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20世紀30年代,中國正一片兵荒馬亂,16歲的潘濂為了謀生,不得已背井離鄉,在海輪上當學徒。1939年二戰爆發,英國海員嚴重缺乏,在香港進行大量招募,潘濂就成了其中之一。他登上了“貝洛蒙”號,負責在大西洋上運輸戰爭物資,而這個決定,最終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1942年11月23日下午2點10分,正在執行運輸任務的“貝洛蒙”號,被納粹德國的U-172潛艇發現,並遭到襲擊。聽到劇烈的爆炸聲,潘濂馬上意識到出事了,他立刻穿上救生衣,在船體爆炸之前跳海。船體下沉形成的漩渦,差點將潘濂吸入海底,他拼命掙扎,慌亂中抓到一塊木板,這才浮出水面。(下圖:“貝洛蒙”號)

看著無邊無際的大海,僥倖活下來的潘濂卻懵了,陸地在哪裡,我該怎麼活下去呢?

在海中漫無目的的漂流了兩個小時,奇蹟發生了。一隻完好無損的救生筏,竟然漂到了潘濂的身邊,不僅讓他有了落腳之地,更重要的是,裡面還有許多應急物資,包括淡水、餅乾、巧克力、罐頭、訊號彈等等。雖然物資不是很多,但至少可以讓潘濂堅持一段時間,支撐起他繼續活下去的信心。

不過,海上漂流並不容易,潘濂將面臨一系列的考驗,第一個考驗就是:脫水。

熱帶大洋之上,烈日當空,淡水缺乏,人很容易脫水而死。潘濂將帆布搭成一個頂棚,既可以遮陽,又能收集雨水,就像下圖那樣。(此圖為潘濂獲救後進行的場景重現)

第二個考驗是食物。救生筏上的食物不多,潘濂每天只吃最低限度的口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在第55天全部吃完。這怎麼辦呢?此時,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就顯現出來了。

潘濂取出手電筒中的彈簧做魚鉤,把纜繩拆開搓成魚線,用附著在救生筏上的軟體動物當魚餌,竟然釣到不少小魚。雖然這些魚只能生吃,但起碼不會餓肚子。

過了幾天,潘濂又在救生筏上拔出一根釘子,將罐頭盒劃開,打造了一把簡陋的刀。釘子則做成了一個大魚鉤,用小魚當誘餌,開始釣大魚。不過,大魚的腥味很重,生吃實在難以下嚥,潘濂就將大魚切成片,掛在桅杆上晒成魚乾。這樣的魚乾不僅可以儲存,口感也好極了。

然而,命運再一次跟他開了玩笑。一次暴風雨過後,他辛辛苦苦儲存的魚乾被捲走,收集的淡水也毀之一旦。為了生存,他甚至生吃海鳥,喝鳥血解渴,還抓了一隻幾英尺的鯊魚,這些都成了他生吃的食物。

在這段艱苦的日子裡,潘濂曾有2次獲救的機會,卻都被錯過了。第一次,潘濂遇到了一艘大船,船上的人看到了他,卻因為他是中國人,冷漠的開著船從旁邊揚長而去,沒有伸出援手搭救。第二次,一架美軍飛機發現了他,在他身邊投下了一個浮標,可是救援隊還沒趕來,一場大風暴就先來了,潘濂再一次失去被救的機會。

長時間的海水侵蝕、缺乏食物,潘濂全身都開始浮腫、精神恍惚,但他沒有放棄,始終堅定著一個信念:活下去。

1943年4月初,正當潘濂的體力達到極限、精神瀕臨崩潰時,他突然發現海水的顏色變了,潘濂意識到:陸地就快到了。4月6日,救生筏漂到了巴西海岸,潘濂被善良的巴西漁民救了下來,並送進醫院救治。此時的潘濂才知道,自己漂流了133天,創下了世界紀錄。

潘濂的事蹟傳遍了全世界,在英國成為家喻戶曉的現代“魯濱遜”,國王親自授予他大英帝國勳章,表彰他的非凡勇氣和毅力。英國海軍和美國海軍還將他的傳奇經歷,編寫成了海上求生指南和作戰教材手冊。而潘濂本人,則被美國政府特許加入了美國籍,一直活到1991年才去世。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大家都知道,但就是沒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