統一,是歷史的進步的話,那麼,司馬懿跟隨曹操所進行的戰爭,無疑促進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實現。他在曹丕以後親自指揮的戰爭,對西晉的統一起了決定性作用。從這個觀點上來看司馬懿的一生應該說是為實現國家統一而奮戰的一生。至於他在政治鬥爭中經常玩弄陰謀和在平遼東戰役及以後與曹爽集團鬥爭中殺戮過多,這都是剝削階級兇殘本質的表現,個人品質方面的優劣,不應是論定歷史人物的主要方面,並不影響對他的歷史功績作出恰當的肯定。
注:
①《三國志》卷九注《魏未傳曰》。
②《十七史商榷》卷四十四《水軍破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