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曹袁官渡對峙的時候,國力更強的一方就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可曹操卻以弱勝強,完成了對袁紹的逆襲。他能做到這點也是多虧了許攸的幫忙,在許攸到來之前,曹操已經處在了非常不利的局面,他原本底子就薄,沒有足夠的積蓄去打長時間的戰爭。隨著雙方不斷消耗,曹操這邊已經沒有什麼糧食了,想要繼續打下去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袁紹這邊家底實在太厚了,還有源源不斷的糧食送來,繼續耗下去也能把曹操給耗死。可許攸到曹營之後,立即就把袁紹的糧草佈置都說了出來,還設計讓曹操去襲擊烏巢。

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這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許攸若是沒有叛變,曹操基本上就會輸掉這場戰爭。許攸叛變有著很多的因素,不過他畢竟是做了叛徒,自己也沒有落得什麼好下場,就在曹操打敗袁紹之後沒多久,他就被曹操給殺掉了。許攸到底為什麼被殺,這件事至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他死得確實有些太蹊蹺了,明明之前還是功臣,可轉眼間就被曹操果斷殺掉,這裡面有怎樣的原因呢?

其實許攸之死,本質上還是他的定位比較尷尬,他確實為曹操立下了極大的功勞,官渡沒有他的話肯定是贏不了的,隨後在拿下冀州的過程中,許攸又立下了大功。他在立下這些大功之後,自己也確實飄了,這也是人之常情,他可不是一般的人,許攸從小就跟袁紹、曹操認識。他後來是選擇幫助袁紹,可他作為曹操的發小,和曹操開一些玩笑按理說也是沒有問題的。偏偏曹操這個人不是有仁君度量的,他曾經原諒過殺掉自己兒子的張繡,可那是出於政治需求,他不得不這麼做。當他遇到自己發小的冒犯,他就沒有像以前一樣繼續包容了,除了許攸之外,還有一個婁圭也是他的舊相識,也是和許攸是相同的原因,結果就被曹操給殺掉了。

許攸之死是曹操心胸狹隘的一個體現,當然,如果要找的話,也能找出一些客觀因素。比如許攸作為曹操的發小,他一開始就沒有選擇幫助曹操,這讓曹操的心裡會比較不舒服,後來許攸又不是那種從開國之初就一直幫助他們的功臣,可他卻太飄了,以至於得罪了曹魏內部的很多元老功臣。許攸屬於兩邊都不討好的型別,他在袁紹那邊是屬於叛臣,可在曹操這邊,由於他之前有過背叛袁紹的經歷,曹營也不會徹底接納他,況且他還不會來事,自己剛剛立下大功就飄上天了。在曹操陣營裡面,想必看不下慣他的人也有很多,可這些因素,都不是曹操殺許攸的必要原因。

許攸這個人肯定是不值得同情的,光是賣主邀功這一條,就已經讓他能被徹底釘在恥辱柱上。可是別人或許不用考慮許攸的功勞,曹操是必須要考慮到的,許攸屬於在危難之際來幫助自己的功臣,這樣的人殺掉之後影響實在很壞。曹操並不是沒有處理方法的,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劉備的身上,可劉備就做得要更好一些,不僅沒有殺掉對方,也只是讓手下人做個樣子,旁敲側擊一下就好了。甚至面對多次反覆的馬超,劉備也沒有下毒手,當然,這與兩人不同的立場有關。劉備是屬於弱勢的一方,他必須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行,可曹操就不太一樣,他是強大的一方,心態上就與劉備這些人不太一樣了。

在袁氏覆滅之後,飄的人不只是許攸,還有曹操。他心裡已經認為自己距離得到天下就只是時間問題了,再也沒有人能阻擋他前進的步伐,這個時候他遇到對自己不太客氣的許攸,儘管對方可能沒有什麼惡意,也是按照之前的習慣去做的。可曹操這個時候的地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他自然就不會答應這件事。許攸最悲劇的地方不是他選擇了一位錯誤的君主,而是他沒有意識到老朋友身上所發生的這些變化,他在袁紹那邊無法待下去,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對於政局的變化,君主態度的改變反應確實很遲鈍,這也是他無法察覺到危險的主要因素。

但許攸確實不應該落得這樣的下場,曹操殺掉他也反應自己性格里面最為狹隘的一面。曹操這個人確實是比較矛盾的,他既有大度的一面,又有非常狹隘的一面,曹操在不同的時期,往往會因為他的性格問題而取得成功或者失敗,這也是他最終無法取得天下的一個主要因素。要是曹操能更加大度一些,他就不會犯下很多不必要的錯誤,從前面的邊讓,到如今的許攸等人,這些人死在他的手上,都給國家帶來了極大的危機。否則曹操可以發展得更快一些,而劉備正好就有他所不具備的特點,因此劉備能在起點很低的情況下,還能在西川建立自己的事業,看來性格決定命運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12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陸小曼離世時慘狀:屍骨無存,生前好友沒人弔唁,只留一具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