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自古以來,自然災害不斷。如今世界上許多古老的民族都有神一般的英雄戰勝肆虐洪魔的傳說。中華大地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就與抗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如今提到夏朝的建立者——夏啟,許多人都認為他是禪讓制的破壞者,其實這是不瞭解當時世襲制與禪讓制的關係。面對世襲制,禪讓制只是相當於一個小廣告,從來就沒有獨立存在過。正因如此,古代幾乎沒有人指責夏啟中飽私囊,破壞了禪讓制。

一、帝禹即位

大禹經過十三年“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以告成功於天下。天下於是太平治。”其功德有目共睹,聲望無人能及。

史記·夏本紀》:於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聲樂,為山川神主。”(天下諸侯都推崇大禹制定的高明法度和美妙的歌舞,各部尊奉他為高山大川的神明共主)。也就是大禹治水成功後,能像帝王一把手一樣,代表山川大地之神號令天下。

在此背景之下,帝舜禪讓,大禹接任,執掌天下。

帝禹即位,國號曰夏後禹立四十五年(《紀年》)。

二、帝禹傳位

史記·夏本紀》: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後舉益,任之政。

帝禹選繼承人,起初推舉的是老同事皋陶。祭拜上天時,也隆重地向老天爺介紹了皋陶的德行與功績,並把大大小小的政務給他處理,但是沒多久,皋陶就去逝了。

隨後,帝禹又舉薦與自己一起治水的老戰友伯益為自己的繼承人,讓伯益輔佐政務。

十年之後,帝禹視察東方,在會稽逝世。正式將大權委託給了伯益。

三、伯益讓賢

沒有想到的是,伯益也禪讓,讓給了帝禹的兒子夏啟。伯益禪讓的原因,古典文獻眾口一詞:夏啟賢明

《孟子·萬章上》: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

帝禹逝世,服喪三年之後,新君王伯益又把帝位讓給了大禹的兒子夏啟,自己到箕山之北去躲避。對於伯益禪讓的原因,《孟子》介紹說,伯益躲避夏啟於箕山之北,可朝拜、打官司的人不去找伯益,而到夏啟這裡來。

對於夏啟的賢德,也得到亞聖孟子的誇獎,亞聖還搞了對比。

孟子說,帝舜死後,帝禹為躲避帝舜的兒子住在陽城,而天下人選擇跟從法定繼承人大禹;帝堯去世後,天下人願意跟從帝舜。而這一次大家都願意跟隨夏啟,而不理會法定繼承人伯益。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以前,帝堯的兒子丹朱、帝舜的兒子商均都“不肖”,不成器。“啟賢,能敬承繼禹之道(《孟子·萬章上》)

至於大夥喜歡夏啟,不理伯益,孟子與司馬遷給出的原因一樣。一是夏啟人品好;二是伯益幫助帝禹工作的時間太短,恩澤天下的表現不多,天下大夥對他不瞭解,彼此關係還不融洽。

當然,說大家不去找伯益辦事的原因,是他工齡太短,有些牽強。伯益也是陪同大禹治水功臣,出任大禹的接班人也有十年時間。

四、夏啟之德

相關古典文獻,都說夏啟人品好,但大多隻是論述,沒有列舉事例。《呂氏春秋》記載了一件事,對夏啟的賢德,可以窺見一斑。

《呂氏春秋》:與有扈戰於甘澤而有勝。六卿請復之。夏後伯曰:不可。吾地不淺,吾民不寡,伐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因夏啟當了新領導,有一個非常牛的有扈部落不服氣。夏啟出征,雙方在甘澤大打出手,結果雖是互有勝負,不分高下。但對氣勢洶洶打上門的夏國來說,沒有制服對方,就等於失敗出醜。幾位大臣不服,要求出兵再戰。

夏啟不假思索地答覆:不可以!我的地不小,我的人也不少,但是這次沒有打贏,看來的確是我的德行不夠,是對百姓教化不夠好。

《呂氏春秋》:於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鐘鼓不修,子女不飾,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於是夏啟坐臥節約,不用雙層席墊;吃飯,不用兩道菜餚。平時琴瑟、鐘鼓等樂器,也不彈不新增、不精裝整理。見了孩子晚輩不做作、不擺架子;對長輩彬彬有禮;對賢哲能人,尊敬任用。於是,第二年,有扈部落就前來歸順了。

這故事中,如果說衣食住行、接人待物,他夏啟是假裝做作,但面對強敵環視,能鎮靜自若,特別是敢於說自己“德薄而教不善”,相當於後來的罪己詔,相當於自己一人承擔了甘澤大戰失利的責任,這則足以說明夏啟胸懷寬廣,有人格魅力。

