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有座宰相墓
張連喜 傅莉莉
沅澧二水、西洞庭、南洞庭、東洞庭交匯處有個赤山島,這是中國最大的內陸島嶼,山巒連綿起伏三十公里,樹木重重,滿目蒼翠,加之獨特的紅色土壤,風景十分秀麗。在它的南端有一個山灣,山灣裡有個古鎮叫“楊閣老鎮”,歷史上曾是常德府龍陽縣轄地。這裡現在地屬沅江市新灣鎮麗園村月形組。
麗園村的“麗”,原作“蠡”,傳說,幫助越王勾踐滅吳的范蠡,曾攜西施在這裡隱居與經商。范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由此而生髮許多與陶朱有關的詞彙或成語,如陶朱之道、陶朱事業、富比陶朱、陶朱遺風,等。
今天要說的,當然不是范蠡,而是說說與范蠡同居一島的楊閣老。
這位閣老叫楊嗣昌,字文弱,明末崇禎時的大臣,死於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享年54歲。楊嗣昌官至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成為明末權傾一時的宰相式人物,故被家鄉人尊稱為“楊閣老”或“楊相”。明代因朱元璋專權,不設宰相,便設立了歸皇帝直接管理的內閣,內閣的官員相當於宰相。
益陽曆史上竟然有宰相,並且還有他的墓地,這倒要尋訪一下。
最近,我等一行從沅江市區出發,驅車6公里左右,問了幾個老鄉,就到了楊閣老的墓地。這裡緊靠洞庭湖的水路要衝,是走水道去長沙、常德的必經之地。據說,在公路不發達的明清時期,這裡過往、停泊的船隻很多,號稱“日有千人拱撐,夜有萬盞明燈”。
墓葬就坐落在該村月形山西坡上,據說墓地還是楊嗣昌自己選的:前有湖水為照,後有青山為靠,坐東朝西,面對家鄉。靠山像半邊彎月面對洞庭湖,山下有一個宛如“太極圖”的半圓形湖汊。站在墓地,可遠眺湖面落日餘暉,可放眼洲垸蘆葦碧翠,可仰望天邊大雁飛翔。
過去,墓地所在山頭,有茂密的森林覆蓋,有七棵大樟樹圍繞墓堆,當地人稱之為“七星伴月”[i];現在,這裡滿山種上了獨特的赤山貢桔,春夏花香沁人心脾,金秋桔色光亮養眼。
走近墓地,遠遠就看到一塊墓碑,碑文“明太子太傅東閣大學士楊公之墓 ”幾個字,讓人對墓主人的尊貴身份頓生敬意。
讀過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人,對這位叫楊嗣昌的明王朝鐵桿保皇恐怕不會陌生。不過,小說中塑造的楊嗣昌,是位“民族投降派”。對外,他送錢送物求和;對內,他主張“專力剿賊”,對農民起義軍殘酷鎮壓。這有點像蔣介石“安內才能攘外”的對日妥協投降主張。
正因為這一點,他的名聲,在歷史上的評價有點複雜。
這位明末崇禎皇帝的首輔大臣飛黃騰達之際,作為苟延殘喘的明王朝,外有關外的皇太極虎視眈眈,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群雄蜂起,朝中,還有一群無能之輩在貪腐、爭權、傾軋。作為皇帝的輔弼之臣,他幾乎同時要在三條線上作戰,其內外交困,樹敵之多,可想而知。
他為崇禎皇帝立下的最大功勞,是向他獻了一條鎮壓農民起義軍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該策的核心,就是按地域將起義軍分割包圍,地方既各負其責,又協同作戰。該策實施之初,一度將起義軍的氣勢壓下.
但明王朝將領之間、地方巡撫之間、朝臣外臣之間互不買賬,防線漏洞百出,起義軍“以走制敵”,讓楊嗣昌這個一度有成效的戰略,很快瓦解。
崇禎十一年(1638)五月,張獻忠於湖北谷城再起。朝廷特命楊嗣昌以大學士督師,賜尚方劍,赴湖廣、陝、川指揮圍剿,大敗張獻忠。時多支農民軍皆集於四川,楊嗣昌認為川地扼塞,如官軍四面合圍,可盡撲滅,遂入川。但官軍內部矛盾重重,而楊嗣昌本人經常貽誤戰機,故農民軍得以從容作戰,聲勢益盛。
崇禎十四年(1641)初,李自成軍乘機攻陷洛陽,而張獻忠以輕騎出川奇襲襄陽,攻佔楊嗣昌大本營,崇禎皇帝的族祖、襄王朱翊銘被起義軍捕獲、殺害。張獻忠想通過殺死皇室宗親的計謀,借刀殺人,讓明王朝幫他處死自己的勁敵楊嗣昌。
張獻忠的計謀成功了一半。襄王被殺的訊息傳到朝廷,楊嗣昌的政敵群起而攻之。襄王被殺的訊息也傳到了正在湖北荊州一帶督師的楊嗣昌,本就有病在身的他,又急又愧又懼,沒有多久,如張獻忠之願,楊嗣昌死了。