、權利博弈

如果只看《孟子》與史記》,伯益禪讓給夏啟,也算是權利平穩交接,也能稱得上是好事一樁,結局圓滿。

年代久遠的同一個歷史事件,不同的文獻記載,往往有很大的出入。有一些資料表明,伯益與夏啟之間的權利鬥爭,腥風血雨。

《楚辭通釋·引<竹書紀年>》載,益代禹立,拘啟禁之,啟反起殺益以承禹祀。

意思是:伯益代大禹當了天下一把手後,就抓了夏啟,把他關押了起來。夏啟機靈,三下五去二,乾淨利索地反殺了伯益,才得以繼承父親大禹的權力。

還有《晉書》中的記載,《晉書·引<紀年>》:益幹啟位,啟殺之(即,伯益觸犯了夏啟的地位,夏啟誅殺了他)。

這就奇怪了,伯益是名正言順的天下繼承人,他作為合理合法的新任君王,怎麼觸犯地位低下的夏啟的地位?

這個問題,可以看看西漢劉向的解釋。

戰國策·燕策一》:禹授益,而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於益,其實令啟自取之。

意思是:大禹當初的確是向公開宣告,繼承人是伯益,但他玩了狡猾,留了一手,就是同時也重用了兒子夏啟。等到晚年,大禹發現夏啟不足以擔當管理天下的大任,才真正傳位於伯益。

大禹死後,夏啟就與一幫鐵哥們圍毆老一輩的伯益,奪得天下。這樣大禹表面是將天下傳給了伯益,其實暗中在培養兒子夏啟的實力,到時可以取而代之。

六、禪讓制與世襲制

夏啟之所以可以輕鬆地取代法定繼承人伯益,除了父親的光環、與他自己的德賢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實力。

當時的制度是禪讓制與世襲制並存,用什麼制度,憑實力說話。

現在來看看上古時期黃帝部落的世襲制與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時代背景。

軒轅部落首領黃帝聯合神農部落,南征北戰,征服東夷、九黎族,組成了龐大的華夏部落聯盟。

作為由許多部落組建的聯盟首領,不是集權制的國家領導,沒有幾把刷子,沒有三斧頭,位子肯定坐不住。如果自己所屬部落實力每況愈下,或自己管理時,導致聯盟內有幾個部落不滿,就只有讓位了。如果自己實力不行,又不讓位,大家脾氣都不好,萬一搞得在野豬湖打一架,面子裡子就會都丟光了。

統一華夏,黃帝任首領,後傳位孫子顓頊,顓頊(xū)後又傳位孫子帝嚳,帝嚳(kù)崩,帝摯代立。

注意,這是傳兒子、孫子與兄弟的世襲制。

帝摯禪位

《史記·五帝本紀》:帝摯立,不善,而弟放勳立,是為帝堯。

從黃帝,一直到帝摯。帝摯在位九年,沒有幹出政績。故而帝摯不得不禪位於是弟弟放勳,這就是帝堯。

當時是各個部落組建在一起的部落聯盟。大大小小的部落實力各不相等。各部落之間明爭暗鬥,帝摯在位九年,沒有政績,等同於經濟增長是負數,部落在衰落。

②堯舜到禹

帝堯在位,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各個部落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雖然沒有資料記載各部落對帝堯管理的明確態度。但帝堯在外出考察期間,有兩件事可以想象各首領對帝堯的不滿程度。

1)鯀治水九年不見成效。考察期間,帝堯將鯀誅殺於羽山。

鯀治水失敗,理應殺鯀以謝天下。但當時“等之未有賢於鯀者”,意思是當時的社會精英中,鯀是最能幹的人。如果連鯀都治理不了洪水,那麼派其他人治水,更不中用。故而,殺鯀,不排除帶有轉移內部矛盾、安撫諸侯情緒的嫌疑。

2)人好殺洪水難治!鯀死了洪水依舊。這就要想辦法平息各部落首領的怒火,辦法就是讓位(禪位)。於是外出考察期間就發現了舜。為了扶持舜順利接班,帝堯派出自己十一個子女拱衛舜。

《史記·五帝本紀》: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帝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以觀察他治家的言行;還讓九個兒子跟舜做交往,以觀察他在外如何為人處世.),帝堯還反覆叮囑兒女不要嬌貴、要有婦道。叮囑九個兒子對舜要忠實、服從。

孝順賢德的帝舜即位,洪水氾濫依然沒有解決。準確地說,最能幹的鯀被殺之後,直到大禹長大成人,更是無人能解決氾濫的滔滔洪水。因在鯀死之後與禹二十歲這段時間,沒有舜派其他人治水的文獻與傳說。

大禹治水成功之後,絕處逢生的各個部落就只是尊崇大禹的“明度數聲樂”(法規、禮樂制度),奉大禹“為山川神主”,相當與架空了當家人帝舜的權利。

文獻記載,上古時期的禪讓制中,公告天下的法定繼承人都會避讓先帝的兒子。這也可以說明,禪讓制服從於世襲制。

《史記·夏本紀》:舜讓闢丹朱於南河之南。禹辭闢舜之子商均於陽城。益讓帝禹之子啟,而闢居箕山之陽。

”通“”,這個“”有兩種理解,一是客套,表示敬重先帝,讓他兒子優先;二是先帝兒子有實力,分庭抗禮,或胡攪蠻纏,要即位。

顯然歷史資料偏向於後者,否則就不會有讓部落首領選擇去拜見誰。

故而,即使當時的禪讓制不是服從與世襲制,至少也是兩種制度並列,由天下部落首領自由選擇。

七、大佬獻策

夏啟奪位成功,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得到德高望重的人支援點撥。

夏啟這人喜歡算卦,文獻記載了夏啟幾次占卜算命,多次去找老前輩皋陶指點迷津

《史記·夏本紀》:昔夏後啟筮,乘龍以登於天,枚佔於皋陶,皋陶曰:吉而必同,與神交通,以身為帝,以王四卿。

早些年,夏啟卜卦,得到“乘龍以登於天”的卦象,去請教於德高望重的長輩皋陶。皋陶說,吉相而成大事的人,方法大同小異,就是必須先與神靈交流,要得到神靈的點頭同意;如果想自己成為帝王,除了神靈認可,你可以坐鎮都城,還必須招攬一批值得信任、有才華的小夥伴,幫你鎮守四處鄉野。

皋陶口裡的“以王四卿”,也許就是劉向所說的圍毆伯益的“支黨”。

皋陶,是帝舜時期司法官,《史記·夏本紀》: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大禹治水大功告成後,皋陶對大禹更是敬重有加,號令天下臣民都以大禹的楷模,聽從大禹號令。誰不聽從,大刑伺候)。皋陶如此做,看來他對大禹是推崇備至忠心耿耿,而不是單純的拍馬屁。

帝禹選繼承人,起初推舉的就是皋陶。只可惜皋陶輔政沒多久就去逝了。

不知道夏啟得到皋陶指點後,是如何登壇“與神交通”的。但對於夏啟“乘龍以登於天”的相關記載,古籍中比較多。

“與神交通”、“受命於天”的標誌是高臺。《太平御覽》記載,昔者夏後啟享神於晉之虛,作為璿臺,於水之陽。

另外《水經注》《文選》等也有“夏啟享神之臺”的相關內容。只是高臺名字不同而已,例如“璿臺”、“鈞臺”“靈臺”等。《水經注》:越起靈臺于山上,又作三層樓以望雲物。

 上下五千年,後世君王大多學習夏啟,修築高臺“與神交通”,例如,夏桀的瑤臺,周文王的靈臺、商紂王的鹿臺等,但沒有誰超過夏啟登臺的狂熱。

結尾:

上古時期,與神交流的祭祀活動,是隆重而嚴肅的政治事件,位高權重的皋陶如此給夏啟出謀劃策,支援夏啟接班稱帝,可見當時禪讓制的分量並不重,可有可無,至少可以輕而易舉地拋棄它。

即使夏啟反殺了他老爸公開指定的接班人伯益,十五年後,夏啟又誅殺了叛亂的兒子武觀,但各個時代的歷史學家與文人,包括亞聖孟子,也沒有說是夏啟殘暴不仁、道德敗壞。

《左傳·昭公四年》:夏啟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陽之搜......

如今,每談到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讓人推崇備至,因為是統治者把部落首領之位讓給有才華,有能力的賢哲統治國家。其實,禪讓制,是自己在位掌權時,沒有提升自己部落實力的結果。

一系列的歷史事件與評價,足以說明夏啟放棄禪讓制,不是違德違規操作,而是避免出現兩個政治中心,而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出現“禪讓派”與“世襲派”分庭抗禮,相互廝殺,也不是沒有可能。

故而,禪讓制只是歷史上世襲制中的一段小插曲,而不是主流制度。夏啟,結束當時的“禪讓制”,是順應歷史的需求,結束部落聯盟的必然結果,是推進社會進步,建立第一個奴隸王朝的歷史產物。

夏啟建立的第一個奴隸王朝——夏朝,使先祖黃帝組成了的華夏聯盟,得到了質的飛躍。

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紅色膠東之英雄兒女丨偵察英雄齊進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