他到底是如何死的?有多種說法,一說絕食餓死、一說吐血病死、一說上吊縊死、一說服毒毒死[ii]。無論何種死法,都可用“悽慘”二字概括。
然而,更悽慘的是,他死後,仍有官吏上書,要崇禎帝追究楊嗣昌“滅賊逾期”之罪。
好在崇禎帝還沒有糊塗到要對一個死去的忠臣追責的程度,他知道,楊閣老之敗,敗在明軍相互間扯皮,敗在地方官不配合,敗在官員腐敗失民心。崇禎不僅沒有追究,而且還為他加封太子太傅,並賜祭酒一罈[iii]。
楊嗣昌死後,真正的對手更不會讓他安寧。崇禎十六(公元1643年),即楊嗣昌死後兩年,張獻忠起義軍攻入常德、益陽,張的部將、湘潭人周聖楷找到了讓自己吃盡苦頭的楊嗣昌的墓,掘墓鞭屍洩恨。他“心恨嗣昌,發其七世祖墓。焚嗣昌夫婦柩,斷其屍見血。”[iv]其狀目不忍睹。
張獻忠撤離常德後,楊嗣昌的子孫只找到了他的下半截屍骨,並將屍骨遷葬到了桃源縣金廠溪,即今沙坪鎮紅花村七星組楊閣灣。
他的後人當時沒有找到的楊嗣昌的頭與上半身,散落在赤山島山間,後被當地老百姓發現。赤山鄉紳為他重新置棺,葬回原墓穴。
這樣一來,後來的桃源、沅江,各有一個楊嗣昌墓,也各有一個叫“楊閣”的老地名。
其實,楊嗣昌對自己死後的這種下場,似乎有所預料。死前兩個月,他就向皇帝上書,稱自己積勞成疾,每天吐血,將士在前方用命,卻經常食不果腹,雖然自己為國拼命,但還是常招人攻訐,將來可能死無葬身之地[v]。
可謂滿紙委屈與憂憤!
可悲的是,發生在楊嗣昌身上的悲劇,同樣發生在大明皇帝的身上。對楊嗣昌忠心毫不懷疑的崇禎皇帝,在楊嗣昌死後三年,即公元1644年,國破家亡之際,自縊於北京煤山(今景山)壽皇亭旁。
大明朝亡國370多年後的今天,站在清風明月、湖光山色襯托的楊嗣昌墓地,若明若暗的大明朝背影、失國敗政造成的家國慘狀,仍讓人百感交加。
背影裡的大明,充滿亡國之痛。好在歷史慢慢迴歸理性,作為歷史人物的楊嗣昌,逐漸受到後人尊重和理解。有的史學家甚至稱楊嗣昌是明朝最後一位戰略大師!
自月形山上安葬著楊嗣昌後,山下這個天然湖汊避風港灣,停靠的船隻越來越多,南來北往的人們就在湖汊的右岸開始了經商活動,天長日久逐步形成了一個集鎮,這個鎮就叫“楊閣老鎮”。以他“閣老”尊稱直接命名,這在外地尚不多見,這也是家鄉人對他最好的紀念吧!
自從有了楊閣老鎮,各地生意人從四面八方趕過來,搭起數百間鋪面,儼然街市,行客雲集,商家繁多,絃歌酒肆,熱鬧非凡。有餐館、旅棧、商行、春樓、賭場、戲院。市場的谷、米、棉、麻、茶、筍、乾鮮魚貨等等堆積如山,貨物吞吐量大,起卸迅速。每天停靠船隻數百條,流動人口上千人。經營繁盛,官府在此還設立了茶關、鹽關,徵收稅賦。
值得一提的是,奪了大明江山的清代,曾在楊閣老鎮上立過一塊很大的牌子,上書“閣老在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作為對手,為曾經勢不兩立的失敗者致敬,可以說是閣老人格的魅力,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力量。時過境遷之後,一切軍事爭逐都是浮面的。
民國時期,楊閣老的後人亦為他重修了墓塚,重立了墓碑。不過到了民國末年,因洞庭湖長年洪水氾濫,鎮子向島內轉移,此地才逐漸蕭條和荒蕪。
解放後,沅江縣成立楊閣老鄉政府。一九八○年,楊嗣昌墓被沅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一五年,沅江市撤鄉並鎮,將楊閣老鄉併入新灣鎮。現在赤山島被開發為旅遊勝地。有楊閣老這麼一位歷史名人,而且,其歸葬之處有范蠡、西施的足跡,我們真應該帶著一點好奇心,到這裡走一走。(益陽線上)
相關內容
- 明末招降起義軍就能給明朝續命嗎?為何崇禎不再接受李自成的投降宣告?
- 同樣是農民起義軍入城,為什麼朱元璋站住了腳李自成卻站不住?
- 如果把崇禎換成皇太極,能否擊敗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軍?能不能穩定明朝的統治?
- 若崇禎不狐疑,急調關寧鐵騎,李自成陷得了京師嗎?
- 李自成能擁兵百萬,說明明朝的官兵已拋棄崇禎了,那麼這個拋棄是從何時開始的?
- 李自成兵臨城下,為何崇禎不學朱元璋抄家而只是央求大臣捐款?
- 同是農民起義,清朝搞定洪秀全,為何崇禎被李自成逆襲成功?
- 假如明朝末年對於張獻忠李自成劉國能這類起義軍首領進行斬首行動,明朝會不會就不會滅亡?
- 為什麼同樣是農民起義軍,李自成這麼快失去天下?
- 崇禎應該也看過《水滸傳》,那麼如果他招安李自成,讓李自成去打後金這有可能嗎?